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发展的倾向。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来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出口导向是着重于利用国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以生产出口产品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模式,属于
外向型经济。
出口导向模式的实施为本国
剩余产品开拓了新的市场,为
发展中国家的
初级产品和
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设了一条渠道,为闲置和过剩的生产力与生产资源开发了新的市场,为本国有生产能力但国内无市场需求、无生产需要的产品创造了市场和需求,满足有市场需求但无生产该产品优势的其他国家的市场需要。并通过开发创新、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了本国
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增进本国社会福利。
一般来说,国内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对于某种商品来说,总有市场饱和的时候。对中小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有些商品,特别是中小国家,如果不开拓国际市场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如果国内市场需求有限达不最佳规模经济,则企业成本高、商品的市场价格高。而商品的市场价格高则制约
销售量的扩大;企业成本高则效益就低。这对于企业、对于、消费者和国家都不利。而如果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市场需求,则有利于形成
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
商品价格。从而企业获取
规模经济效益,消费者受惠,又增加
商品出口换取外汇。于国家、于民于企业都有利。
不同国家的
资源禀赋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有些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所拥有的资源从种类到数量都较多,其产品价格就较低;而有些国家自然资源较贫乏,其产品价格就高。同时,有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有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同此各自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参与
国际分工,从而获取绝对利益和
比较利益。
因为开放经济中各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和变动是相互影响,实施
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好能利用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获取开放经济中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开放国家中,进口国的
总需求增加会对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正面作用。如美国的市场需求增加1%就会使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23%,即美国对德国的溢出效应为0.23%,也就是说出口国德国从进口国美国的市场需求中获得0.23%的溢出效应。
1981~1982年美国经济的复兴提高了美国从德国进口商品水平,扩大了德国的出口额,使德国的
经济衰退因美国经济复兴而得以复苏。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二三部门经济不变,一国的
国民收入则由进出口净额来决定。出口同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出口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虽然国际市场为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和扩大了空间,但国际市场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因为在一定的时期,世界市场对某一产品的
需求量及其
购买力是既定的,不可能创造或产生无限度的需求和购买力。同时由于今天有更多的
发展中国家为从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利益而加入出口导向型经济行列,这在世界经济领域和范围内扩大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规模,增加了国际市场产品的可供最。出口商品可供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国际市场需求总量不变,使得世界市场变得狭窄了。
这一影响源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给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
市场风险。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他国家新产品的不断推出,
替代产品层出无穷,产品生命周期因此缩短了。这对实施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国家和出口企业来说无疑上一种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宏观上及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出口产品规模,争取有效的避开、化解和降低由此带来的国际市场风险与无谓的损失;从微观上及时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调整企业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开发和创新出口产品,适应和开发新的发国际市场需求。
有关资料表明亚洲中最早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日本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持续了30年,晚于日本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韩国其持续作用为20年,而东南亚各国仅持续10年,可见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有效的
经济周期不断缩短,出口导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弱化之势。一方面,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实施出口导向模式时这种模式才能高效地促进该国经济发展。而当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实施这种战略模式时,这种战略的优势就减弱甚至较化为劣势,这时注重并实施
进口替代战略模式的国家其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随着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双边、
多边贸易谈判.
发达国家的
贸易壁垒已经很低,出口国已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这种情况使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