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掞藜
历史学家
刘掞藜(1899~1935),字楚贤,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大同镇时荣桥村(今为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时荣村)人。中国历史学家、“信古派”的代表、“南高史地学派”的成员。
个人简历
幼年县城小学读书,以勤敏闻。继至宝庆入湖南第二联合中学(今邵阳市二中),学习更加勤奋,历年均以成绩优异免学费。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未能继续升学。
在家两年,购得石印本《正续皇清经解》《李太白杜工部集》诸书,每日深研,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功底。不过,也正是在此时,染上终身难以治愈的疾病。后至长沙雅礼大学,精习英语。逾年复至北京,独自僦居僧寺,研习书籍。旋归长沙,任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员。
民国九年(1920),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师从史学大师柳诒徵,先生治学也由经入史。在南京高师,日夜研读《资治通鉴》诸书。曾任东南大学(即南京高师)史地研究会总务部副主任,后又负责研究部工作。民国十二年(1923),针对顾颉刚的“疑古”学说,先生以其引据多疏、疏解违理而作长函以驳之,其信函具见《史地学报》及《古史辨》第一册中。由是海内学者,无不知有先生。
民国十三年(1924),冯友兰延聘他到开封中州大学执教,其间,撰《世界史略》。民国十六年(1927),经沈雁冰(茅盾)介绍,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民国十七年(1928),应国立成都大学(今四川大学)之聘,任历史学系教授,其间,撰《中国政治史》、《中国民族史》、《史学与史法简编》。
民国十九年(1930),应国立武汉大学之聘,任史学系教授,其间,撰《中国上古史略》、《隋唐五代史要》、《宋元明清初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夏,因旧疾复发,辞职回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八月六日,先生卒。其学生陶元珍撰写《亡师新化刘掞藜先生事略》(载于《国风》七卷一期),以示纪念。
个人著作
部分著作目录
1 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 《读书杂志》第11期,1923年7月1日。
2 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 《读书杂志》第13—16期,1923年9月一12月。
3 汉代之婚姻奇象/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1卷2期(1930年4月)
4 唐代藩镇之祸可谓第三次异族乱华/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1卷4期(1930年10-12月)
5 中国上古史/武汉大学讲义/国立武汉大学
6 隋唐五代史/武汉大学讲义/国立武汉大学印
7 史法通论 《史地学报》 第二卷第五号
8 儒家所言尧舜禹事为邪真邪 《史地学报》第二卷第八号
9 中国上古史略 刘掞藜编 国立武汉大学出版 线装书(讲义)
相关文章
亡师新化刘掞藜先生事略
陶元珍
先生讳掞(读作shan)藜,字楚贤。湖南新化之时荣桥人。新化故僻邑,先生族人多喜家居,以耕读世其业,鲜负笈远游。专致力于学者,有之,自先生始也。先生幼读书县城小学,以勤敏闻。继至宝庆入第二联合中学,学益奋,历年均以成绩优异免学费。既卒业归,厄於家计,弗克升学,因思潜修於家。时先生甫新婚,则尽鬻夫人奁物得数十金。孑身仍至宝庆,购石印本正续皇清经解李太白杜工部集诸书,躬荷担以返。荷物重,行两日始达。中途遘雨,跋涉泥泞中,弗稍顾。既至家,发箧陈书。先生叔父谓徒糜金钱,意弗善也,将聚而焚之。先生泣。先生祖母曰:“书既购矣,何焚为?”先生乃置书小楼上。日苦读其中,盛夏无间。如是者积两年,学乃大进。盖先生学问之根抵,实具于斯时。而先生异日之频困于疾疢(读作chen),亦伏因于斯时矣。先生常念株守家园,终不免于固陋。后遂至长沙,入雅礼大学。精习英吉利语言文字。逾年复至北京,独僦居僧寺。囊金罄,炎夏永昼,日惟一食,饥肠或鸣,读弗省也。旋归长沙,任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员。民国十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从镇江柳翼谋先生学。先生曩之致力于经者,乃折而入于史。时制师范学校遇学生厚,膳宿并由校给。先生之生活安定矣,然购书犹无资。因以隙时助缮讲义,得资悉以购资治通鉴诸书,日夜钻研之。夜深,众皆入梦,先生孤烛独常秉也。十二年,吴县顾颉刚君揭其怀疑古史之说于读书难志。先生以其引据多疏,疏解尤不衷于理也,乃再作长函以辟之。源源本本,殚见洽闻,具见《史地学报》及顾君所辑《古史辨》第一册中。由是海内学者,无不知有先生。十三年,以河南冯友兰约,任教开封中州大学。撰《世界史略》二十万言。十六年,以沈雁冰介,移教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十七年,应国立成都大学聘,任历史学系教授。撰《中国政治史》、《中国民族史》、《史学与史法简编》,合数十万言。十九年,应国立武汉大学聘,任史学系教授。撰《中国上古史略》、《隋唐五代史要》、《宋元明清初史》,合数十万言。二十一年夏,以旧疾连动,乞休归里。初先生年十余,即婴风湿庳萎之疾。稍长,以劬学鲜运动,疾间增剧。及历教各大学,先后十年间,几无岁不为宿疾所苦。然先生力疾任教,未尝稍懈,所授课鲜或阙讲。积讲稿达百万言,专题论著散见于各杂志者,亦达十余万言。诲人不倦,十年如一日。呜呼!世之虚拥皋比(皋比: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拥皋比:执教鞭任教),徒耗束修者,奚足语此!先生既归里,武大师生日望其疾瘳(读作chou)返校。而先生旧疾未痊,会以气痛诸症,盖已渐不可为矣。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八月六日,先生卒。逾八日,先生尊人亦没。呜呼!何极(“极”意为“极点,到极点”,今简化为“极”,但在古代二者意义不同)人世之惨痛若是邪!先生年三十六,太夫人尚健在。遗夫人某氏;弟一,晋贤;女一,泽湘;子三,长藩十一岁,次葛四岁,次某二岁。
作者附语:余始从刘先生游,在民国十八年。十九年,先生任教武汉大学,余亦自成大考入武大史学系。先生乞休归,仍与余通信弗辍。今年六月,尚得先生来书,谓停药弗服,疾转愈矣,不意先生遽辞世也。七月,曾致先生一函,久未得覆。八月杪,得先生弟晋贤来书,始悉先生已于古历七月初七日病逝矣。余惟先生之精神人格,实足激厉后进,不仅学识过人已也。故亟就余所知,述先生事略如右云。
弟子安岳陶元珍谨识 二十四年九月一日
(原载于1935年9月《国风》七卷一期)
参考资料
刘掞藜.《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6 12:53
目录
概述
个人简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