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皇初年,与
刘臻、萧该、
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人讨论音韵学,评议古今是非。他们认为,自
西晋吕静《韵集》以下所成
韵书,定韵缺乏标准,各有错误。陆法言根据议论的要点,经过认真斟酌,于仁寿元年(601年)编成《
切韵》五卷。陆氏家族不见容于隋朝,因此陆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但是到唐以下却大为流行,因为他的书吸取了以前诸家韵书的长处。自《切韵》问世,六朝诸家韵书均逐渐消亡。《切韵》成为考订古音及作诗文的根据,研究汉语的中古音韵的主要资料,也是重要的语文工具书。唐
孙愐《
唐韵》、宋
陈彭年《
广韵》及其他韵书均以《切韵》为基础修改演变而成。原书己佚。敦煌留有残本三种,互相补充,约成原书四分之三左右。《切韵》一书可追上古汉语,下启唐宋汉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又因为《切韵》代表了中国研究语音的规则标准,所以《切韵》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第一经典,掌握《切韵》音系是了解和研究语音史的基础。
陆法言,约生于北
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名词,字法言,是我国著名的音韵学家,生于官宦之家。祖父陆概之曾任北齐霍州刺史。父亲
陆爽素负才名,曾任北齐
中书侍郎,北齐灭后,为北周武帝慕名征召入关,授官宣纳上士。隋文帝杨坚受禅后,爽迁官至
太子洗马。法言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刻苦学习,知识广博,尤其在音韵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
隋朝初年,任隋文帝的
承奉郎。后来,因父罪被株连免职。从此,他潜心研究音韵,编写韵书。隋仁寿元年(601年),写成《切韵》五卷。
《切韵》收录了12158个汉字,共分193韵。其中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他在研究前人韵书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完整系统。当时人称颂《切韵》是“时俗共重,以为典规”。《切韵》是我国隋以前韵书史上最完美、详尽、准确的一部韵书。
《切韵》一书,不仅对审音辩韵有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汉语音史,也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切韵》以当时洛阳语音为基研,酌收古音及其它方言音而成书。通过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和古代方言。《切韵》写成后,六朝诸家韵书渐亡。唐、宋韵书多以此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