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管理法
职业术语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利差管理法、差额管理法期限管理法。 利差管理法,即控制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的差额,以便适应银行经营目标。该方法是要在利率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盘利。
利差
它主要从理论上分析银行的利差及影响利差的因素,从而为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创造条件。利差又称净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
利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数利差和相对数利差(即利差率)。绝对利差能帮助银行估价净利息收入能否抵销其他开支,估计银行的盈利状况;利差率用于银行估计利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也用于银行间经营的比较。利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则构成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一收益状况。
利差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贷款的质量及偿还期、吸收存款及借入款的成本和偿还期等等。外部因素指总的经济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区域和全国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等等。
西方银行运用利差的“差异分析法”(即分别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利差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具体分析时,首先要假设其中两个因素不变,改变第三个因素,然后观察第三个因素对利差的影响,依此类推。除此之外,利率周期也对利差产生周期性的影响。银行的得率管理就是要根据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使利差最大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主要手段
1、增加利差。如准确预测利率的变动趋势,增加盈利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加强投资期限结构等。
2、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方式。即运用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权交易利率互换衍生工具,进行利差管理与资产的避险保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23:23
目录
概述
利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