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藻(1605年~1649年) ,字荐叔,号泂山,明末抗清大臣。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刘中藻生于福安市苏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其自幼勤奋好学,后考中进士,官至
兵部尚书兼
东阁大学士。他的诗文隽永动人,著有《泂山集》、《泂山九潭志》和《葛衣集》。鲁监国四年(1649年),死守家乡福安,兵败自杀殉国。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
中举,授
闽清教谕。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
进士,授
行人。曾奉旨出山海关慰劳守边三军。回京复命恰逢李自成破北京,中藻被执。李军知藻才略,胁其归降,不降。
弘光元年(1645年),唐王
朱聿键在福州登基称帝,建立
隆武政权。经朝中大臣举荐,
隆武帝召见刘中藻,听完他井井有条的复明大计,隆武帝拨500两白银,让他招兵买马,出关拒敌。当时跋扈的朝中大臣
郑芝龙心有异志,后来刘中藻得罪他,最终被罢职。后隆武帝败殁于汀州,刘中藻组织义军万余人(多为
畲族子弟兵),以族孤军转战闽浙两省之间,其部骁勇善战,让清廷胆寒。
隆武二年(1646年),刘中藻跋涉浙南山区,聚部卒万余人,攻克浙江庆元、泰顺和福建寿宁、福安、宁德、古田、罗源等七县的大部分地区。至此,刘中藻被封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鲁王至闽,中藻
迎奉。刘中藻打起“抗清复明”的旗号,聚集明军数万人。当时,浦源属刘中藻辖区。锡繁公之父方三公
毁家纾难,资助钱粮给明军。
鲁监国二年(1647年)十月十二日,刘中藻率部围攻
福宁州城(今霞浦县松城)。因福宁州城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刘中藻就发动士兵砍伐龙首山上的松木制造炮筒,内装火药,不断抛击城内。
鲁监国三年(1648年)四月初六,攻克州城,杀死清廷首任福宁州知州宋若苏。在此期间,清军为争夺福宁州城多次反攻,均为刘中藻所部所败,清军先后伤亡四五千人。刘中藻所部还收复了长乐县城,当年冬,他攻打福安县城,清廷首任福安知县郭芝秀在巡城中被刘中藻所部流弹击中身亡。
鲁监国四年(1649年)正月,刘中藻攻克福安县城,清兵为之胆寒。之后,明军兵败退守福安城,清廷总督
陈锦率兵十万,围困福安城达四个月。清兵前后来攻,环城十里掘壕树栅围之。中藻不得出战,粮食消耗殆尽。
鲁监国四年(1649年)四月十二日,困守孤城、粮尽援绝的刘中藻料定回天无力,悬挂
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于中堂上,穿上明朝衣冠,叩头哭诉:“臣力已经耗尽,这一块残破的疆土,眼看就要沦入清人之手,我只一死来报列帝在天之灵了。”在他决死时,为保存福安十万百姓免遭杀戮,开列府库钱粮数额清单,致信陈锦,表示决死,并请清军不要屠杀无辜百姓。之后从容赴难,为文自祭,吞金自绝于福安
龟山。部将董世南等同死者数百人。后人褒其“ 忠比文山”。
据清朝版《福安县志》记载,刘中藻是吞金屑自杀。在刘氏族谱中有载,刘中藻两次服毒,都没有死,割开动脉敷服毒药还是没有死成。最后自缢身亡。在他死后,按照的遗愿,家人把他的尸体扶于朝堂之上,死后的他看起来,面色如生,致使清兵入城之后,以为这是他的计谋而一直不敢上前去。
儿子:刘思沛,
诸生。起兵事败,被关押在蒲城的大牢里,听闻父亲自尽,说道:“父死节,子可不继
先志乎!”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