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路
中国宫殿建筑形制
御路又称螭陛,原为中国宫殿建筑形制,是位于宫殿中轴线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皇帝进出宫殿多以乘舆代步,轿夫行走于台阶,于是多将御路雕刻成祥云腾龙图案,以示皇帝为真命天子之意。御路后来亦为中国寺庙(和孔庙)所沿用。
简介
御路是宫廷中通行的道路,一般用青石、方砖或长砖墁地,通向各宫各院,对准宫门、殿门铺设。最高等级的御路是用青条石墁成略呈弧面的路面,两侧用青砖铺设“散水”,路面平整干净下雨天不会存雨水。
御路雕饰
在宫殿中的两组踏跺的中间设置御路,这应是皇家建筑中的特别之处。最早出现御路的确切时代,尚没有找到依据,在宋《营造法式》中没有御路一词或有关这类雕石的制度和做法。在《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有“殿内斗八”项目,“造殿堂内地面心石斗八之制,方一丈二尺,匀分作二十九窠,当心施云卷,卷内用单盘或双盘龙凤,或作水地飞鱼、牙鱼,或作莲荷等华,诸窠内并以诸华间杂。其制作或用压地隐起华或剔地起突”。这种殿内地面心石的做法应是只用在皇宫中,且是重要的殿堂。现存宋代的建筑内尚没有发现建筑中有雕刻地面心石的。在山东济南灵岩寺内清理五华阁地面时见到一块突雕的二狮滚绣球的雕石(图3-19)。据介绍此石是在殿堂的中心,由此联想到是否就是《营造法式》中的地面心石呢?为什么要做地面心石,有什么用意,现在尚不可理解,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估计此雕石是宋代的遗物。
在明代的故宫的建筑群中已有了石雕御路,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不但保留了下来,在改建中还有增加或重雕。故宫现存的明、清御路统计有45块,见故宫御路分布图(图3-21)。
对御路上所雕刻的龙的数量,在传说中是依建筑物来定位的,如皇宫内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按照阴阳学说“外朝为阳,内廷为阴”;在建筑中使用数字时,认定“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因此,“在外朝有五门、三朝之制,而内廷则是两宫六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阴阳学说。所以在御路上的雕龙数量有变化,如三台御路的雕龙由最长的首层是九条龙,向上到二层御路雕刻五条龙,三层御路只雕刻了三条龙;在坤宁宫后的御路上则雕刻了六条龙。这应是符合“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学说的。
事实上,在宫中凡皇帝上朝、办公、居住地区多以龙为主题,在比较短的御路上多数是采用双龙的图样,只有乾清宫和皇极殿前的御路中心雕刻着一条团龙;东西六宫中还有雕刻龙凤图案或双凤图案的御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6:56
目录
概述
简介
御路雕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