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男,生于1951年9月,四川
新津人,毕业于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大学专科,高级工程师。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四川省川商总会会长、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中国
光彩事业发起人之一、
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主席、第八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至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1年9月,刘永好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出生。新津,历来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胜上河图”美誉,县城最美丽的是南河、西河、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五条河流汇聚的景象,刘家住在南河边上,父亲刘大墉是新津法院第一任院长,母亲郑康致是城郊平岗小学老师。刘永好出生时,他上面已经有三个哥哥:大哥永言,二哥永行和三哥永美;刘永好四岁时,妹妹永红出生。一家七口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虽然父母收入较稳定,但毕竟是解放初期,物资有限。1962年,母亲因病退职回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父亲被打倒,工资随即减半,全家仅靠父亲38元的工资难以糊口,刘永好每天承担更多的活,拾柴火、捡煤渣。母亲因娘家是地主而被“揪出来”,家里经济更加恶化。幸运的是,刘家人依然互相扶持,成为日后刘永好几兄弟处理彼此关系的基调。
1968年12月,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年至1968年三届学生,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1969年,刚上初三的刘永好以知青身份,从县城来到顺江公社六大队四中队插队。近5年的农村知青生涯,给他上了极其重要的一课:了解中国农民,了解农民市场,了解艰苦创业。
1973年,国家实施“文革”以来首次大学升学文化考试。这一年,刘家有两个儿子得到机会,刘永言考入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习计算机,刘永好则被德阳机器制造学校(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制造专业录取,进入73-1班学习,由此,他第一次迈出
新津。在德阳学校的3年零9个月,刘永好对电子、机械的热爱得到释放。这些在机械方面知识积累和实践操作,为他以后和哥哥们创业立下汗马功劳。
教师职业
1976年,25岁的刘永好毕业,学校本着优秀学生留校原则,希望他留校任教,但他希望去工厂做技术员、工程师,所以借“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希望分回成都为由拒绝,最后,学校将他分配到了彼时隶属于机械工业厅的成都机械工业管理学校当老师。尽管老师职业不是自己选择,但是老师生涯是他人生一大转折点。
辞职创业
进入1980年,农村是改革开放首先触及的地方。三哥陈育新家在农村,感觉最强烈。刘家创业也由三哥开头。1982年8月,四兄弟在陈家召开家庭会议,中心话题是创业,最后达成共识,大家一起干。
1982年10月,四兄弟共同创办育新良种场,相继辞去其在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公职,来到四川成都新津县农村创业。他们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1000元人民币,作为创业初期的投入,从蔬菜种植起步。但是,很快发现实现良种蔬菜规模化很难,因为蔬菜种植需要大面积土地,而当时农村土地无法集中,他们只好放弃蔬菜项目,并决定把精力放在养殖上。
鹌鹑大王
1982年,四兄弟在新津县创办繁育良种鸡的育新良种场,到1983年底已经具有5万只孵化规模,这被确认为新希望的源头。1984年底,育新良种场从养鸡转为养鹌鹑。刘氏兄弟注意到市场上其他养殖
鹌鹑的“专业户”存在技术低、本钱高、运营差三大问题,因此他们成立科研小组,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决策,用科研创新解决问题,培育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并配制出高产饲料。
他们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1985年至1996年期间,作为县优秀专业户代表,育新良种场的经验常被作为典型表扬和宣传,由此名声远扬。1986年,育新良种场发展成为拥有一个养殖场和一个饲料场的规模,年产鹌鹑达到15万只,鹌鹑蛋畅销全国,远销俄罗斯。刘氏兄弟成为远近闻名的“世界鹌鹑大王”,他们也由此赚到第一桶金1000万元。1986年,
新津县鹌鹑养殖量达到3000万只,养殖利润明显下滑,当年年底,兄弟四人发出一封倡导适度控制养殖规模的“告全县人民书”后,把自家养殖场价值几百万元的优良鹌鹑品种和孵化设备全部处理掉,将业务从鹌鹑养殖转为饲料生产。
饲料大王
1986年9月,刘永好去广东采购时偶然发现深圳正大康地饲料厂的猪饲料销售异常火爆,认为应该转做猪饲料。经商定,刘氏兄弟开始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哥和刘永好准备机械的配套设计和制作,共同研发中国第一个国产乳猪饲料,同时将“育新良种场”改名为 “新津希望饲料厂”。此前的经历,让他们积累了很多科研经验,掌握研究饲料的蛋白质分析、氨基酸、维生素等相关技术,为猪饲料研发攻关提供了条件。
1987年9月18日,新津希望饲料厂的第一批乳猪饲料“希望一号”正式出炉,它是中国第一个国产乳猪饲料、完全由国产设备生产出来的猪饲料、价格完全市场化的猪饲料,并获得行业最高奖——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希望一号”推出后,取得周边市场普遍认可。接下来两年,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希望饲料研究所,总投入近400万元用于新型饲料研发。希望牌乳猪饲料,开始逐步推向市场。1990年,希望牌饲料销量一年间连翻12倍,从5000吨激增到6万吨;1991年达到10万吨,1992年达到25万吨。
希望集团
1992年,刘永好认为,新津希望饲料厂的“工厂”概念局限了未来发展,首先提出改“工厂”为集团,未来,公司要全面发展。彼时,工商主管部门还没有注册“集团”的先例可循。在四川省工商局支持下,经国家工商总局研究同意,刘氏兄弟在希望饲料公司基础上,顺利完成希望集团注册。希望集团成为
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全国性的企业集团、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1992年到1995年,是希望集团极速扩张的几年,业务遍布全国。
1993年3月,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私营企业家做《私营企业有希望》发言。同年11月,当选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首次出任这一职务,同年,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中国民营企业家第一次进入全国工商联领导层,不仅是民企的发展得到了肯定,更进一步代表着中国政府要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决心,并向社会表达民企的地位更受重视和肯定。”
1995年,希望集团年产值15亿元、饲料生产能力100万吨、自有资产3亿多,拥有28家下属大企业。产品销往国内各省,远销俄罗斯、越南、韩国等海外国家,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最大饲料生产企业100强。同年,中国大陆富豪第一次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当年,共有10位中国民营企业家入榜,刘永好四兄弟以6亿元领头。
重组新希望
• 兄弟明晰产权
1995年5月,一场家族会议后,刘氏四兄弟决定各自发展。希望集团明晰产权,进行资产重组:
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
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
刘永美建立华西希望公司,刘永好成立了南方希望集团,是现在的
新希望集团前身。之后近三十多年中,兄弟四人这段往事一直被作为“佳话”传播,不仅因为分家的和平与公平,也因为分家之后的各自发展,仍然风生水起。
• 大农业开发目标
1995年底,刘永好成立新希望农业公司,目标放在整个大农业上,“专业从事农业产业化开发”。公司成立半年后,再次扩张八家公司,冲出分家带来的瓶颈期,成功从产品经营跨越到资本经营阶段。
• 裂变式发展
1997年,得益于党和政府关于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政策推动,刘永好组建
新希望集团,并担任董事长。1997年,新希望集团重组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化工行业。1998年,新希望涉足房地产行业,成立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
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上市。
1999年,新希望集团在越南投资兴建第一家饲料公司,首次走出国门,开启国际化旅程。
2003年,四川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大理州洱源县邓川奶粉厂91.8%股份后,成立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其蝶泉系列产品多年来一直位居中国乳业本土品牌奶粉出口排名第一,已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注册,产品远销东南亚、南亚国家等国际市场。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是国内大型综合乳制品供应商,在西南、中南、华北、华东拥有10余家乳制品企业,其中有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
2005年,
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成立于山东的
六和集团强强联合,2011年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更名为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是
新希望集团旗下最大的实体产业板块,立足农牧产业,业务涉及饲料、养猪、白羽肉禽及食品等,遍布全国及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埃及等近20个国家。集团聘有上万名员工、国内80多家企业和4家海外公司。刘氏兄弟重组后,原始的希望集团发生裂变式发展,也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范例。四兄弟携手创业,各自发展壮大,2009年,四个兄弟的集团公司销售总额超过800亿元、2010年超过1000亿元。
2013年5月22日,刘永好宣布由女儿刘畅接棒成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新希望成为一家销售过千亿的以农业产品、肉蛋奶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2021年,新希望集团启动“五五工程”,支持乡村振兴。2023年5月,
新希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刘永好职位由“执行董事、总经理”调整为“总经理、董事”,新增刘永好女儿刘畅为董事长、董事。
光彩事业
• 联名倡议
1994年4月23日,刘永好和其他9名企业家为参与主体,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提出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设厂,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旨在响应《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经济社会目标。这项被称为“
光彩事业”的行动引起中国民营企业界热烈反响。
• 奉献扶贫事业
1995年10月,经民政部批准,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刘永好分别于1996年、2000年当选为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会长。(截至2021年)27年来,光彩事业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事业最重要途径,在配合
三峡库区移民、
国土绿化和
生态治理、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
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希望集团作为倡议者之一积极参与,在中国西部和中部贫困地区投资近2亿元,兴建14家光彩事业扶贫工厂。2018年,刘永好荣获
全国脱贫攻坚奖颁发的奉献奖。2000年,代表中国民营企业界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向世界同行介绍中国光彩事业。
• 造血式扶贫
刘永好自1993年起二届担任中华工商副主席,在他看来,期间最大的业绩就是倡导了光彩事业。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意义在于它是一种造血式扶贫,而非输血式捐赠。简单说“光彩事业”是一项“慈善”很不准确,刘永好更愿把它视为“体现社会责任感的事业”。
涉足金融
• 提案创办民生银行
1993年3月全国两会,刘永好等41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建议组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这一提案促成两年后
中国民生银行成立。邓小平南巡后,民营企业发展明显加快,民营企业贷款非常困难,仅有的几家国有银行主要是解决国企融资问题。1994年,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
经叔平根据这一提案,着手以工商联名义筹备一家以民营背景的银行,以“民生”二字命名,并以个人名义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朱镕基写信。这一提案是个非常大胆的尝试,金融领域自建国以来对私营企业还是禁区。
• 成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1995 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批示允许筹备组建民生银行,由经叔平担任组长的筹备小组正式成立,刘永好等12家民营企业各筹集25万元资金作为前期工作,确定以发起人方式募集股本。1996年1月12日,
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运作,成为中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经叔平任董事长,刘永好任副董事长。
• 投资金融业
刘永好参与创办民生银行并成为其股东,企业正式涉足金融业,为他的本业农业提供强大支撑和保障。1997年,刘永好在集团内成立金融事业部。同年,
亚洲金融危机使民生银行一些股东出现资金链困境,为他成为民生银行大股东带来机遇。
1999年5月起,刘永好用一年时间,动用资金1.86亿元,完成对民生银行一些股份的收购,持股量达到1.38亿股,成为占股比9.99%的第一大股东。民生银行先后于2000年、200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截至2023年,已发展成为一家总资产逾7.5万亿元、分支机构2700多家,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境外投行、银行理财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自民生银行创立至2006年,刘永好担任民生银行董事会副董事长;自2009年3月起,再次出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2024年6月,任中国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资产管理
2014年12月,成立新希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希望集团面向社会实施私募股权和直接投资的执行机构。承担集团对外挖掘价值和非控股型投资的经营使命,也拥有集团对公司业务的全面支持。
2015年4月,成立上海新增鼎资产管理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希望集团旗下专业从事实体资产托管运营的创新平台。对于有竞争优势但暂时性陷入资金短缺等经营困境的企业,以输出资金、技术、品牌、人才、信息化以及管理资源等模式,获得托管费、 利润分配、资金利息、资产处置优先权等利益。
2015年12月,成立成都九鼎新希望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新希望集团与九鼎投资联合组建,对四川旅游 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基金进行运营及管理。该基金是全国第一支由政府比资引导、专注于旅游产业的完全市场化运营的股权投资基金。
2016年2月,成立成都返乡兴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希望集团面向社会实施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从事投资管理和相关咨询服务。
担任职务
社会活动
参政议政
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第一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里的只有15人,并被安排做《私营企业有希望》发言。
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刘永好组织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成就和面临的困难等做了一次系统调研。调研组先后奔赴辽宁、广东、四川等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典型的地区,实地走访几十家企业深入了解情况。此次调研成果对2005年《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2015年6月5日,参加中央统战部在北京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言“十三五”规划专题座谈会,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发表建议。
2018年全国两会,刘永好带来《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他表示,脱贫攻坚,重点在三农,并提出三点建议:能够因地制宜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产业扶贫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举措,鼓励和引导以“扶智”为抓手,集合社会力量,着力为贫困地区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本土“新生代”;加强对扶贫优秀企业的宣传和表彰,营造产业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3月15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在经济委员会上提出,希望当年把非公有制经济调研和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建议作为选题,与
厉以宁共同担任组长,历时一年时间,到广东、辽宁、四川、湖北等多省调研,形成17页报告上报国务院。在国务院领导下又进一步调研。2019年3月4日,两会刚刚召开时,国务院非公36条文件正式出台,推动中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刘永好感觉到,作为政协委员,能够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当初的呼吁、建议已经变成了国家政策,“正在推动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进步和成长”。
2019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刘永好作题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大会发言。他提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大力培养“绿领”新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人才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倡导绿色种养殖一体化,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共建农村产业生态圈;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破解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2019年10月11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一直比较关注“三农”领域就业问题的刘永好认为,“民营企业解决就业是重要渠道,大概80%的就业岗位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所以,民营经济发展得越好,就业机会就会越多。”新希望集团今年计划招聘1万名大中专毕业生,较去年有大幅增长。他建议,“国家拿出一部分财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可采用每年补贴1万元、连续补贴3年的办法,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农业,扎根农村。”
2020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产业衔接、加速恢复生猪产能、解决农村耕地抛荒等多份提案。考虑到疫情之下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遭遇生存困境,他递交一份有关落实地方政府清欠民营企业账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提案。建议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单方面不履行合同等对企业生产经营“雪上加霜”的行为,列入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考核。
2023年10月,参加“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他表示,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就像一颗种子,把中国制造、中国企业的精神带到共建国家,同时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作出积极贡献。10月21日,由新希望集团主办的2023乡村振兴村长班在四川
眉山开班。他在开班仪式上透露,集团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几十个项目,大部分项目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合计员工大概有小两万人,销售额大概200亿-300亿元。
2024年全国两会,刘永好围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提出6份提案。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重点行业头部企业社会影响和行业带动作用大,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民营头部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能力。二是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三是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为推动生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永好在提案中提出建议:一是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促进猪肉消费升级。
社会公益
2008年6月11日,刘永好回到母校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永好楼2010年4月,参加在“建川博物馆“举办的知识青年返城30年主题活动。30年前,刘永好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上山下乡”运动,他将自己当知青时使用过的一盏油灯赠送给建川博物馆。
2018年11月,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联合创始人李巍、新希望六和董事长
刘畅共同发起成立“四川省绿领公益慈善基金会”,2021年5月,更名为“四川省永好公益慈善基金会”(简称:永好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坚持扶贫济困,持续资助与实施“绿领新农民培训/村长班”、“乡村振兴五五工程”、“鹰翔计划”、“希愿计划”、“暖冬行动”、“希望有你”、“希苗计划”、“希望爱行”、“微光行动”等项目,初步形成基金会统筹、新希望赋能、产业板块支持的“三轮驱动”公益运营模式。
2019年8月31日,新希望集团牵头,联合事业单位、社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200余家相关单位,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
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是国内首个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使命的非营利社会平台,刘永好当选联盟创始主席。
2022年9月8日,新希望集团通过官微宣布,联合四川省永好公益慈善基金会,通过四川省委统战部管理的四川省光彩事业促进会首批捐赠现金260万元和紧急民生物资50万元,用于泸定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
个人生活
家族成员
• 父亲
刘大墉(1914年-1979年),出生在重庆曾家场(当时四川巴县,现隶属重庆沙坪坝)。刘家本是兴旺之家,但到了刘大墉祖父这一代家道中落。正在刘大墉的父亲为儿子读书事一筹莫展时,一家远房亲戚把刘大墉叫去做陪读。中考时,刘大墉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学璧山公立中学,并申请在学校做校工充抵学费。初中毕业顺利考上重庆高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老师带领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认识了黄埔军校里来自新津的姑娘郑康致。1949年,刘大墉以民盟干部身份参与新津县土改工作,并正式在
新津安家。后出任新津法院第一任院长,郑康致在城郊平岗小学当老师。1979年,刘大墉因病去世。
• 母亲
郑康致(?-1993年1月),出生在新津一个富裕家庭。1939年1月,郑康致进入黄埔军校战地救护班学习,成为著名爱国人士
史良的学生。她和刘大墉同样积极参加爱国救亡运动,俩人就此相识。在兄弟四人中,刘永好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刘永好是母亲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在平岗小学宿舍里勇敢诞下的。那时母亲是小学老师,因为学校距离县城不近,母亲就在学校住宿,父亲则在县城上班,住在县城。刘永好一直觉得自己在性格、为人处世态度上,多来自于母亲的遗传和教育。
• 妻子
李巍,晚于刘永好两年分配到成都机械工业管理学校做校医。由于学历是工农兵大学生,当时她希望考回
华西医科大学,一次用来学习英语的收音机坏了,同事带她去找刘永好,刘永好三下五除二就将收音机修好。过一段时间开始二人交往。1978年,刘永好与李巍结婚,育有一个女儿(刘畅)和一个儿子。2018年2月27日,在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刘永好谈到,“我们要求儿女有爱心,要有慈善心,不能炫富。”“儿子在学校没人知道他爸有钱,他每次坐飞机一定坐经济舱。”
• 刘家五兄妹,兄弟名字言行美好
评价兄长
“大哥是科学家,脑容量大,智慧多,他热爱学习却不热衷社会交往。他是我们兄弟中科学知识最渊博的,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材料,我们兄弟有什么关于科学方面的问题,都是请教他,一问一个准。”
“二哥是天才的管理者,对人对己都很严格,他不爱说话,但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有魄力,敢说敢干。二哥爱学习,做一行爱一行,他做哪一行都是从外行到内行,从内行变专家,专家变行家,最后,刘行长。”
“三哥喜欢钻研,做事精细。自己企业的管理软件都是他自己做。三哥性格宽厚,脾气好,说话轻言细语,对家庭对身边的人都很照顾,心态很好。从小和他在一起时间比较多,插队时经常穿他的衣服,和他很亲近。”
人物作品
出版图书
相关作品
电影作品
电影《新财团》是一部以中国政府新近出台的政策为背景,以集金融家、企业家为一身的代表人物秦尚为主人公,采取“真人,真事,真景”的叙述形式拍摄的商战纪实影片。刘永好被邀参加该片拍摄。(参见《
新财团》)
荣誉奖项
获奖记录
入选榜单
财富排名
人物评价
从1000元起家,到饲料大王,到地产大亨,到组建中国第一家现在也是唯一的一家民营投资银行,以农业发展赢得自身发展。如今依然基根在农业,发展大农业,要做世界顶级的农牧业企业:以新农村建设排头兵的果敢为中国农业立言!(2006年度“三农人物”刘永好 颁奖词)
以吃饭点菜老三样、生活简朴著称的刘永好,却是个不循规蹈矩的企业家。正是刘永好颠覆传统农业的冒险之举,直接带动了200多万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中国企业家》杂志 评)
刘永好对社会有着最深的爱,所以会访遍贵州、四川、西藏等14省的老少边穷;对责任有着更深的理解,所以会
授人以渔,20年建造150余家光彩事业扶贫工厂。看似平凡,越发不凡,看似简单,越发彰显简单的伟大。(
人民网 评)
他是改革大潮中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优秀代表,从农业出发,立足实业,带领新希望成长为具有千亿规模的企业集团。面对新格局,他发力“五新”理念转型升级。(
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颁奖词)
与刘永好同时代的企业家,大多难逃衰败的命运。而他领导的新希望持续发展壮大的商业故事,将被载入史册。刘永好坚守农业,涉足金融、地产、化工等行业并利用后者“反哺”农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被商界津津乐道。他探索“六方合作”模式,实现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的整条产业链;延伸鸡鸭等家禽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养殖。(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刘永好 评语)
40年的时间跨度,一家《财富》世界500强农牧食品企业的诞生,将最新的科技进步纳入最基础的行业,本身就足以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微观注脚之一。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农牧食品不是暴富型行业,小而散和周期性波动大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利润比较低。不过对商人来说,这一行并未无利可图,因为利润低的另一面,是机会很多,空间很大,因为“老百姓总是有需求”,刘永好就直接把农牧业认证为“万岁产业”。(2023年《财富》年度人物 评)
天府之国自古就以“川商”闻名,刘永好就是一个典型的“川商”。过去,“川商”有时不言不语,却往往会迸出大智慧、大手笔、大事业,让人吃惊,其实,仔细想想,这又都在情理之中。刘永好在战略投资方面的判断力很强,这从他至今几乎没有大的战略失误能看出来。他从没有被财富所扭曲,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经济学家
厉以宁)
刘永好先生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企业家,也是企业界的常青树,最难得的是他的企业今天依然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他做企业的经验、使命感与责任心,都会成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创业者们的一盏灯。(《
环球企业家》杂志社董事总经理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