农耕社会是靠农业耕作而赖以生存的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
自足的
自然经济。
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发生了
农耕和
畜牧。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亚,在
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带,这里的居民最早驯化了野生麦类,发展为种植小麦、大麦的农耕中心。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
东亚、东南亚。中国的
黄河流域培育了
小麦。中国
长江以南以至东南亚、印度
恒河一带,则以培育水稻为特色。另外有一个种植玉米的中心是
墨西哥。
秘鲁可能是另一个种植玉米的中心。还有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内陆,学界认为也可能也有独自发展起来的农耕中心。
农耕中心形成以后,就缓慢地向它易于农耕的地方发展。经过几千年后,就欧亚大陆而言,中国由
黄河至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
中亚由安那托尼亚至
伊朗、阿富汗,
欧洲由地中海沿岸,都先后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这个地带绵亘于
亚欧大陆两端之间,形成一个偏南的长弧形。史学界称此长弧形地带为农耕世界。农耕最初是与畜牧结合的。在欧亚大陆,易于农耕的地带基本偏南,即从东到西形成了农耕世界。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比,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必然趋于定居,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明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食物生产丰饶后,就有可能分出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耕以外的活动。因此,农耕世界较快地产生了文明,较早地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公共权利,也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秩序。与农耕世界相比,游牧世界地带的生产增长得缓慢,不能或很少分出较多的社会劳动力用于游牧以外的各种活动。游牧世界也有阶级分化,但分化很有限度,原始部族制度牢固存在,停留于一种淳朴的然而是落后的状态。这两个平行的世界,一个富庶先进,一个贫瘠落后,南农北牧,南富北穷。
农耕经济对
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农耕经济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进的文明。但是,它使中国形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中国传统时代“多子多福”的人口观是与古代小农经济相适应的。从汉代画像砖“
戈射收获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某些鲜明特征。
农耕生产与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光照足、高温、降水丰沛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早在上古时代,在此诞生了农耕文明,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