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增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荫增,1936年出生,男,中共党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
刘荫增同志1936年出生,中共党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在陕西省汉中洋县发现了已经濒临灭绝的朱鹮。
个人生涯
主要事迹
从1978年就开始朱鹮野外调查。在茫茫林海中,寻找可能已灭绝的飞鸟非易事。期间,科研人员在朱鹮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反复观察、观测、调研和记录。河北燕山、河南中条山、山西吕梁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980年,有群众报告,在甘肃省天水市发现了3根朱鹮的羽毛。这让刘荫增看到了希望……
然而,甘肃之行并无收获。随后,陕西省洋县有农民报告见过朱鹮。刘荫增来到这里,与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寻找朱鹮。
30年前的那个傍晚,让刘荫增永生难忘。在当地群众和林业局工作人员带领下,考察队员来到洋县一个叫金家河的地方,这里林密沟深,步行一天,刘荫增突然看到天边一抹粉红色闪电般划过,飞向远方。
1981年4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陕西秦岭南麓的洋县。根据朱鹮在山脚带活动的生态规律,考察小组在县城周围、汉江平坝、丘陵地区细细寻觅,每到一个村,考察小组就借放电影的机会把朱鹮的幻灯片放给村民看,发动群众协助寻找,请他们提供线索。并承诺谁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就奖励谁100元钱。重赏之下,前来向刘荫增提供线索的农民络绎不绝,但每次乘兴赶往现场观看,都败兴而归。一个多月过去了,寻找仍无任何结果。就在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向甘肃徽县转移的时候,纸坊乡一个农民来到了考察小组的营地报告说:“在金家河山上砍柴时见到过在电影院幻灯中看到的鸟”。
当时姚德山拿出朱鹮的照片让报告人仔细辨认,因为当地人经常把白鹭当做朱鹮向考察小组报告,姚德山又怕刘荫增白跑一趟。报告人看完照片后非常确定,说就是这种鸟。
1981年5月23日傍晚,刘荫增和考察小组来到了金家河,当天空中传来朱鹮的叫声时,刘荫增流下了热泪,苦苦追寻了三年的朱鹮终于被他找到了。
望着天上一闪而过的朱鹮,刘荫增断定附近还会有朱鹮。5月30日,考察小组来到了与金家河地貌极其相似的姚家沟,这是一条西北偏东方向的山沟,长约5公里,一条小溪从山谷深处流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小山村只有七户人家,正好为朱鹮提供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和捕捉田螺、小鱼的水域,这个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秦岭深处,给考察小组带来了更大的欢乐。在这里,他们又发现了1对成鸟和刚刚孵出的3只幼鸟。这说明濒于灭绝的朱鹮还具有正常的自然繁殖能力。随后刘荫增他们在离鸟巢30多米的地方用树枝搭了一个掩蔽所,躲在里面进行详细的观察。这最后的7只朱鹮是朱鹮家族复生的唯一希望。刘荫增把这7只朱鹮定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
刘荫增每天都将朱鹮记录认真查看,希望找出朱鹮的生活习性,做为一个鸟类专家,他对这样的工作方法并不陌生,但对于朱鹮,他还是第一次面对。自从他们命名了朱鹮秦岭第一号群体后,就再也没有找到第二个群体。姚家沟的这七只朱鹮,承载了太多的希望。毕竟7只朱鹮对于一个物种来讲太过于脆弱,万一忽然发生灾难,很有可能一下子灭绝。而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秦岭的秋天,空气中散发着桂花的香味儿,重重的大山保留了姚家沟的宁静,在这里,路宝中他们终日里与鸟为伴,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艰苦的生活其实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否守住这份寂寞。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的1981年,山外的沸腾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刘荫增察觉到了年轻人的动摇心理,每天晚上在油灯下,是他对坚守理想宣讲的课堂,他勾画了一个蓝图,他说虽然我们现在条件很艰苦,但是国家一定会成立专门的保护站,还会有保护区,我们会有大的房子,会有汽车,到时候还会有外国人来我们这里,你们应该有信心。
刘荫增在洋县工作了三年,看着朱鹮的救护工作初见成效后,就去追寻别的需要保护的鸟类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4 21:5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个人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