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累御龙故事先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时候有人畜龙,故有豢龙氏,有御龙氏之国。昔日有个飂国,其君名叔安,有个后代叫董父,实甚好龙,能
根据龙的嗜好和习性来喂养它,龙多归他饲养,他驯服了龙,并以此服事帝舜。
传说夏朝
孔甲登临帝位,他喜好祭祀鬼神,从事淫乱的活动。夏后氏的威德开始衰弱了,诸侯都背叛它。天上降下两条龙,一雌一雄,
孔甲不能饲养它们,也没有找到具有养龙技术的人。陶唐氏已经衰落了,它们的后代有个叫刘累的,从
豢龙氏部落学到了养龙的技术,去侍奉
孔甲。孔甲赐给他姓叫做御龙氏,并让他接受豕韦氏的封地。一条龙突然死了,刘累暗中把它做成了肉酱并献给
孔甲。
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向刘累索要肉酱,刘累因为惧怕就迁徙出去了。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了《史记·夏本纪》中:“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
孔甲不能食,未得
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拢龙于豢龙氏,以事
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在汉画像石中也刻画了这个故事。山东嘉祥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的上格,图中间一条
龙盘于豆上,其左一人手下垂;右一人手平伸。二人后方各立二侍者。说明:豆,乃古代食器,龙盘在豆上,是刻画饲养龙,及另一条龙已经死去并做成肉酱送给了孔甲帝,目前只有一条龙在进食的情景。豆右边一人手臂上举,他就是
孔甲派来要肉酱的使者。使者的地位尊贵,态度傲慢,所以就用举手的动作表现;刘累地位卑微,当听到使者再次要肉酱,已经没有肉酱,所以惊慌失措,吓得手臂不由自主下垂。艺匠通过不同身份人物手臂的变化,来表达人物心理变化,说明汉代已经掌握了以形传神的要领。
而在最下格表现的是刘邦为神龙转世的故事。上方的鲵、鲶鱼象征河流,蜻蜓象征天空,这是汉代经常运用的象征性手法之一。下面一妇人躺在地上,身上盘绕一龙,其左右有雷公、雷母挥椎作打雷状。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这个故事:“高祖,
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
刘媪。其先
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左石室第五石的下格中部,一头饰倭堕髫的女子右手支撑头卧息于地上,其身上有一龙缠绕;女子两侧各一人手握一椎,作欲击之状;上方有二鲵爬行、蜻蜓飞翔和鲇龟游动,左上方羽人自天上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