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殷,字长盛,新兴(今
山西省
忻州市)人,东汉
光禄大夫刘陵玄孙,
十六国时期
前赵名士、官员。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过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弱冠之年,便已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各家之言,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之志,节俭而不鄙陋,清约而不孤高。
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过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到
弱冠之年,就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各家之言,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之志,节俭而不鄙陋,清约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乡人亲族无不称赞他。郡中任命他为
主簿,州中征召他为
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司空、齐王
司马攸征召刘殷任掾,征南将军
羊祜征召他任参军事,都称病推辞。
同郡张宣子,是个识达之士,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二公,是
晋朝的栋梁。我正希望成为架屋承瓦的榱椽,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子舆之所以推辞齐国的大夫,确实是因为家中无人和颜悦色地奉养父母啊。”张宣子说:“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以后,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
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说:“我女儿年方十四,姿色才智如此,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却急忙地把她嫁给刘殷呢?”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告诫他女儿说:“刘殷至孝感动冥神,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大大地发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张氏性情也很婉顺,事奉婆母王氏以孝顺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当时王氏的灵柩停放在家中而西邻失火,风势很猛,刘殷夫妇在灵柩前叩头痛哭,于是火越过他家烧到了东边邻家。后来有两只白鸠在他家的庭中树上筑巢,从此名誉更加显着。
太傅
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辞。杨骏于是上表,晋惠帝
司马衷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
司马伦篡位,
孙秀向来崇重刘殷的名望,以
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
雁门。到齐王
司马冏辅政时,征入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到任后,对刘殷说:“先王虚心地召君,君不来。现在孤征召君,君何故能屈就呢?”刘殷说:“世祖凭着大圣顺应天命,先王以至高的德行辅国,就是
尧、
舜为君,
后稷、
殷契为辅佐,所以刘殷希望以一匹夫抗绝千乘之使,达到不可改变的企求,幸遇
唐虞圣世,因此不畏惧刑杀之罚。现在陛下凭着神武聪慧,除暴复帝位,然而圣迹粗具规模,严威更重,刘殷如果再像以前那样,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所以不敢不来。”司马冏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太守,刑罚明察表彰善美,很有政绩。
永嘉五年(311年),刘殷正遇
永嘉之乱,落到前赵昭武帝
刘聪的手中。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
侍中、
太保、
录尚书事。刘殷常告诫子孙说:“服事君主之法,应注重婉言劝谏,凡人尚且不能当面指责他的过失,何况万乘之君呢!冒犯圣颜的祸殃,在于张扬君王的过失,应当上思
召公咨询商议的道理,下念
鲍勋触犯龙颜的诛罚。”在前赵朝廷中,刘殷与公卿恭敬相处,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后面的表情。士人不修养操行者,不能进他的门,然而积压冤情不能申诉,依靠刘殷而得以申雪的,也有上百人。
刘殷有七子,其中五子各教授一经,一子教授《
太史公》,一子教授《
汉书》,一家之中,七门功课都很兴旺,北方的学业,以刘殷家为盛。最后高寿而终。
刘殷的曾祖母王氏,在隆冬时想吃
堇菜而不说,有十天的时间吃不饱。刘殷感到奇怪而问她,王氏告诉他原因。刘殷当时只有九岁,就到泽中恸哭,说:“刘殷我罪孽深重,自幼遭受丁艰之罚,王氏曾祖母在堂,没有旬月之间的奉善。刘殷我身为人子,而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皇天后土,希望降下哀怜。”半天哭声不断,这时忽然好像有人说:“停,停声。”刘殷停下哭声往地上看,就见地上长出了堇菜,于是挖了一斛多回家,吃了也不见少,这时节堇菜生长已尽。
刘殷曾经夜里梦见有人对他说:“西篱下有
粟米。”醒来后去挖,得到十五钟粟米,上面有铭文写道:“七年有一百石粟米,赐给孝子刘殷。”从这时起吃粟米,七年才吃完。当时的人嘉赏他天性感应神灵,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辞谢,只说等以后富贵了将要报答。
永嘉六年(312年),
前赵昭武帝
刘聪打算纳娶太保刘殷的女儿,太弟
刘乂苦苦劝谏。刘聪就此事询问太宰
刘延年、太傅
刘景,他们都说:“太保刘殷自称是周代
刘康公的后代,与陛下不是同一个族源,娶她有什么妨害?”刘聪很高兴,封刘殷的两个女儿
刘英、
刘娥为左、右
贵嫔,地位在
昭仪之上。又纳娶刘殷的四个孙女,皆封为贵人,地位低于
贵妃。于是六刘所受的宠爱占满后宫,刘聪很少再出门到外面,政事都由宦宫中黄门传达,左贵嫔决策。
房玄龄等《
晋书》:①“刘殷幼丁艰酷,柴毁逾制,发三冬之堇,赐七年之粟,至诚之契,义形于兹。”;②“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