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序
陆法言撰古籍
切韵序》是语言学著作《切韵》的序言。这篇序言介绍了作者陆法言编纂《切韵》的缘起和背景,其中提出了对于古今韵律学的深刻见解,作为全书的提纲挈领。《切韵》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因此,它成了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隋人陆法言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编成
作者简介
隋朝音韵学家,名词,以字行临漳(今河北临漳南)人。隋文帝开皇初年,与刘臻、萧该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
作品简介
全书分193韵,按平上去入分五卷。它是中古音的代表性韵书,它所代表的音系被看作整个语音史的中枢,用它可以上推古音、下探今音,是研究历代音系和现代各方言音系的首要参照系统。因此,它成了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它的体例为后来的切韵系韵书所继承。
作品原文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涉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反)、脂(旨夷反)、鱼(语居反)、虞(语俱反)共为一韵,先(苏前反)仙(相然反)、尤(于求反)、侯(胡沟反)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多所决定。魏著作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为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后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是更涉余学,兼从薄宦,十数年间,不遑修集。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卷。剖析毫厘,分别黍累。何烦泣玉,未得悬金。藏之名山,昔怪马迁之言大;持以盖酱,今叹扬雄之口吃。非是小子专辄,乃述群贤遗意,宁敢施行人世?直欲不出户庭。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也。
作品译文
开皇初年的时候,仪同刘臻等八个人一块到法言家里做客。夜深酒足之后,大家谈论起了音韵。因为(前代和当代以及)现在各地的语音和声调不同,各种韵书的取舍也就不相同。南方音过于清浅,北方音含有更多的重音浊音西北地区把去声读为入声西南地区平声则读得类似去声。有把支、脂、鱼、虞看作同一个韵的,还有把先、仙、尤、侯共用一个上字来切的。如果为了临文用韵的便利,那么清浊就可通用;但如果要剖析声韵,那么就需要区分轻音和重音了。在这些方面,吕静的《韵集》,夏侯泳的《韵略》,阳休之的《韵略》,周思言的《音韵》,李季节的《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韵书的描述相互不同(甚至矛盾)。南方的韵书取韵和北方大不相同。于是我们讨论南北方读音不同与古今语音的相同和差别之后,打算进一步来选择精炼准确的标准,除去舒缓之类含糊的记音词语。其中,萧该颜之推作了较多的决定。魏彦渊对法言说:“向来都是讨论难处,既然有疑点的地方都解决了,为什么不随着我们的讨论把它们记录下来呢?我们几个人定下来的就算是确定了的。”陆法言于是在灯下提笔粗略地记录了纲要。后来请教了许多懂音韵的人,得到了音韵学的精华,于是进一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加上担任小官,十几年间,一直没有时间整理那晚所记的东西。现在获罪被降为平民,私下里教育弟子们说,只要作文章想有辞采,就必须明白声韵。我现在隐居在山野里,交往游学阻隔断绝,有疑问迷惑的地方,却无处询问。以前的朋友们,亡故的已经和我生死异路,我空有让他们复生的叹息;活着的因为贵贱不同路的道理和我疏远了,我拥有与他们绝交的意旨。于是取来各种韵书和古往今来的字书,按照那晚所记的提纲,编辑成五卷本《切韵》。分析区别了语音中细小的差别与轻微的不同。没有卞和“泣玉”的执着,也没有吕不韦悬金求人指瑕的自信。写的书只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曾经奇怪司马迁为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笑而不应刘歆怕写的书会被人“持以盖酱”的苦恼,我现在嘲笑这是因为扬雄口吃不能回答。我编辑《切韵》并不是擅自独行,而是叙述众多贤人的遗命。怎么敢奢望让这书在世上流行呢?但求只用于教授自家的子孙。写这篇序是辛酉年,也就是大隋朝文帝仁寿元年(601年)。
作品讨论
关于原文中”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里边的“古”字是否补出的问题,有两种看法,现补充如下:(1)不应该补入原因:①明末陈第在《毛诗古音考》里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也……”直到此时,古今语音存在差异的问题才正式被提出,陆法言当时应该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当时今人以今之观点校订时所误加;②文章内证:“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的下文,列举的是各地方言的语音差异,而没有列举古今差异;举前代韵书也只是看作横向差异,而非纵向比较。应该补入原因:①不能那么绝对的看问题,现存文献虽证明陈第正式提出“音有转移”,但此前人们未必就没意识到这点;②文章内证:下文提到的“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即表明隋人已经意识到这古今差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10:50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