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石
清宫式建筑石作构件
分心石清宫式建筑石作构件,置于由方砖铺砌的台明之上,通常位于明间正中位置,其他开间不见此石。“分心石”为长方形石块,在台阶与御路之间,十分醒目。作为皇权的象征,“分心石”是礼制等级制度的显著标志,因此,通常使用于皇宫内重要建筑;但在民间建筑中,也有仿“分心石”地面做法。
基本概念
在一些较大型的建筑或是具有一定礼仪等级的建筑中,其中央开间的正中由阶条石至槛垫石之间会放置一块条石,呈纵向放置,这样的条石称为“分心石”。
相关概念
阶条石
古建筑台基组成部分,清式建筑称“阶条石”,宋式建筑则称“压石”,位于台明位置,四周铺设。根据清式建筑石作做法,“阶条石”基本上分为位于转角处的好头石、两山“阶条石”、前后“阶条石”等。因建筑形式的不同,“阶条石”的尺寸也有所不同,如硬山式建筑的两山“阶条石”,是前檐“阶条石”的1/2宽,而其他屋顶形式,其四周“阶条石”则同宽。
过门石
清官式建筑石作构件,为了表示宅主人的尊严与高贵,在房门下槛中间位置,放一长方形石块,此石便称之为“过门石”。一般安置于明间,有些重要的宫殿建筑,不但明间设有此石,于次间、梢间各间亦分别安置,因尽间设窗,故于此处无“过门石”设置。
如意石
也称“拜石”,古建筑石作构件,方形石块,置于门内,而分心石则位于门外。“如意石”铺设在明间,其他开间不设此石,大概此处踩踏较多,方砖自然不及石块的耐磨,故有“如意石”的出现。现存实物以大型宫殿和寺庙中多见。
槛垫石
清式建筑石作构件,位于柱顶石之间,用以承托门权,为官式建筑和讲究的建筑中使用。根据其做法,“槛垫石”主要有长为整间的“通垫”:开间正中为过门石,两侧为槛垫的“掏当垫”等形式,上述两种做法比较多见;另外,将门植与权垫两为一体的“带下橙垫”,以及位于愈墙门洞的“门桶垫”等,在清式建筑中也有一定的使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9:53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相关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