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尾鸢(学名:Chelictinia riocourii):是鹰形目、鹰科、剪尾鸢属的一种中型
猛禽,体长35-38厘米,翼展68-76厘米。外表很酷,具有均匀的浅灰色到几乎白色的下体。特征是有石板青色的羽毛,额头白色,尾巴分叉很深,明亮的红眼睛,腿和爪呈淡黄色。
动物学史
Chelictinia(剪尾鸢属)的属名可能源自希腊语“χελιδών”或“χελιδονι”(chelidon),即“燕子”,以“ικτινοσ”(iktinos),即“风筝”。 特定的种名“riocourii”是为了纪念“Rioucour”伯爵,Antoine François du Bois “南希皇家宫廷的第一任总管,拥有美丽的鸟类收藏品”。然而,也有一些消息来源说这个学名来自他的儿子Antoine Nicolas François,他是法国的
鸟类学家——路易·皮埃尔·维埃约(法语:Louis Pierre Vieillot)的同时代人。
形态特征
剪尾鸢体长35-38厘米,翼展68-76厘米。均匀的浅灰色到几乎白色的下体。上体呈中至深灰色,下体白色。有一条长长的燕子状尾巴。翅膀腕关节黑色。具黑色眼圈; 脸脸颊侧白色,带有黄色蜡状物。喙淡黄色,尖端黑色。前额白色,项和后颈灰色,有着带兜帽的外观。腿和爪呈淡黄色。
虽然它翅膀的上表面没有
黑翅鸢属的黑色肩斑,但它的下侧确有。尾巴长而深分叉,翅膀又长又尖,第二主羽最长。腿和脚是黄色的,有网状鳞片。鸟喙黑色,带有浅黄色的蜡质。虹膜红色,眼睛上方有一小块黑色斑块,类似于黑翅鸢属的物种。从喙到尾尖长36厘米,其中尾长23厘米。
栖息环境
出现于
萨赫勒交界处和肯尼亚西部裂谷的稀树草原、开阔灌木和半干旱树木繁茂的栖息地。生存高度在海平面至海拔500米的高度。该物种在非洲范围内活动,在冬季干燥季节南移到西部非洲森林的边缘地带,在夏季多雨季节开始进入繁殖时向北迁移到撒哈拉沙漠地带。在东部非洲有少量该鸟类停留3月到旱季来临离开。
生活习性
群居,通常成群出现,一般集小群,但也可单独或成对出现。这是一个群居的物种,晚上在公共栖息地睡觉,在松散的族群中狩猎。常常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它们在飞行中捕猎,通过翱翔和盘旋之前下降以猎杀飞行的猎物或在地面上捕捉它。虽然主要捕食昆虫和蜘蛛,但在繁殖季节,它们也捕食蜥蜴和啮齿动物。
分布范围
留鸟: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乍得、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肯尼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苏丹、苏丹、多哥和乌干达。
非繁殖地:索马里。
繁殖地:厄立特里亚。
游荡(非繁殖地):也门。
游荡:利比里亚。
该物种分布于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南部、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东部的乌干达南部和东北部以及肯尼亚。分布在整个非洲热带地区,但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主要局限于15°N至8°N(发生在西非的19°N到肯尼亚的1°S)。
繁殖方式
春季于4-5月到达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巢建于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区的树上或高的灌木及茂密的荆棘丛中。巢较松散而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有时放有细草根和草茎,或根本无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白色或淡黄色、具深红色或红褐色斑,呈卵圆形。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和育雏,孵化期25-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30-35天的喂养,雏鸟即可飞翔离巢。
剪尾鸢的巢通常与其他猛禽的巢相关联,例如。 在一个
蛇鹫鸟巢的下方建了一个巢。该物种不去除粪袋,巢变白且显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年 ver3.1——易危(VU)。
种群现状
2001年,剪尾鸢的物种数量置于10,001-100,000只的范围内。据报道,2008年塞内加尔有36,000只鸟栖息,2012年在马里的一个栖息地又报告了10,000只鸟。在没有来自该范围其他部分的信息的情况下,该种群被认为平均46,000-100,000只鸟,大致相当于30,000-67,000只成熟个体。
暂时认定该物种在三代中以30-49%的速度下降。基于栖息地破坏和退化的威胁将继续存在的可能性,人们认为下降的速度将持续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