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1651—1711),字公琬,号介庵,又名黄山先生,阳谷城东八里营人,生活于清
顺治,
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宁知府、江西学政等职,居官清廉义不苟取,贫困终生。
人物简介
清顺治八年(1651),刘琰出生在
阳谷县城东
八里营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七八岁时,他父亲去世了,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刘琰幼即好学,爱读爱听古代圣贤的故事,暗中立定志向,要以他们为榜样。读起书来,有时废寝忘食,晚上点不起灯,常常就着火香照明来读书,赶上好月亮天,就映着月光来读,即使是三九严冬,冻得手脚皲裂也不间断。
传说刘琰示出仕时,曾一度靠座馆(教私塾)度日,束修(教书的报酬)微薄,生活极其困窘。有年除夕,刘琰辞馆回家,无钱置办年货,见其妻在灶上贴玉米面饼子、蒸窝窝头过年,遂挥笔写成一副对联,道是“上五下辞旧岁,里二外八迎新年”,春联贴出后,村人不知其义,刘琰解释说:“刚才见拙荆(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准备过年饭食,先贴饼子、后蒸窝窝头。贴饼子时两手对拍,岂不是上下各五个指头吗?蒸窝头时里面用两年指头,其余八个在外,所以说是“里二外八”。说罢拍掌大笑,全无忧戚之色。邻里知其贫困,纷纷以米面、鱼、肉等物相赠,刘琰一一婉谢,拒不接受。
刘琰在翰林院供职时,曾随康熙皇帝南巡。康熙帝知其家境贫寒,准备将沿途各地官员所进献之物相赠,便嘱刘琰到其家乡时特地奏各。刘琰虽然明白康熙皇帝的心意、但不愿接受赏赐,便于船过阳谷境过有意隐瞒不报。南行至江宁府地方,康熙帝再次动问,刘琰奏称“已过来八百余里”。康熙皇帝感慨之余,戏责刘琰说:“你这个人太死板,到手的富贵不要,真是个穷八辈啊!”其后刘琰终生贫穷,其子孙后代亦不富裕,人们都说如此正应了康熙皇帝的“金口玉言”。
后业,刘琰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上作之初,有一书史禀告说:“知府大人,您的铺堂砖应当换过!”刘琰不知何意,便问书吏何为“铺堂砖”。书吏回答说:“本府旧规,公堂‘铺堂砖’。凡新知府到任,均将此银收归已有,再从公库中取四锭银子垫上”。刘琰不愿贪此不义之财,于是就问书吏说:“旧有铺堂砖可曾损坏?”书吏回答说:“未有损坏”。刘琰笑说道:“即无损坏,何必更换?”闻知者无不盛赞其正直清廉。
刘琰在江宁做一任知府,政声远播。后又升任江西学校,因拒绝向上司行贿送礼,甚至连回乡的路费都无从筹措。当地的同事和朋友深知其窘迫穷困,便为他凑集了几百两银子,并劝他回乡后置买一些田产,以为养家送终之计。刘琰收受银两以后,除留下一部分盘费外,将余下的钱全部买了酒,装了满满一船,沿大运河一路北来。船到张秋镇友头,前来迎接的家人和亲友见船暴满,以为准是装载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及至卸下一看,人全是一个个喝空了的酒坛。据说连雇船的钱都是亲友代付的。
人物经历
康熙九年(1670),刘琰二十岁时参加
童生试,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在考场上,刘琰很快就完成了应作的七篇时文,时辰才是申未之交(下午三点左右)。主持考试的提学感到很惊讶,一看他的文章,却发现老到浑成,就像是在预先构思好的一样,便问他能更成否,刘琰于是又作了两篇。因此在这场考试中刘琰被取为第一名。第二年科试刘琰又首先被录为
廪膳生员,月给银四两。提学称许他为仙才,刘琰文名也越来越传开,以至附近很多人来向他请教学业。刘琰也离家到
东平、
肥城一带设帐,授徒达数百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琰参加乡试,高中第一名
解元。典试官
周清原阅刘琰考卷,大加赞赏,至有“如获拱璧”之语。第二年春,周清原以学政案
临沂水岁试,曾邀请刘琰入幕。康熙三十年(1691),刘琰考中辛未科进士。考后刘琰去拜见房师许逊斋,许说:“按你的文章应名列第一,可惜非我力所能及不得荐为首选,但文章如金玉自有定评,不必因为不能抡元而憾恨。”在接下来的朝考中刘琰被选拔到
翰林院,授为清书庶吉士;三年考满,再授
翰林院检讨。不久又被选任三朝国史纂修官。书成后,皇帝赐给蟒服一套,作为奖励。
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会试,刘琰任同考官,对私相请托概加拒绝,认真阅卷,客观公正地评选和推荐。即使没被推荐的卷子,也都有予批阅,考生们都敬佩他是文章知己,纷纷以弟子礼晋见请求指导。结果张榜公布出来,经他推选而取中的人都是士林有名的人物。当时舆论评价主持公道者,一致认为刘琰应是第一人,以至海内有“四君子”之称,刘琰列居其一。这一年十月,康熙皇帝为孝惠章
皇太后庆贺六十岁大寿,亲自撰写《万寿无疆赋》书写到围屏上进献给皇太后,同时又命朝臣中文学侍从也都撰写一篇同样的贺文。当时遵命作赋的有四十九人,刘琰所作被评为第一,康熙皇帝很满意,亲赐诗绫作奖励。这时恰巧赶上
江宁府知府一职告缺,康熙意思想派刘琰去,便征求大学士
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是辛未科主考之一,算是刘琰的老师。李光地向皇帝奏道:“江宁是
江苏省会所在,深受六朝馀习影响,风俗骄纵,民情薄恶。有才干无操守的不可任,有操守无才干的也不可任,刘琰才守兼优,我对他早就了解,他正是江宁知府的恰当人选。”于是传旨在畅春苑召见刘琰,即刻任命他为江宁知府。
刘琰接受了江宁知府的任命,随即带一名年轻仆从上路,昼夜兼程,很快就到了江宁地界,也不向官府招呼,就在江宁府属各县先走了个遍,对当地习俗民情和官吏好坏作了大体了解。地方上派出迎接的吏役远迎到几百里以外,仍然不见新任知府的踪影,而新太守却已经在境内有两个月了。刘琰上任伊始,就遍发告示给各属县,褒扬善良,对虽有作恶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准许悔过自新,再犯加倍惩处。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和地痞恶棍为害人民的家伙,闻风都纷纷逃避。
当时江宁府时兴一种旧礼,市面上百业各行都对官府有献金和礼物供应,如绸缎机房每天应贡样缎一联,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六十联,其他各行也都仿此办理,刘琰上任后,规定各属应分火耗、旧规礼皆一毫不受,各县供给一概革除。江宁府所辖的
龙江关是进出
南京的门户,明朝时曾在此设户部钞关,专理粟帛杂用等税。清朝则由江宁督理织造兼督理龙江关税务,有携带绸缎过关的一旦被查出就要受罚。负责把守检查的拦卒借机作奸,即使是出入携带日用品,也任意敲诈勒索银两。前任知府也知道其中弊情,多次下令禁革,但情况依然如故,似牢不可破。刘琰则采取允许百姓告状的办法,每个城门出处都放置屋瓦十片,用盖有官印的纸封好,如有受欺者到此即可击瓦而去,守卫城门的吏役据以上报,就立即将作奸拦卒拿问,这样才使龙江关积弊得以杜绝。江宁百姓一致称颂新知府,亲切地称他为“击瓦太守”,商民感戴他,供奉他为财神,甚至在他离去后这种习俗还传到了其他地方。
另外,每逢初一、十五,刘琰就定期宣讲皇帝谕旨,反复详细解说,使一般老百姓都能了解,还留心听理诉讼,及时揭露隐伏的坏人坏事,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以至
江苏全省都传颂说江宁又出了个
龙图包老。在处理完政事公务后,刘琰还爱到书院与学子们讲论学问,当面为他们批改文章评说优劣。后来官至翰林院编修的
刘岩(大山)和黄越(际飞)等名士,就都是当年经刘琰将拔的人物。时间仅仅两年,江宁就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风俗为之一变的新局面,这些情况都被反映到了朝廷和皇帝那里。
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有几个省的学政出了空缺,主管部门两次草拟初步人选,都不大合乎皇帝的心意,康熙亲自写了刘琰的名字交给吏部,吏部拟派广西,康熙又亲笔勾换为江西。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正月,康熙皇帝第四次巡幸江南,二月到达南京,刘琰接驾,随至皇帝寓所入见。康熙向刘琰询问地方利弊,刘琰一一奏对。之后,皇帝又和刘琰讲论儒经要领,刘琰奏说:“圣学当上对
天心,下通民志,其功在克己慎独,其要在亲贤远佞。”皇帝命侍从拿纸笔来,让刘琰写下这几句话,刘琰便恭恭敬敬地写了三句纲领性的话呈上,康熙很满意,也乘兴写了
朱熹的《窗铭》“言思毖,动思踬,过思弃。端尔躬,正尔容,一尔衷”赐给刘琰。另外又赐冠袍各一,极尽宠幸。有一次皇帝还亲自驾临江宁府署,君臣之间曾有这样两句问答——康熙问:“江宁年成这样丰裕,不知爱卿也跟着富起来了没有?”刘琰答道:“臣惟有一怀明月两袖清风而已。”康熙离开南京时,又命刘琰随驾至苏州,与别人一同召见,交谈了很长时间,然后留下吃饭。回程到
镇江金山寺时,又一次召见,命刘琰即赴江西新任,不必再等候送驾。刘琰跪请皇帝训示,康熙送给他两句话:“拔真才,做好官。”并特赐刘琰座位,还专门给刘琰写了一道“凡学政所宜为者,不许地方掣肘”的敕书,刘琰
谢恩而出。
刘琰告别江宁那天,道路上拥满了送别的人群,有拉着车不让走表示挽留的有设宴饯送的,从早到晚,轿马都难得前行一步。只好又回到公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刘琰便自己骑了个马去
长江岸边上船。等船开时,两岸鼓乐声和相送流泪不忍告别的,声音混杂,几十里地络绎不绝,准备乘船相送的有数百人。刘琰深受感动,即景赋诗三章,并再次坚决谢绝大家的盛情相送。
刘琰到江西学政任后,不忘康熙的殷殷嘱托,以兴利除弊、选拔真才为宗旨。按例行职责,首先对所属各府州县文武生童进行考试,一概出于公心,谨慎从事,丝毫不敢苟且马虎;每出一题,都要自己先写一篇程文作为示范。无论是在开考前对诸生训勉还是阅卷评定之后,都要讲明儒经宗旨所在,教育士子要以注重品德、崇尚操行为先。严格杜绝私相请托,对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样拔取,江西士子都称颂刘琰是“铁面冰心”。江西士林风习也为之一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凡是被刘琰所选取的人才,老百姓都交口称赞,就连农夫牧童、妇人女子都称道是真秀才。在考试到
饶州(今鄱阳)的时候,发现州府所取参加院试的名额每县才不过数十人,不但人数少,所作文章也不足观。刘琰就发布告示,凡县考应试童生有名在案的都可准备参加这次院试,不受原来所取名额限制,考试时间另行通知。任提调官的当地州官对刘琰的做法提出指责和非难,刘琰取出皇帝的敕书,说道:“朝廷赐给我这个敕书,不是光做样子好看,是要派我来选拔真才,以为国家准备有用之人。你难道是想和朝廷使者对抗吗?”气愤之下就要对他弹劾,因同僚们恳切求情才作罢。最终还是照刘琰的方案,凡县案有名的都参加复考,结果真才倍出,没有因贤才未被录用而出现遗憾。岁试一遍完毕,刘琰去谒见巡抚
张志栋,张欢然迎入并三致拜礼,刘琰表示不敢当,张说:“公一尘不染,为朝廷拔取真才,应当向你致拜;您为江西培植文风,我作为一省巡抚,有风俗教化的责任,又应当向您致拜;我老家是山东
昌邑,您是山东
阳谷,咱们两个是老乡,您帮了我的忙,我这算又沾了老乡的光,这是第三层向您致拜的理由。”康熙四十三年(1704)二月,李基和继任巡抚,对刘琰更加敬礼。两人相见之时,李握住刘琰的手说道:“过去同在翰林院时,只知道您文章有名,现在才知道您文章和政事都是同样出色,真正可称得上是表里一致的君子啊!”于是向全省发出公文,号召下属十三府官员都以刘琰为榜样。遇到有关大政,一定要请刘琰商酌后才去施行,刘琰有什么意见也诚恳地直言相告。
学政三年任内第一年进行岁考,第二年科捞。按照当时规定,岁科考试所录取生童都要造具清册,解送礼部,岁科考一等生正场卷也要咨送礼部磨勘,如复查发现错谬和作弊情事,除罚处生员外,严重的以至学政也被罚俸议处。刘琰将岁试册文报部以后,礼部主管多次索要规礼,刘琰不予置理,当事者便以册文字画错讹为由,拟议对刘琰降一级处罚。时当康熙四十四年春皇帝第五次南巡到江南,处理到这件事,便问
两江总督阿山:“刘琰为官怎么样?”阿山回奏说:“刘琰居官清正,两江第一。”康熙又问江西巡抚李基和,李回奏道;“刘琰主持考试,不论是对文武童生的院试,还是考定文武生员等次的岁科试,都一毫不苟,实在是真正清官。”皇帝因此特旨对刘琰免议。刘琰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越发严格要求自己,坚守
高洁的情操,以此作为对朝廷的报答。而忌恨刘琰的小人也不甘就此罢休,越发想找机会来中伤他。这时有人以刘琰清正高洁、坚持操守为他向礼部辩说,但当事者却回答道:“刘公的清操,我们也有耳闻。但规礼是天下各地都如此,怎么就单单他江西不兴?退一步说,即使江西不送规礼,难道连写一封信打个招呼都不能吗?当时假若肯稍为照应,部议也不会提出来啊!”这话传给刘琰,刘琰依然置之不理,只仗自己一腔刚方之气、严正之操,终究不写一个字给礼部。等到科试册文报部,当事者又以字画错讹的同样因由拟议对刘琰罚处。这时正值康熙皇帝幸驻新建的热河
避暑山庄行宫,当事者这次耍了个手段,将对刘琰的议处和其他事杂在一起上奏,康熙皇帝竟然一起允准了奏议,就这样终将刘琰降夺一级。
刘琰接到这个消息,没有表示多么意外,反而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并举出江西前贤
陶渊明的例子,说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给后人留下《归去来辞》那么好的千古文章,他就是我的榜样啊!于是决心辞官退归故乡。但刘琰虽为官多年,却清正一身,身无长物,囊空如洗,说辞归故乡,千里迢迢,怎么得回?这时巡抚换了
郎廷极,
郎公尊敬刘琰的清操,慷慨地拿出三百两银子赠给刘琰作路费,原任监政观察韩西崖也赠银一百两,并且对大家说:“学政任满回家竟然没有路费,这在本朝六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遇见。”众多地方士绅也都纷纷写送别诗赞扬刘琰,表示挽留。刘琰一向喜爱豪饮,便以大半还酒债,剩余的当路费辗转从运河坐船回山东老家,并写有一首有名的《旋辕》诗纪其事,全诗为:“笑别江南返故乡,携来奇物满船装。一轮明月闲中得,两袖清风淡处忙。吴水吴山偿酒债,楚花楚草入诗囊。多情还有河边柳,一带云烟锁夕阳。”旧县志收入此诗,题作《江南学政差竣,载酒一船归,人以为金银,及发始知》。
刘琰回乡在
张秋杜门谢客,寄情诗酒,啸傲自豪。京城同僚好友多次给他来信,说当今皇帝好比尧舜再世,您老不可以隐退在野,劝他重新出仕,刘琰概不作答。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名臣”的
张伯行当时官任兖宁道,公干从运河过张秋,要前去拜访刘琰。刘琰推辞不见,张伯行径直进家,刘琰说:“陋室不堪,所以不敢屈劳您的大驾。”张伯行笑道:“不堪何妨,不堪才正表现出君子的风度!那些居住高堂大厦的,哪里有这种高卓的情趣!”张伯行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每要借给刘琰盘费,让他去
京都补官,并且说:“公高卧不出,自己打算倒好,但又对得起天下百姓吗?”刘琰还是坚决辞绝。张伯行后来调任京城,在皇帝休憩闲宴处奏对时,向皇帝推荐刘琰是王佐之才,可与汉唐诸臣相比,把他征召来朝廷,一定会对当朝风俗教化大有补益。康熙皇帝深以为是,正准备大用刘琰之时,而刘琰已经去世了。这年正是康熙五十年(1711),刘琰才六十一岁。给他送葬参加追悼的有千馀人,即使路过不认识他的人也都表示惋惜。张伯行哭得尤其悲哀,说是老天不想让这人兴起啊,不然怎会这么早就从人间夺走介庵先生呢!并且亲自写诗文祭悼,其中有“斗山失韩,洙泗无曾”这样的句子。刘琰死后第二年,阳谷县和张秋都有将他列入乡贤祠,江西、江宁将他列入名宦,
江右六君子祀,刘琰在其中之一。
刘琰是一个清官,他一生清介正直、坚守节操。刘琰又是一个文人,是一个诗人、
书法家。他丰姿爽秀,天性旷放,气度豁达,富秉文人气质。好临池作草书,开始学习
王右军,后来自成一家。人们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看得很宝重。所著传记词赋高古典雅,在翰林院十年,前后应制诗赋,多次得康熙皇帝赞赏,但并不以为重。平时所写文章,脱稿以后,被人家拿去,也不自留稿底,更不将诗文刊刻示人。所以著作虽多,但得行于世的却甚少。状元出身、官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
掌院学士的
韩菼曾称许刘琰是“文章冠十五国之先,人望在数千载之上”。刘琰的为人为文足以名世,只因他性不狎世,一味强项,无视官场规则,身处政以贿成的封建官场,终于自己退离官场,而他又雅不好名,遂渐被湮没,但在阳谷家乡却流传着他的口碑遗闻,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刘琰墓在县城东八里营村西,现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琰轶事
皇子三跪刘琰
康熙年间,因康熙皇帝爱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便召进翰林院,并让其专门教导皇子
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读书。刘琰即为皇子之师,从不为皇子的尊贵而迁纵,一直以严教为本。所以使一贯骄横成性的皇子,甚感拘束和不悦。
这天,胤禛见刘琰不在,便私自逃学,和服侍的小
太监去城外河里钓鱼去了。后被刘琰发现,他不顾康熙皇帝的面子,也不管群臣的非议,便立即罚胤禛跪在地上,并让他把这日新学的书通通背过为止。胤禛没法,只好跪地而读,直到背会而止。刘琰这时仍面带怒容道:“你今后如果再逃学,不光罚跪背书,还要挨板子,回宫去吧。”
胤禛从小娇生惯养,哪受过如此责罚。他抚着跪痛的双膝,一听以后逃学还要挨板子,立时就不干了。他瞪起两眼,用手指着刘琰出口骂道:“好你这臭老头,我逃了这么一次学,你就罚;若再逃学,你还要打板子,你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可不是好惹的!马上就叫你知道我皇子的厉害!”刘琰一听,正想把他叫回,严加训教,皇子胤禛一转身早已跑得没了影儿。
这皇子胤禛果然说到做到。次日一早,他叫了几名太监,把刘琰堵在房内,按在床上,七手八脚地给刘琰来了个五花大绑。他怕被人发现,就用砖、泥把门窗堵得死死的,说道:“臭老头,让你到西天教书去吧”。
当时刘琰在康熙皇帝眼里,还是个红人,所以朝中大事时常找他商议,听听他的高见。刘琰也时常到
养心殿康熙那里去谈谈皇子胤禛的学习情况。可如今康熙一连几天不见刘琰登门,甚是纳闷。于是便来刘琰住处找他,也想顺便看看皇子的学识有无长进。当康熙皇帝走到刘琰的住处一看,门窗全给封闭了,顿时惊呆了。他忙让宫人把门窗打开,朝屋里一看,只见刘琰被绑在床上,两眼塌陷,面黄肌瘦,已奄奄一息了。康熙皇帝亲自给刘琰松了绳索,问明原由,心中非常气愤,遂让宫人把皇子传来,当场严责了一顿,并让他跪在刘琰面前,来赔礼补过。
刘琰怒火中烧,他远远地坐在一旁,两眼仰视房顶,对跪求宽恕的胤禛,却毫无理睬之意。
康熙皇帝一看刘琰不理皇子胤禛,心想:大概是跪得太远了。便拉起皇子,走到刘琰跟前,让他面对刘琰再次跪下。心想:这下该行了吧,只要你说句话,叫皇子起来,即使你壮了面子,又体现了我管教皇子,两下里的面子上都能过去了。可是出乎康熙预料,刘琰仍无动于衷。康熙见皇子长时间跪着不能起来,心里便慢慢地可怜起皇子来了。心想:罢罢罢!何须为此事让皇子受罪。于是他便暗暗地向皇子使个眼色,让他自己起来算了。
刘琰在一旁看透了康熙的心思,他见皇子刚刚站起身来,便寓意深长地说道:“非是臣薄情严律皇子,而作为将来一国之主‘学为尧舜,不学则为桀纣’。请万岁三思。”
康熙皇帝听后,认为刘琰的话很有道理,他想:只有同心同德教子
成龙,使之效法尧舜,才能使这大清江山世代相传。如果让儿子不学无术,纵其骄邪之性,一旦变成桀纣,岂不断送了江山,留下万代之骂名。他越想越觉得刘琰严得有理,于是又让皇子重新跪在刘琰面前,自己也坐在刘琰身边,亲近地将手扶在刘琰的肩上,一起听着刘琰的训导。后来,宫中画匠,把此景画成一幅听训图,赠与刘琰。从此,皇子三跪刘琰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运去难赊酒半壶
相传,台前县城北八里营村,过去出了一位翰林院大学士,名叫刘琰,字公琬,曾经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这人自幼丧父,和他母亲俩个过日子,家境极其清贫,但他热爱读书。为了节省灯油钱,他经常去庙里借香火的光亮就读,一直至深夜。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破旧的棉衣难以御寒,他有时到村中酒店赊二两白酒暖暖身子。
这年,北京开了科场,他准备去北京赶考。临走时他的母亲做了一锅玉米窝窝头以备路途食用,他又跑到酒店里打算再赊半壶酒壮壮行,酒店掌柜看到这位穷酸又来赊酒,心中不悦,阴沉着脸说:“你已经赊了好多次酒,今日又来赊,都像你这样,我这酒店就赔光啦!你把过去的酒钱还上,才能再赊。”说着带着生气的神情关上门,把刘公琬拒之门外。刘公琬闷闷不乐的回到家,背着一袋子干粮就上路上。他很有志气,决心考取功名,不让乡里人小看自己。刘公琬进京后,果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主考官连连称赞,遂殿选为进士。
刘公琬考中进士后,从北京驰出两匹快马,飞奔到鲁西八里营村报喜。一时乡里乡外轰动很大,地方名流士坤都带着厚礼前去祝贺,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纷纷上门。八里营村酒店掌柜见此情况,端着一坛酒也涌向刘公琬的家致庆。刘公琬深深体会到人世间的炎凉,在大门上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时来得银千两易。”下联:“运去难赊半壶酒。”酒店掌柜见到这幅对联后目瞪口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已经走过了八百里
刘公琬入仕后,在朝里为官非常清廉,声誉朝野。康熙皇帝十分赞赏他,听说刘公琬出身寒门,家里很穷,总想到他家看看,赐给他一些钱财。
一日,康熙皇帝沿运河南巡,有意带着刘公琬,顺便到刘公琬的家乡去一趟。康熙皇帝曾几次问刘公琬:“这里距你家有多远?”刘公琬总是说:“远着哩!”眼看御船驶进淮河,康熙问刘公琬:“此地距你家到底有多远?”刘公琬说:“已经过去了八百里。”皇帝叹了一口气,说:“刘公琬你真是个穷八辈!”
皇帝是金口玉言,从此,八里营的柏树都不生叶,此村荒凉冷落贫穷了几百年。
河东题匾惊四座
刘公琬告老还乡后,在张秋镇一带乡间四处游玩,听说黄河东岸有户王姓人家发了大财,盖了一处富丽皇堂的楼阁,并把州、县官员和地方名流都请到,大摆宴席为楼阁落成庆贺并题名写匾。刘公琬打扮成乡间老头,背着粪筐过黄河向着那个村子走去,走到村旁,面前有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他正考虑如何过溪,发现不远处有一村童划着一只小船摆渡,刘公琬近前准备上船,一摸衣袋里忘记了带钱,遂对那村童说:“我是您村王家的亲戚,为新盖的楼阁前来祝贺,忘记了带船钱,今天不能给你船钱,我回来时给你带两包点心吃,你把我摆过河去行吗?”这村童听说给点心,满口应允,高兴的把刘公琬摆到了对岸,刘公琬下船后直奔王家大院而去。
此时,周县官员、地方名流有的骑马,有的坐轿,都已到齐,刘公琬因路途步行耽误了时间,走进王家后客堂里都坐满了人,他只好在院子里找了一个木墩子,坐在门后的角落里。此时,主持人端着笔砚走近几位官员身旁,恭敬的请诸位大人写匾。这些文人表面上都很谦虚,互相谦让,都不好意思题写。主持人便彬彬有礼的一位一位的让了一遍,走到刘公琬面前说:“请大人写匾。”刘公琬毫不谦虚地说:“怎么!你们都不愿写,此匾只好由我写了。”说着,拿起大笔,随手写了三个“王、皮、娄”。
此王家大户是靠搂皮子发的家,主人见到三字后生气地说:“先生,你这是啥意思!”刘公琬说:“我还没有写完哩!”遂提笔在王字上添了一点成为“玉”字,在皮字旁添了三点水成为“波”字,在娄字上添了木字旁成为“楼”字,写成的几个耀眼的大字为“玉波楼”,既遒劲有力,又潇洒飘逸,很有文采。
见此,诸位官员举座皆惊,认为此老者不是凡人,原准备写匾的人都羞着脸退下,恭敬的把刘公琬让座到上首,准备酒席招待,并问刘公琬尊姓大名,何方官员名士。刘公琬说我是一乡间平民,路过此地献丑了,说着就要离席。众人都上去挽留,刘说我家中有事,不能逗留,执意要走。为表示谢意,主人端出银两赠予,刘笑着分文不要,并提出只要二斤点心足矣!众人挽留不下,刘公琬提着点心而去。走到小溪边,把点心给了那位摆渡的村童。这村童高兴的把刘公琬摆渡到对岸。刘沿原路拂袖而去,暂且不提。
再说王家楼阁,金匾提写后,大笔生辉,此后生意兴隆,但是落款人是何许人也,都非常纳闷,因为刘公琬没有写他的真名,只写了朝里仅有人知道的一个笔名。话说半年后,乾隆皇帝沿运河南巡,走到东平地带,看到有楼阁映入眼帘,遂下船朝着楼阁的方向而去。他心想这荒野乡间怎么有如此排场的门第,走到王家大门前,举目见一块金光灿烂的大匾嵌于门首,蓦然愣住了,这是何许人家,为什么当朝翰林大学士为其题匾?刘公琬何时到这里来过?遂把王家主人叫来问个究竟,王家主人把如何题匾之事如此这般地述说了一遍。乾隆皇帝告诉他,题匾人是名誉朝野的大学士刘公琬。从此,王家名声大震,生意火爆,直到民国初期军阀之时才衰败下来。
刘公琬气压江南才子
刘公琬告老还乡后,在运河名镇张秋闲住。一日于运河岸边散步,见一江南游船靠岸,船上满载着读书的举子,他们是来北京游学的。有人说当朝主考官刘公琬的家就住在山东这一带,这次之行首先要会一会刘公琬,看他是否真有学问;又一举子说咱们江南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而北方一片荒凉,我看没有什么人才,刘公琬只不过是一位山东穷秀才而已。
这些话都被刘公琬听到,刘便走到这群举子跟前说:“敢问诸位才子是何方人士,来到敝地有何贵干?”一举子见是一位乡间野老,没有把刘公琬看在眼里,傲慢地说:“我们来山东寻访文人,比试学问。”刘公琬见此生摆着一幅卖弄学问的架式,心中不悦,心想你们这些后生竟然欺负我们北方无人,打算教训他们一番,故意说山东地瘠民穷,没有什么人才。一举子得意地说:“江南是‘多山多水多才子’。”刘公琬说:“我们山东不如您们江南,仅有‘一山一河一圣人’而已。”众举子见“乡老”出言不俗,一学子问:“先生此话怎讲?”刘公琬说:“我们山东有一座泰山,为全国五岳之首,有一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有一位孔圣人,人称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这些你们应该知道吧!”此时,这些举子无言以对,自亏不如山东这位老头。一举子羞愧地说:“咱们连山东一位老头都对付不了,还考查什么学问,干脆回去吧!”夜间,此船悄然离开张秋镇,众举子羞耻地返回江南。
刘公琬羞辱了江南才子,大长了北方人的志气,几百年来在民间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