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灌口凤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由时任
同安知县张荃倡于安仁里凤山之上兴建凤山书院。。
厦门集美凤山书院自创建以来,教泽宏敷,生徙云聚,钟灵毓秀,英才辈出:闽南小刀会首领黄位与黄志信、侨领张永福、海洋生物学家
曾呈奎,尝就学于此;仁人志士陈瓞臣、庄尊贤、陈少瀛、陈延香、庄右南、肖甸帮诸公,亦于此执教也。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
同安知县张荃倡于安仁里凤山之上兴建凤山书院。有贡生王三锡、举人陈连榜者,集资募款,数月而竣役也。乾隆廿四年(公元1759年),里人叶仰高募众重修之。越四年,陈方旋倡建文昌祠于凤山祖庙之右庑。书院二进,前为会文之所,后祀朱子及文昌诸神,右复筑书舍有三,凡登第及入泮者例得题名也。同安儒学教谕何兰与训导黎学安曾临视导,且为之作序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堂长陈师勋奉命改书院为灌口凤山两等小学堂,时乃同安县最早学堂之一也。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由陈宗河发起,旅缅华侨黄文荣、张永福竭力捐助,以草仔市陈氏祠堂为校舍,改凤山学堂为
同安县第八区第一高小国民学校。公元1919年,始列入公立,命名为厦门集美灌口小学。
辛亥革命伊始,书院即为灌口同盟会之据点,陈瓞臣、庄尊贤率民军,举义旗,反袁护国,兵下同安,席卷漳泉,其煌煌业绩,永垂汗青。上世纪50年代末,文昌祠占用为粮仓。直至公元2006年,因扩建
凤山祖庙而拆毁之。昔日书院,已荡然。悲哉惜哉!
而今改革开放,国运昌盛,市井繁荣,物阜民殷,百废俱兴。公元2013年,为传承文化、丰富人文、尊师重教、以励后人,集美区政府假风景湖公园建设之机,以闽南红砖古厝之独特风格,于此重建凤山书院,并于堂前竖立孔子塑像,以供四方学子敬拜。新院坐北朝南,暖风朱雀;天罩祥云,地载神气;背靠仙灵棋山,面向马銮海湾;两侧亭台栈道,长桥卧波,山色空蒙,瑶水碧绿,竹柳扶风,虫鸟争鸣。有流泉之悦耳,无闹市之嘈杂。掩长卷兮,倚门窗,静听芭蕉落雨;吟诗书兮,诵经文,细品历代精华。书院之重建,断非重蹈古制、复施旧学,而在于继承国粹、重拾精神、澊化世风、修养心性、探究社会谐和之道理,追求普世公认之价值;培养浩然中正之气,编织幸福美好之梦。自此,书香流韵于风景湖畔,国学弘扬及八方乡邻。斯文在玆,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