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刘运筹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学科;同年,赴
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获理学士学位;1923年赴德国柏林农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27年转任国立成都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等职;1929年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林政司司长兼设计委员会委员,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1932年10月至1937年1月出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农业经济学系教授;1940年被聘为国民政府农林部首席参事;1943年任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经系主任。刘运筹在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任职期间,正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时期。他与其弟刘翊叔(刘翌叔)一起参加了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并在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第一次宣言上签字。当时,农学院院长更迭频仍(四年之内就换了八位院长)。在这种情况下,他担任院长长达四年零三个月,实属不易。然而他的离职也是无可奈何,在那个混乱的30年代,原本没有站在潮流前头的他反而成了学生运动的障碍还因“经济问题“遭到控告,闹得满城风雨,甚至还被法院判刑三个月,缓刑两年。最终虽然改判无罪,但却不得不辞职,离开农业大学。但他的贡献却不能磨灭!
第一,他提出了独具匠心的办学方针,即: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所谓心理建设,就是思想、德育建设。他提倡人格教育、精神教育,要求学子塑“伟大的人格”。他提出的心理建设,既不是“唯心论”,也不是“唯物论”,而是“唯生论”。所谓物质建设,是指学校发展的规划与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校园风貌有较大改观。所谓社会建设,主要是指农村工作。
第二,他做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工作。其中,农村工作最具特色。他提出并推行的“农村建设实验区”,颇受北京(当时称北平)西郊农民的欢迎,在北京西郊影响很大。为此,北京西郊几十个村庄的200多农民敲锣打鼓将一块写有“福利农民”的七尺长大木匾赠与学校,以表达感激之情。建立“中国农民节”,是他又一别具匠心的创议。他建议每年11月11日为“中国农民节”(即双十一节),其“双十一”的含义,即为“士”与“土”两字的组合,意为知识、知识分子与土地、农民相结合。
1930年3月,周文到南京,刘伯量此时已任南京政府农矿部林政司司长。知道周文的生活无着的境况,把他介绍给一位即将去浙江兰溪任公安局长的同乡,安排他做了一位科长,有吃有住,月薪五十元。去兰溪赴职后,周文看不惯那种官府豪绅或明或暗的枉法勾当,到任几个月后即慨然辞职而去。
周文又回到南京,查出了肺病,刘伯量借了一笔钱给他,让他去西湖疗养。而后,刘伯量再次介绍他去江西修水,担任修水县水利委员会科员,月薪四十元。不到一个月,周文再次请辞。 刘伯量再一次介绍他到
安徽省教育厅任事务员,又过上了月薪五十元的小康生活。 周文在自传中这样说道:“刘伯量是我的老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对革命相当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