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消费又称服务消费。以服务为性质的消费,没有实物的交换。人们的劳务消费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自给到社会化、
市场化、自由化,从占生活消费的较小比例到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变化过程。在这一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在中国人民迈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历史时期后,
劳务部门还将在中国
国民经济中占据更为突出的地位,因此,加强对
劳务消费的研究,适时提出有关发展劳务消费、推动
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服务消费虽然重要性不能与商品消费相比,但也是消费领域的组成部分,商品消费承担着民生重任,没有商品消费,人们群众无法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稳定;至于服务消费其实就是些旅游看电影等休闲娱乐,修理请保姆等家政,但也是消费领域的组成部分,不可妄自菲薄。
我国是
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就业压力异常巨大。随着各级国家机构、事业单位全方位改革的进行,尤其是我国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着更深的层次、向着市场化的层面推进,以及
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我国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大力发展劳务消费便是一项重要措施。劳务行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证明,各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将沿着“三二一” 的序列变化,而我国的
第三产业一直比较落后,占
GDP的比重也较低,1985年为28.5%、1990年为31.3%、1995年为30.7%、2000年为33.2%、2001年为33.6%,严重背离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潮流,表明我国经济
发展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因此,大力发展劳务消费,振兴第三产业,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意义巨大。
(1)有关部门要为
劳务市场的启动、拓展制定配套的政策与措施,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