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池
中国表演艺术家、剧作家
刘莲池(1919—1997),当代剧作家,表演艺术家。1919年5月28日生于河北省任丘县于村乡王约村。
人物简介
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后参加八路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三纵队独立一支队教导员;120师独一旅回民大队教导员;独一旅宣传队长;120师战力剧社戏剧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任戏剧股长和指导员。1948年在西北人民艺术学校任戏剧部主任。1949年任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戏剧部主任。同年,参加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代表。1950年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兼实验剧团团长。1951年刘莲池随中国青年文艺团去柏林参加世界青年第三届联欢节,任中国青年文艺工作团演出队长。在苏联、东欧进行访问演出,历时一年余。1953年任西南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同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委员,并参加第三届赴朝慰问团,任第三总分团文工团长。1955年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59年兼任四川省戏剧学校校长。同年曾作为戏剧代表出席卡列维瓦利社会主义戏剧讨论会。1960年参加全国文代会,当选为剧协理事。1962年当选为剧协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党组成员。1979年任中央歌舞剧院领导小组成员,
十年动乱开始后,刘莲池受到残酷迫害,身心遭到极大摧残。“四人帮”倒台后,于1978年3月调任中央歌剧院院长。在任十年间,领导全院演职员排演了22部中外歌剧,平均每年两部;把被“四人帮”摧残的支离破碎的歌剧院引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他亲自导演的《第一百个新娘》获文化部颁发的十几个奖项。不仅在国内各地演出多场,而且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1988年10月,刘莲池离休,但仍然非常关心中国歌剧、话剧事业的发展,为中央歌剧院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和俄罗斯歌剧《驯悍记》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1997年刘莲池因病去世,时年78岁。
艺术成就
先后导演过歌剧、话剧数十个,参加演出的剧目和电影数十台、部。主要作品有:独幕剧《勤务班》(刘莲池老师第一个话剧剧本)、秧歌剧《麦收》(1944年在陕北绥德会演中获剧本奖)、儿童秧歌剧《家信》、大型歌剧《刘胡兰》(执笔,集体创作)、多幕话剧《九股山的英雄》、多幕话剧《一个木工》(执笔,集体创作)、多幕话剧《今朝英雄》(1960年参加全国小型话剧会演后改名为《今朝儿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47年,国民党军队残酷地杀害了年轻共产党虽刘胡兰,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烈士精神感召下,由刘莲池执笔,与魏凤、董小吾严寄洲创造了歌剧《刘胡兰》,于1948年在“一野”驻地演出,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部作品,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4年,刘莲池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时,执笔创作的大型话剧《一个木工》,1956年参加全国话剧会演获一等奖。
他的大型话剧《今朝英雄》,被选为建国十周年献礼作品。此外他还表演了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抓壮丁》、《七十二家房客》、《霓红灯下的哨兵》、《克里姆林宫的钟声》等等。
刘莲池还主演过许多著名话剧。在《克里姆林宫的钟声》、《达吉和他的父亲》、《锰河的黎明》、《十级浪》等影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展现了杰出的艺术才华,特别是在《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中成功塑造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光辉艺术形象,获得了国内外戏剧界专家广大观众的良好赞誉,也得到前苏联戏剧界的肯定。贺龙陈毅两位元帅高兴地说:“这个列宁演活了,我相信他就是列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7 14:5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