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资源
社会学术语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拥有的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数。劳动年龄的范围,各国不尽相同。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劳动年龄的范围为男16—60岁,女16—55岁 (工人为50周岁)。虽然在劳动年龄范围,但已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参加社会劳动者,如残废者、精神病患者、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不应计算在劳动力资源内。
定义
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或时期内,拥有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总和的劳动适龄人口。根据我国劳动就业制度规定,男的年满18岁到60岁,女的年满18岁到55岁,都列为劳动力资源。
劳动统计
劳动统计界定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一般考虑两个因素:
(1)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能力是具体的,它是人们生产使用价值时发挥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通常是从年龄、健康素质、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劳动经验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的。关于是否具有劳动能力,应由专门机构做出鉴定,尚能自谋生计的伤、残人员(如盲人按摩医生等)应视为劳动力资源内的人口。
(2)劳动适龄人口。劳动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它的年龄界限,会因历史、地理、社会和民俗原因而有所不同。我国现行制度规定的劳动年龄界限为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
劳动力资源数量具体统计范围。一般说来,人口的自然年龄是确定人口是否具备劳动能力的最主要的标志,可以根据人的自然年龄(即劳动年龄)来确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但考虑到尚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年龄以外人口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因此,我国关于劳动力资源的定义为: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常年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总和。
影响因素
影响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
①人口总量以及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②人口年龄成及其变动;
人口迁移。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劳动力参与率,影响着现实的劳动力资源数量。
劳动力质量
劳动力资源的质量 即劳动力人口的质量,包括体质和智能两个方面。有人认为还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劳动力人口的体质,包括人体的生理发育状况、人体功能、对于一定劳动负荷量的承受能力和恢复疲劳的能力。人体的发育功能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忍韧度等。
体质是智能存在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劳动力人口的智能,包括智力、知识、技能三个方面。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知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经验和理论。技能是人们合理化、规范化、熟练化的动作能力。
影响劳动力资源质量的因素主要有:①遗传;②营养;③教育;④自我努力程度。
开发和利用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状况,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国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分配劳动力,逐步实现充分就业,并形成良好的就业结构。微观目标是:在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取得较高的 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劳动力资源中,人才资源是具有较高质量的部分。它与一般劳动力资源相比,形成时间较长、培养费用较大、专业的特定性较强。在中国的现阶段,受过中等专业以上教育、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是人才资源的主要部分。对人才资源的合理使用,通常可以取得较大的效益。在中国,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的措施有:对人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合理安排教育投资,改革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挖掘各方潜力,通过多种途径办学;合理组织人才流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中国概况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现状是数量丰富,质量偏低,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分布很不平衡。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在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诸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扩大劳务出口;搞活经济,鼓励劳动力合理流动,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8:11
目录
概述
定义
劳动统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