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潜能
人类或较高等动物机体本身所拥有的潜在劳动能量
劳动潜能就是人类或较高等动物机体本身所拥有的潜在劳动能量,它是人类第三种过渡性价值,由生理潜能、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和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而来,并且通过个体性劳动过程的整合作用转化为劳动价值
形成
人类有四种过渡性价值: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其中,生理潜能是在生物化学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种过渡性价值,劳动潜能又是在生理潜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种过渡性价值。
当生物进化到认知类生物(即开始具有认知器官的生物)阶段,较高等动物机体的生理构造越来越复杂,由数量庞大的真核细胞有机地组合起来并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理器官或生理组织(如皮肤、肌肉、血液、神经等),又由若干个生理器官或生理组织有机地组合起来并构成了若干个生理系统,旧哺乳类动物机体通常就是由几大生理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所组成。此时,每个生理系统或生理器官将会以每一个生理细胞所提供的生理潜能作为动力源,为动物机体提供不同的劳动功能。动物机体再将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功能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过渡性价值,以完成较高等动物的个体性劳动过程。显然,这种过渡性价值就是以生理潜能作为动力源而形成的,它将为生物机体提供更高层次的动力源。
定义
生理器官或生理系统的劳动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劳动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为代价,都是由生理潜能转化而来,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由此提出“劳动潜能”的概念。
劳动潜能的定义: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性系统的劳动功能所折算成生理潜能的数量,就是劳动潜能。
劳动潜能是继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以后,逐渐进化出来的第三种过渡性价值,它是较高等动物(旧哺乳类动物)生命运动的动力源。一般情况下,劳动潜能是由生理潜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劳动器官之中,为劳动器官提供动力源,在劳动器官履行它的劳动功能之后就会立即消失。
来源
劳动潜能有三个基本来源:一是由生理潜能经过生理性劳动过程转化而来;二是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经过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而来;三是个体性生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而来。
其中,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提高生理潜能的可靠性,或降低生理潜能的失效率;个体性生产价值(如工具技术科学)的客观目的在于替代、扩展或放大生理器官的生理潜能。
运行
生理潜能通过生理性劳动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安全与健康类价值通过人的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个体性生产价值(如工具技术科学)通过人的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潜能。劳动潜能与等效劳动潜能通过人的劳动过程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价值。
劳动潜能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3 14:43
目录
概述
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