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启鸿
中国农学家、作物栽培家
凌启鸿(1933年5月13日~2020年5月29日),出生于江苏启东,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著名的农学家、作物栽培学家,原江苏农学院院长。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出生于江苏启东。
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9月任江苏省高邮苏北稻作试验场技术员。
1952年11月在苏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
1956年8月起历任苏北农学院助教、讲师、教研组长。
1973年3月赴几内亚波尔多农研站从事援外工作,任农业专家组副组长。
1976年8月起历任江苏农学院讲师、副教授、农学系副主任、院长、教授。
1983年3月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1992年3月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2015年11月,任江苏省扶贫“三会”(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江苏省扶贫基金会江苏省扶贫开发协会)名誉理事长。
2020年5月29日,凌启鸿同志在南京逝世,享年87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凌启鸿于1981年率先将系统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引入作物栽培学领域,是中国作物模式栽培的创始人。他创立了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概念及优化控制理论,成功地建立了水稻高产的定量栽培技术体系。
主要论著
1 凌启鸿,朱庆森.《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作物学报,1965,4(3):219~233
2 凌启鸿,蔡建中,苏祖芳.《叶龄余数在稻穗分化进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农业科学,1980(4):1~11
3 凌启鸿,蔡建中,苏祖芳.《水稻茎秆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及其应用研究》.江苏农学院学报,1982(3):48~58
4 凌启鸿,张洪程等.《水稻小群体、壮个体栽培模式》.江苏农业科学,1982(10)
5 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等.《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中国农业科学,1983(1):9~18
人物缅怀
2020年6月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凌启鸿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宁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江苏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等送花圈表示悼念。娄勤俭、吴政隆、罗志军、李学勇、张连珍、蒋定之、黄莉新、李小敏、王燕文、陈震宁,老同志顾秀莲、陈焕友、梁保华、徐守盛、许仲林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或送来花圈。
人物评价
凌启鸿同志从事作物栽培和宏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30余年,创立了“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及其优化调控等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新体系。担任副省长期间,分管农林、水利、乡镇企业等工作,正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并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和发展粮棉生产。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进江苏的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新华日报》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27 22:0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