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遮镇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辖镇
勐遮镇,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处勐海县中部偏西,东邻勐海镇,东南连勐混镇,南与打洛镇交界,西与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相接,北依勐满镇。勐遮镇距县城22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488.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勐遮镇户籍人口为57893人。
历史沿革
勐遮原为一土司地。
明隆庆四年(1570年),设12版纳时,勐遮、景鲁、勐翁为一版纳。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设勐遮土千总。
民国二年(1913年),设思普沿边行政总局时,为第二区行政分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县,称五福县。
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南峤县。
1953年,改称版纳勐遮。
1958年5月,改勐遮县;同年11月,与勐海县合并为勐遮区;同年12月,改为黎明公社。
1959年,复称区。
1969年,改为红星公社。
1973年,改名勐遮公社。
1984年,复称勐遮区。
1987年,改勐遮乡。
2003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勐遮镇辖曼根、曼勐养、曼央龙、曼伦、曼燕、曼扫、曼洪、勐遮、景真、曼弄、曼恩、曼令、南楞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6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勐遮镇辖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勐遮大街5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勐遮镇地处勐海县中部偏西,东邻勐海镇,东南连勐混镇,南与打洛镇交界,西与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相接,北依勐满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3千米。辖区总面积488.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勐遮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平坦。境内山脉为横断山系怒山山脉,主要山脉有仙人脚、广塔香勐、曼弄山、广涩撞、广景捞、南双岭等。最高点位于仙人脚,海拔2156米;最低点位于流沙河流入勐海镇交界处,海拔1172米。
气候
勐遮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如春,暖夏凉冬,寒害少,干湿季分明,日照较多,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气温-5.8℃(1974年1月6日);7月平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6℃(1966年5月2日)。最低月均气温0.1℃(1974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2.3℃(1980年4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0.6℃,最大日较差13℃。无霜期年平均32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13.2小时,年总辐射129.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301.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82.2天,最多达240天(1981年),最少为142天(196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20.3毫米(198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44.5毫米(196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勐遮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哈河、南央河、南懒河等。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哈河。源于邦敢山,长约35千米。南央河位于西定、勐遮两乡镇境内,源于邦南后山,自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流入,汇入南哈河,长约61千米。南懒河位于曼伦村东北,源于广涩撞,汇入南哈河,长约9千米,是常年河。
自然灾害
勐遮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山体滑坡等。洪涝每2~4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5~9月。
自然资源
勐遮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山体滑坡等。洪涝每2~4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5~9月。
人口
2011年末,勐遮镇辖区总人口6.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36人,城镇化率6%。另有流动人口742人。总人口中,男性3.17万人,占49.69%;女性3.21万人,占50.31%;14岁以下8855人,占13.88%;15~64岁4.97万人,占77.83%;65岁以上5290人,占8.29%。总人口中,以傣族为主,达4.36万人,占68.34%;汉族0.84万人,占13.17%;还有哈尼、拉祜、布朗、回、彝、佤、白、壮、苗等少数民族,共1.18万人,占18.49%。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彝5个民族,其中傣族4.3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8.7%;哈尼族3800人,占6.86%;拉祜族3800人,占6.86%;布朗族2000人,占3.61%;彝族1100人,占1.99%。2011年,人口出生率9.77‰,人口死亡率6.14‰,人口自然增长率3.63‰。
2017年末,勐遮镇常住人口为57852人。
截至2019年末,勐遮镇户籍人口为5789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勐遮镇财政总收入666.36万元,比上年增长32.97%。
2011年,勐遮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454元。
2019年,勐遮镇有工业企业2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
农业
勐遮镇耕地面积12.32万亩,其中水田8.51万亩;林地面积2.6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等。主要品种有苦瓜、青菜、白菜、洋丝瓜、莲花白、莴笋、菠菜、洋花菜、西红柿、茄子、空心菜等。勐遮镇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0.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39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11年,勐遮镇生产粮食6.67万吨,其中水稻6.25万吨,玉米3500.8吨。2011年,勐遮镇甘蔗种植面积2.25万亩,入榨量11.08万吨;茶叶种植面积2.59万亩,干毛茶产量697吨;蔬菜种植面积4.42万亩,产量3.02万吨,其中苦瓜125吨。
勐遮镇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勐遮镇生猪饲养量6.5万头,年末存栏4万头;牛饲养量7.69万头,年末存栏0.87万头;家禽饲养量39.26万羽,上市家禽17.53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594.6吨,其中猪肉1756吨,牛肉566.9吨;禽蛋271.6吨。
2011年,勐遮镇累计造林40.1万亩,林木覆盖率56.20%。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43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瓜,产量2.43万吨。
2011年,勐遮镇有大型农业机械936台(套);名优特农产品有香米、稻田养鱼、紫山药、高山蔬菜、蔗糖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苦瓜、紫山药、高山蔬菜等;比上年增长16%。
工业
勐遮镇以铁木竹农具加工、碾米、烤酒、制砖、木材加工、缝衣、编织为主。
2011年,勐遮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中型企业1家。乡镇企业60家。
商业
2011年末,勐遮镇有个体工商户612家,主要涉及大米深加工、农副产品、大牲畜交易、商品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从业人员206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825万元,上缴税金726万元,实现利润总额3097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勐遮镇农村信用社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人均储蓄2281元;各项贷款余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7.7%。
邮电业
2011年,勐遮镇邮政业务收入4万元;电信业务收入7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勐遮镇有214国道、328省道、惠勐公路过境。境内混凝土、沥青油路达42千米,农村公路237.21千米(均为砂石路面),其中乡道87.21千米、村道150千米。所辖13个村民委员会169个村民小组实现村村通公路,通路率达100%,2011年,客运车站1个,拥有客运汽车83辆、855座位,客运量16.3万人次。农村拥有各种车辆1.45万辆,其中拖拉机6239辆、农用车6586辆、汽车1621辆、微型客车71辆。交通运输仓储业总产值880万元。
2011年末,勐遮镇镇区有公用道路长度5.7千米;桥梁3座,总长度50米。
2011年末,勐遮镇镇区有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33千米;公交运营车辆21辆,万人拥有量3.7台,年客运量16.3万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勐遮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各村组均有文艺宣传队,村级文化活动室30个,老年协会11个;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9.54万册。
1965年,勐遮镇开通有线广播站,广播覆盖率100%。1988年,建成无线电视台。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用户1.0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6万户,电视覆盖率100%。2011年末,勐遮广播站每日转播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47.5小时。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勐遮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04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5所,在校生3982人,专任教师2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初中2所,在校生638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主要学校有勐海县第三中学、黎明中学。
2011年,勐遮镇教育经费达406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8%;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977.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49%;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973.67万元,比上年增长6.79%。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勐遮镇有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7个,各类科技人才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4人,经营管理人才1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勐遮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5个;病床45张。专业卫生人员31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执业(助理)医师0.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3万人次。2011年,勐遮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2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8‰、0、32.1‰。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勐遮镇有综合性文化体育场地1处,体育活动场所45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足球、地掷球、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小学生运动会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9.5%。
社会保障
2011年,勐遮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1户,人数331人,支出77.9万元,月人均196元;城市医疗救助94人次,支出20.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57户,人数3501人,支出378.9万元,月人均90元;农村医疗救助1602人次,支出203.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199人,支出19.1万元。对困难群众实施农村临时救济403次,支出救助资金31.7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71万元,比上年增长61.8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为37%、97.98%。
邮政电信
2011年,勐遮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8千米,投递点120个,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勐遮镇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00门,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比上年减少88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4%,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7万户,比上年增加3484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1.2%,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32.67千米,主干电缆达2.5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5000个,宽带接入用户2900户。所辖13个村民委员会169个村民小组实现村村通电话,通电话率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勐遮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7千米,生产能力40吨/日,年工业用水1.8万吨、生活用水1.3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5.5%,排水管道30千米。污水处理氧化塘5个,占地70余亩。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19.53万吨,年处理量为14.2万吨,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2.7%。
2011年末,勐遮镇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6万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度279.1千米;用电负荷0.95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519.97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1%,供电可靠率98.78%。
2011年末,勐遮镇农村用电量764万千瓦时。建有沼气池377口,装有太阳能农户8068户,清洁能源使用率为97.3%。全镇13个村民委员会169个村民小组均通电,通电率达100%。
2011年末,勐遮镇有水库24座,总库容561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69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40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533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155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36万立方米。坝塘61座,总库容122万立方米。
2011年末,勐遮镇镇区有绿化覆盖面积18.7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4.53公顷,绿化覆盖率14.53%。
历史文化
勐遮为傣语地名。勐即平坝或区域,遮即浸泡。勐遮,意为被水浸泡过的平坝。
风俗文化
勐遮镇境内世居着傣、拉祜、哈尼、布朗、佤等少数民族。其中:傣族村寨129个,拉祜族村寨14个,哈尼族村寨13个,布朗族村寨6个,佤族村寨4个。
民族文化
傣族―是勐遮的主体民族,有“水”、“旱”傣之分,水傣为世居,旱傣多自景谷勐班迁来,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住房为杆栏式竹楼。男性好戴礼帽,善纹身。女性身着筒裙,多系银腰带,喜镀金牙。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小乘佛教),丧葬多行火葬,个别土葬或水葬。
勐遮镇境内的拉祜族寨有10余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历史上都是以刀耕火种,轮歇游耕的农业为主。妇女多穿黑布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绣彩色花边和银泡,下穿长裤。男子穿黑色对襟短衫,下穿大长裤。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崇拜万物有灵,喜歌善舞。民间有“对唱曲子”、“跳笙”等娱乐歌舞习俗。主要节日有“拉祜扩节”等。
民族节日
勐遮镇境内傣族有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三大节日;哈尼族有“嘎汤帕节”;拉祜族主要节日有“拉祜扩节”。
传统技艺
勐遮镇境内傣族佛寺壁画、慢轮制陶、手工竹编、傣族制伞、傣族织锦、贝叶经等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风景名胜
景真八角亭座落于勐遮镇景真村会境内,是当地的主要佛寺建筑物,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傣族史书记载,此亭系景真高僧厅蚌叫在傣历1063年(公元170年)主持建造的,由座、身、檐、面、顶五个部分组成。高21米,底直径10米,傣族“干栏”建筑形成,砖木结构。亭身分8个大面,31个小面,交成32个角。24面墙壁构成亭室,室内供有一尊释迦牟尼的铜像。东南西北各立门户,正门有木梯和石阶与地面相接。台阶两侧雕龙塑狮,形象生动传神。12棵10米长的横梁托着10层别致的八角状亭面,上盖金黄色的琉璃瓦,逐层收缩,汇聚绝顶。顶冠上是一具铝制的莲花形华盖,华盖上面立一根4米长的铁竿,铁竿顶端置一面三角形小旗,亭座浮雕有象、牛、马、虎、狮等各种动物图像,亭门上雕有太阳花和交尾龙,风檐板间嵌着色彩鲜艳的奇花异草,楼阁上挂铜铃数十个,微风吹拂便传出隐隐铃声。
坐落在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短村内的曼短佛寺,最早始建于公元950年。现今的曼短佛寺,重建于傣历1104年,也就是清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
曼短佛寺大殿长18米左右、宽10米左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曼短佛寺基座与墙基之间内部收腰,形成两条环围四方的“亚”字须弥座,并以红黄蓝等色粉饰环围腰线,使基座与墙基层次分明,色彩鲜丽。曼短佛寺的寺顶为重檐歇山式,大殿为抬木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两檐为五面坡重檐,各由五个板块分上、中、下三层覆盖,层次分明,檐口与墙体间设有斜撑支持,使檐厦前空阔亮。大殿正中山墙下设佛坛,佛坛高处为汉白玉释迦牟尼坐像,低处为释迦牟尼金饰坐像。
1993年11月,曼短佛寺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曼垒双塔,又叫曼垒母子塔,位于勐海县勐遮坝东南佛双公路7公里处的曼垒村后山顶上,建于1764年,由僧人萨立峨达万主持建造。大塔高9米,小塔高7米。塔基呈四方形,塔体呈八角形,两塔顶均用银、铜制成花边贴面。
曼宰竜佛寺位于勐遮镇勐遮村委会曼宰竜村,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曼宰竜佛寺壁画始绘于傣历1230年(1868年),由7幅主题鲜明反映佛经故事的壁画组合而成,具有浓郁的傣族民间艺术风格,把一个完整的故事集中在一幅画中表现出来,人物造型突出正面人物的心灵俊美,用丑陋的人物形象表现反面人物心灵的丑恶。
勐邦水库,又称“天鹅湖”,坐落于勐遮镇的南部海拔1250米的丘陵盆地。1958年8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1960年4月建成蓄水,总库容2493.83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4.5万亩。水库库区上游有一个傣族村寨—勐邦寨,著名作家冯牧的散文《湖光山色之间》描绘了天鹅湖景色。
曼瓦瀑布(傣语:回大曼瓦),位于勐遮坝北,曼洪村曼瓦寨旁的山林中,距勐遮镇政府9公里。瀑布由一道大瀑布和几道小瀑布组成,其中的一道小瀑布象S形,瀑布水面宽约2米,高约7—8米。大瀑布水面宽约6—7米,高约20余米。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2日,勐遮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7 22:3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