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结核病
反刍兽的慢性消化道疾病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 (Johne’s disease)),又称Johne’s disease;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以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病原学
副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是一种细长杆菌,有的呈短棒状,有的球杆状,不形成芽胞荚膜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副结核分枝杆菌对热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与结核菌相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牧场,厩肥中可存活数月至一年,在牛乳和甘油盐水中可保存十个月。对湿热抵抗力不大,60℃30分钟或80℃1~5分钟可杀灭。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以奶牛业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受害最为严重。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常发生于春秋两季。主要呈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
本病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发病,幼年牛最易感。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动物也可感染,马、驴、猪也有自然感染的病例。
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症状明显和隐性期内的病畜均能向体外排菌,主要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也可随乳汁和尿排出体外。动物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乳汁感染幼畜或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
发病机理
副结核分枝杆菌到达肠道后进入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在其中繁殖,引起肠道的损害,最初在小肠,以后蔓延至大肠,肠粘膜,及粘膜下层产生大量类上皮样细胞,组织增生,增厚,形成皱褶,同时肠粘膜腺体受到压迫而致萎缩,影响动物机体的消化,吸收等正常功能。导致病畜的机体消瘦。
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达6~12个月,甚至数年。
本病为典型的慢性传染病,以体温不升高、顽固性腹泻、高度消瘦为临床特征。起初为间歇性下痢,后发展到经常性顽固性下痢。粪便稀薄恶臭,带泡沫、黏液或血液凝块。食欲起初正常,精神也良好,以后食欲有所减退,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畜消瘦,眼窝下陷,经常躺卧,泌乳逐渐减少,营养高度不良,皮肤粗糙,被毛松乱,下颌及垂皮可见水肿。最后因全身衰弱死亡。
病理变化
病菌侵入后在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繁殖,并引起肠道损害。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空肠、回肠、结肠前段)和肠系膜淋巴结,以肠黏膜肥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肠黏膜增厚3~20倍,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褶,如大脑回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上有黄白色病灶。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迟缓型过敏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粪便和肠组织样品。
病原检查:抹片镜检(粪便涂片用萋一尼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对临床可疑病例检测效果好,但用于普查群筛,该法缺乏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亚临床感染的带菌动物,其敏感性高于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可用于临床可疑牛、绵羊和山羊副结核的确诊)、迟发型过敏反应(皮内注射禽型结核菌素或副结核菌素)。
七.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疫、隔离和淘汰病畜,消毒被病畜污染的畜舍、用具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9 21:31
目录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