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那时,人类虽不懂化学原理,却已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像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等,开启了与化学物质的互动。炼金术与炼丹术在古代东西方盛行,虽带有神秘色彩,却积累了大量物质变化的经验,成为化学发展的萌芽。
化学史是一门研究
化学科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时间为线索,以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化学从古代的萌芽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全貌。具体来说,化学史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
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
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
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
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
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
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
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
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
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
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
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
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
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
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
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
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提出
近代原子论,接着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
分子学说。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
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
元素周期表;德国化学家
李比希和
维勒发展了有机
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
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
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
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
蛋白质、酶
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
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化学家们已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
新物质.到了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
科学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近年来,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
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