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种子小蜂
广肩小蜂科昆虫
刺槐种子小蜂是昆虫纲膜翅目广肩小蜂科昆虫。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8-2.6 mm。体黑色。头正面观横形,略宽于前胸背板;具短毛,密布点刻;面部略膨起。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略呈棒状,柄节技状,细长;触角窝相当大;柄节、梗节末端赤褐色。复眼卵圆形,单眼排列为钝三角形,侧单眼与复眼及中单眼间等距。胸相当短,背面驼状膨起,具短毛,密布点刻。前胸弧形,背面观横形;中胸盾片弧形;小盾片弧形膨起,末端国,长宽相等。翅脉淡黄褐色,前翅缘脉及前后附近下方略有云斑,后缘脉长于瘤脉,缘脉短于德脉。腹柄横形,腹部圆形光滑,产卵管鞘明显突出。雄虫体长1.5-2.6mm。体色及刻级与雌虫相似,其区别主要在触角及腹部,触角除梗节基部黑色外余皆黄褐色;腹柄扁平,长大于宽。
:纺锤形,长 0.2mm左右。一端具卵柄,其长为卵体长的2倍。卵体无色透明。
幼虫:越冬代幼虫体长 2.80-3.80mm平均 3.35 mm。体乳白色,弯曲。具褐色大颚。
:越冬代蛹长 2.80-4.00 mm,平均 3.3lmm。第一代长 2. 10—2.50 mm,平均2.30 mm。蛹外被有一层膜。头胸部淡黄色,腹部白色。
生物学特性
刺槐种子小蜂在北京1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幼虫在种子内越冬。各虫态的出现及终止期各年略有差异。越冬代幼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化蛹,中、下旬出现成虫并同时产卵。第一代幼虫出现或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的出现或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并以此代幼虫在种子内越冬。 据观察,成虫出现期虽每年略有差异,但显然与种子形成期是相一致的。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清晨至中午,以10时最多。成虫羽化的当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不活动,飞翔力弱。越冬代成虫寿命2—8天,平均5.9天;第一代2-6天,平均3.3天。室内用蜂蜜和野花饲养的成虫,其寿命最长可达24天。成由用产卵管刺穿种荚,将卵产于种子内。被产过卵的种荚表面可见到黄色胶点。第一代成虫产过卵的种美可见到1个黄点。卵产于种子子叶壁上。以成虫羽化后的第二、三天产卵最多。未经交尾的雌虫也可以产卵,但下代羽化的成虫全部为雄虫。 幼虫取食种子子叶而不伤及种皮。被害种荚逐渐变色并出现褐色斑点。有虫种子肥么表面凹凸不平,颜色灰暗无光泽。1粒种子中多为1头幼虫,极少数有两头。幼虫不转移。一生仅危害1粒种子。 蛹期长短因世代而异。越冬代平均蛹期11.1天。第一代蛹期平均5.5天。蛹初期乳白色,最后变为黑色。
防治方法
1、种子调运必须进行严格检疫,不得将带虫种子调入保护区。
2、帐幕熏蒸:在常温(10℃)条件下,有虫种子可用溴甲烷,硫酰氟30-35g/m3 ,磷化铝9g/m3,熏蒸48-72小时,灭虫效果好。
3、尽可能采尽树上种荚,扫净落在地面上的荚果,减少林间虫源。
4、播种前用80℃热水浸种30分钟,然后加凉水降温,种子与热水的容积比为1:5。浸烫后捞出,用麻袋覆盖2-3天,杀虫效果100%,同时还具有催芽作用。
5、真空熏蒸 使用国产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每次处理种子5-25kg,真空度为730-940Hg(负压),真空室内的温度为15℃时,溴甲烷或硫酰氟60-70g/m3熏蒸2-3小时,幼虫和蛹的杀灭效果达100%。
6、微波加热处理 使用ER-692型微波炉杀灭刺槐种子小蜂幼虫,每次处理2kg,当温度达到60℃后,持续处理1分钟,杀虫效果良好。
7、成虫期可施放敌敌畏杀虫烟剂,每亩用量0.5-1kg ,防治3次以上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7: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