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冯判官
唐代高适诗作
《别冯判官》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前四句绘景,点出冯判官将远赴塞外;后四句写人,表达对冯氏的赞许肯定之意。全诗出语豪壮,意脉联贯,写得更多的是对边塞的向往和对冯判官得以赴边的羡慕之情。
作品原文
别冯判官⑴
碣石辽西地⑵,渔阳蓟北天⑶。
关山唯一道⑷,雨雪尽三边⑸。
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⑹。
遥知幕府下⑺,书记日翩翩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冯判官:名未详。《新唐书·百官志》:“节度、观察、团练、防御诸使各有判官一人。”诗题《文苑英华》、敦煌选本作《送冯判官》。
⑵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辽西:指辽河以西的地区,即今辽宁省的西部。战国、秦、汉至南北朝设郡。地:敦煌选本作“海”。
⑶渔阳:地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州区)。北:州之北。按,唐开元十八年(730)析幽州置蓟州,治所在渔阳。
⑷一道:即古卢龙塞道,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自今天津市蓟州区东北经遵化、循滦河河谷出塞,是唐代河北至东北的交通要道。
⑸三边:泛指边境,边疆。
⑹将军:当指信安王李祎。开元二十年(732),李祎受命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将兵击奚、契丹。渴贤:渴慕贤才。《文苑英华》、敦煌选本作“爱贤”,明活字本作“慕贤”,兹从《全唐诗》。
⑺幕府:古代出征将士住在帐幕里,所以将军的府署也称幕府。
⑻书记:唐节度使、观察使等幕府中均有掌书记一职,掌管表奏书檄。大约此次冯判官出塞入信安王幕府任掌书记。翩翩: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白话译文
碣石辽西之地,渔阳蓟北之天。
关山只有一条通道,雨雪绵绵遍及三边。
才子才能作客,将军正在慕贤。
我将得知在遥远的幕府里,你书记日益文采翩翩。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早年在宋州送友人赴边塞之作。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契丹权臣可突于杀其王李邵固,率契丹并胁迫奚众投降东突厥,导致东北边不断,直到二十二年(734)才为唐将张守珪平息。高适在此期间奔赴幽蓟,意欲从军边疆,杀敌报国。此诗即作于开元十九年(731)至开元二十二年(734)高适第一次出塞期间。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前四句绘景,点出冯判官将远赴塞外。“碣石”“辽西”“渔阳”“蓟北”都是塞外地名,通过列举,足以说明塞外之雄阔辽远;“关山”“雨雪”“一道”“三边”极言此去道路艰险、天气恶劣,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意。后四句写人,表达对冯氏的赞许肯定之意,“才子”得到“将军”赏识入幕,主客相得,实在可贵,可以推知冯判官此去将大展宏图。最后两句既是对友人的肯定和祝愿,也可见高适对边塞军中生活的向往。
诗中虽然也写了东北边塞的艰险,更多的却是对边塞的向往和对冯判官得以赴边的羡慕之情。不久高适自己也到了信安王幕府,并写下了热情洋溢的《信安王幕府诗》。深知边塞的艰苦,而偏要到边塞去,是盛唐青年士子的一种时尚,也是作为一个边塞诗人的思想基础。高适后来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从这里可以见到端倪。
名家点评
明·徐中行:不作奇险语。(《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明·谢榛:气脉联络,好机局。(《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明·蒋一梅:明爽,出人一头地。(《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明末清初·周珽:前半叙边地险要与远道寒苦,后半美冯才,适当幕府需贤之急,必翩翩得展所擅也。(《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0:4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