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变
1924年冯玉祥发动的政变
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宣布成立“国民军”。政变后,冯玉祥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清室迁出紫禁城,驱逐溥仪出宫。
历史背景
直系内部矛盾
曹锟通过贿选当上中华民国总统,既是直系势力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分裂现象伴随着全盛时期的出现而表面化。直系内部以曹锟的四弟曹锐为中心、以天津为活动基地的“津派”和以吴佩孚为中心、以洛阳为大本营的“洛派”,进行明争暗斗。以保定为发祥地的曹锟似超脱,实际支持“津派”,所以人们常把天津和保定势力合在一起称为“津保派”。
曹锟与吴佩孚之间的矛盾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败奉系后就明显了。当曹锟急于想当总统时,吴佩孚是不赞成的,津保派热衷于总统选举,洛派着眼在武力统一。当时曾有消息说,津保派已筹集了400万元巨款,作为总统选举之用;如选举不成,则采用武力拥戴方式,400万元就充作军费。吴佩孚对于武力拥戴一法坚决反对。后来津保派在北京的举动,吴佩孚“甚为不满”“此意送经吴氏对人为非正式之表示,业志各报。”
议会与内阁的矛盾也发生了。议长昊景廉在主持赔选时,曹锟曾经向他许愿,如大选成功,曹锟当了总统,一定让吴景廉当内阁总理。不料大选结束后,曹锟提名孙宝琦组阁。吴景廉大为光火,表示“只要我一日不离开众议院,无论提名谁为曹家的内阁,我必定使他在议会中遭到否决。直系对吴景廉的态度极为不满,就一面在天津物色“拳手”,准备对吴景廉下手,一面把吴景廉的30多名卫兵全数撤走。
吴景廉见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就携带众议院议长印信,仓皇逃走。此时,直隶省长王承斌与吴佩孚的矛盾也尖锐起来。王承斌在逼宫夺印中为曹锟立了功劳,便倚功与吴佩孚争夺原来由曹锟担任的直鲁豫巡阅使一职。曹锟调处不成,只得把这一职务闲置起来。总之,直系内部矛盾重重,险象环生。
军阀混战
对外,直系面对三股势力:两广的孙中山,占据浙江与上海的皖系余部卢永祥,以及东三省的张作霖。这三股势力已于1923年冬结成了“反直三角同盟”。吴佩孚加紧推行武力统一政策,计划以福建的孙传芳对付孙中山,江苏的齐燮元消灭卢永祥,他自己对付张作霖。
各派军阀间的矛盾实质上乃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英美支持直系,张作霖与日本订约,法国援助卢永祥,而齐燮元则向美国提出,在攻下上海后,可任凭美国在上海设立无线电台。21924年9月3日,齐燮元向卢永祥发起进攻,爆发了江浙战争(亦称齐卢之战)。孙传芳由福建出兵配合,加上江西、安徽两省直系军队的声援,“四省出兵总数为八师,比之浙江之两师两混成旅,几及三倍”卢永祥四面受敌,抵抗失败,被迫宣布下野。齐燮元和孙传芳分别占据了上海和浙江。
直奉战争
江浙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孙中山就召集军事会议,决定起兵北伐,向直军进攻。与此同时,张作霖也发出通电,为援助卢永祥,率奉军入关作战,于是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9月15日,奉军分三路发起进攻,一路走山海关;一路走热河南部,指向锦州;一路走热河北部,进攻承德和长城喜峰口。曹锟下令组织“讨逆军”,以吴佩孚为总司令,兵分三股迎战奉军:一股是吴佩孚嫡系部队,拒守山海关;一股以王怀庆为总司令,阻击热河南路的奉军;一股以冯玉祥为总司令,抵御热河北路奉军。另有一支以张福来为总司令的支援部队。北京的防御由王承斌和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北京警备副司令孙岳负责。
冯得知吴在前线失利的消息后,为进一步证实,给吴发去电报,探询山海关战况。吴的参谋长张方严复电:“此间形势危急,不有意外胜利,恐难挽回颓势。”冯又接到蒋鸿遇的电报:“前方战事紧急,吴已将长辛店、丰台一带所驻之第3师悉数调往前线增援。”第3师是吴的看家兵力。蒋鸿遇曾告诉冯,一定要等吴的精锐部队第3师从丰台调赴由海关前线,班师回京的时机才算成熟。
冯为了慎重起见,密派刘之龙返京,和黄郛商量。冯曾给黄郛密电码一册,与黄约定互通消息,来往密电由黄夫人亲译。虽然通电频繁,外人却无法察觉。黄以亲笔复信托刘带给冯,并致电冯:“立志救国,在此一举。”
政变经过
酝酿政变
冯玉祥本是直系将领,但看到报纸上披露的《贿选丑剧》消息后,气愤地挥拳说道:“真是贻笑世界,触怒全民,不把这群家伙推倒,死不瞑目!” 但当时吴佩孚拥有20万人的能征善战的军队,冯只有三四万人,深感力量单薄。1923年12月,冯的基督教教友马伯援去粤前来到南苑看望冯,冯即委托马代向孙中山致意,并说:“目前直系兵力数倍吾人,冒险盲动,必归失败,稍待则济,不必着急,我终必行动,请转语孙中山先生及季龙(徐谦)等”。冯一面加紧军事训练,一面竭力与各方联系。由高馨庭介绍与奉军代表谈话,以奉军不入关为主要条件,约定共同反直。又派刘之龙赴津与段祺瑞接洽,约定将来孙(中山)主政,段(祺瑞)主军。
1924年6月,冯玉祥在南苑等筹建的昭忠祠落成后,当时任十五旅旅长的孙岳前来致祭,乘机和冯玉祥详细讨论了打倒曹锟、吴佩孚的计划。他们商定,由孙岳亲自去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那里共谋起事。两星期后,胡派岳维峻见冯玉祥。冯提出:第一,反对目前一触即发的直奉战争;第二,我们应利用形势,相机而动,如果成功,迎请孙中山先生北来主持大政;第三,严整军纪,真正做到不扰民,不害民。岳维峻答应回去完全照办。几天后,胡景翼前来见冯玉祥表示,岳转达的三条意见,他们完全依从,今后“打仗拼命,你不要顾虑,看着哪里险,就派我们上哪里。你只管给我命令,我们愿意赴汤蹈火!
政变动员
10月,直军与奉军交战中屡吃败仗,10月18日吴佩孚亲赴前线督战,驻扎长辛店。冯玉祥获此消息认为时机已到。于是19日召集部下张之江、鹿钟麟、李鸣钟、刘郁芬、刘骥、熊斌等紧急举行秘密会议,说明原委,宣布班师回京。此前,冯尚未正式宣布过政变的秘密计划,但其部下从其行动中已猜出冯的意图。会上,冯试探了将领们的意向,然后郑重宣布了班师回京,推倒曹、吴的计划。各将领听后表示一致拥护,接着对班师回京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周密的讨论和布置。胡景翼的代表邓宝珊也由平泉赶来参加了会议。会议规定队伍总称为国民军。据冯解释说“因为我们这次革命,是拥护中山先生的主义,并欢迎中山先生北上,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党叫国民党,所以我们的队伍也就取名国民军。”会议最后,冯发布了命令,命胡景翼率领开赴喜峰口及通县的部队,星夜南下,攻占京奉路之军粮城、深州一带,截断京汉路直军之联络,并防阻吴佩孚西归,命鹿钟麟率部兼程返京,会同孙良诚张维玺两旅开往北苑,再与蒋鸿遇旅会同入城,命李鸣钟率兵一旅直趋长辛店,截断京汉、京奉两路交通;又命已抵承德的张之江,宋哲元两旅,限日班师。此外通知孙岳秘密监视曹锟的卫队及吴佩孚的留守部队,以防意外;同时又下令封锁京热大道,扣留有关人员,以防走漏消息。
黄郛得到冯军班师的消息后,与冯约定在部队到达北京的前一天,在密云县高丽营(在北京北面八十里)会晤。这时黄的处境较危险,在其夫人配合下,巧妙地设法摆脱了侦缉队的跟随,溜出北京,直到深夜来到高丽营,与冯相见。冯将拟好的班师返京的文告通电拿给黄看,黄认为原稿措词不够妥善,班师的目的是为了根除内战,如果仅在于“清君侧”,意义未免太狭窄了。冯同意了黄的意见,请黄另拟一电稿,黄就在附近农民家酌土炕上,重新草拟了电稿,这就是冯军抵京并于二十四日北苑会议后,以国民军三军联名所发布的“漾电”。
罢免曹锟
10月23日,冯玉祥到达北苑,立即发表由他领头的“主和”通电:反战主和,一切政治善后问题由全国贤达协商解决。随即下令逮捕总统府收支处长李彦青等贪官污吏。李彦青克扣军械,勒索公款,贪赃枉法,集聚巨资,受到军政各界的怨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曹锟批给冯部3000支步枪、18门大炮和几万发子弹,冯多次派人去领取,李彦青借故刁难不发,冯部送去十万大洋才准领出去,冯得悉此情,气得牙齿格格作响。冯拘捕李彦青,李拒绝交出赃款,随即关进监狱,后枪决。
24日,冯玉祥召集胡景翼、孙岳开会,王承斌、王芝样、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等列席会议。会上公推冯玉祥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孙任副司令,分别任第二、三军军长。会议决定,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同时又电请段祺瑞入京,企图切断吴段联合,威胁京畿,实则招致北京政变打开的新局面复杂化;会议鉴于曹锟贿选祸国,不能继续行使总统职权,强令曹锟接受三项条件:下停战令,免除吴佩孚本兼各职,自动退位。曹锟被迫下停战令;并免除了吴佩孚的职权,任命吴为“青海屯垦使”。。曹锟被迫下停战令;并免除了吴佩孚的职权,任命吴为“青海屯垦使”。25日,冯、胡、孙继续开会,讨论改组政府问题。会议决定,推翻曹锟的统治,成立摄政内阁,代行大总统职权,作为政府的过渡形式,并商定了参加内阁人选。对内阁施政方针,冯玉祥提出了五点建议:打破雇佣体制,建设廉洁政府;用人以贤能为主,取天下之公才,治天下之公务,对内实行亲民政治,凡有设施,务求民稳;对外讲信修睦,以人道正义为根本,扫除一切攘夺欺诈行为;信尝必罚,财政公开。会上,孙岳临时提议,请段祺瑞出山,以示与皖系联络,俾使鲁督郑士琦出而截击直军北上。冯、胡同意了孙的提议。
驱逐溥仪
11月2日,以黄郛为总理的内阁组成。摄政内阁组成后,冯玉祥提出张勋复辟失败,对清室叛国罪未加惩处,清室仍盘踞故中,以小朝廷自居。在中华民国的首都,竟然保存一个清朝的小朝廷,这是中华民国的耻辱。现宜趁新的政治形势,先驱逐溥仪出宫,修改优待条件。11月4日,摄政内阁会议通过冯玉祥的建议。次晨,首都警卫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偕同清廷内务府绍英前往促溥仪自废尊号,出离故宫。鹿问溥仪愿做皇帝还是做平民?溥仪表示愿做平民。当日,溥仪带着他的嫔妃和生活用品离开皇宫,宫中财物由吴稚晖、李石曾等组织一个保管委员会接管。冯玉祥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此次班师回京,可说未办一事,只有驱逐溥仪,才真是对得住国家对得住人民,可告天下后世而无愧。”
迫吴南逃
吴佩孚率一师人回救北京,前线各路溃败。吴急电南方直系将领率兵北援。不料京汉,津浦两线受阻,无法应援。吴陷入困境,退到天津,收拾残部约两旅兵力,集中于杨村、北仓一带,拟进攻北京。国民军第一二军联合,在廊坊一带备战迎敌。当时,北洋老将领张绍曾为了避免北京一带遭战祸起见,准备出面调停,但是吴佩孚仍不肯罢休。冯看到和平无望,于十月三十日与胡景翼等发出联名讨吴通电。双方军队在杨村一带接触。国民一军的张之江第七旅布置在铁路正南,国民二军的李云龙旅任右翼,刘郁芬旅为总预备队。吴方,除潘鸿钧等两旅外,由山海关退回的残部也陆续开向杨村。这时,正逢夏季暴雨连日,杨村一带除铁道两旁及永定河堤等高地外,尽是一片汪洋,作战十分艰难。开战后,双方相持一天,不分胜负。冯派刘郁芬、蒋鸿遇两旅,迂回到吴军后方,从吴军背后进攻,又派李鸣钟由丰台抽调部队,协助正面进攻。张之江旅,石友三、谷良友部,协助李云龙旅,一致向吴军摆出攻势。此战生俘了吴部的旅长潘鸿钧以下数千人,并乘胜进击。三日上午,冯军占领了津浦铁路上天津附近的北仓,随后占领天津。
胡景翼和冯玉祥的亲信高级将领张之江进驻天津后,去拜访张绍曾,张嘱咐胡、张:“你们如果危害吴子玉(即吴佩孚),我和你们算账,放开一步叫他脱身吧。”在此之前,张绍曾在北京见到冯玉祥时,就曾向冯打招呼,告诫冯对于吴佩孚消灭其势力是可以的,但“万不可伤害他的性命。倘若那样做,无形立了好多强敌,对你是极不利的。”当时冯玉祥连声说:“是、是,我一定听你的话,决不对他为难。消灭他的武力就完了,你放心,决没有别的。”国民军攻占天津后,吴仍作困兽之斗,把司令部移驻军粮城。此时奉军已到滦州,正待向芦台进攻。胡景翼如果向前推进,和奉军两头一挤,吴即无处可逃。胡接受了张绍曾的劝告,手下留了情。吴在军粮城两头虽被包围,尚有海道可逃。当吴看到只有从海上逃跑一条路时, “大哭一场”,在英国军舰掩护下,由大沽乘海军运输舰南逃。经上海转武汉,后又回到河南重整旗鼓。但吴从此元气大伤,未能再抖起昔日的“威风”。
冯玉祥派国民一、二军一部在杨村迎战吴军的同时,曾派国民三军一部进攻保定。驻保定的直军曹世杰部约一个团,坚决与国民军为敌。听到吴佩孚溃败南下的消息后,遂缴械投降。孙岳部国民三军于十一月六日占领了保定。国民一、二军攻占天津,国民三军攻克保定之后,才暂时稳住了北方的军事形势。
芝泉执政
11月6日,冯致电段祺瑞称:国民军“大帅一席,非公莫属。万恳俯念国难方殷,国民属望,即日就职”。11月10日,张作霖抵天津,段邀冯前往会晤。张矢口否认奉军不入关的诺言,并反对冯以前提出的为段、张所同意的“中山先生主政,段主军”的主张,改推段入京组织临时政府,以段任临时执政,并威胁冯:如不同意,则鲁督郑士琦、晋督阎锡山皆可转向吴佩孚,从京浦、京汉夹击国民军。冯权衡利害得失,乃署名推段任临时执政,组织临时政府的通电。段祺瑞于11月21日入北京,24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此后,一批批安福系余孽联袂入京参政,政局“急转直下”。冯后来对拥段出山这一错误非常痛悔,称其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断送了”北京政变的“全功”。
迎孙北上
冯等在联名通电拥段出山的同时,就曾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孙中山收到冯等电报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乘机宣传革命的建议,决定北上。11月1日,冯玉祥、王承斌,胡景翼、孙岳等人又曾致孙中山电,盼望早日北上。孙于11月8日正式致电冯玉祥,称:“准于元日由粤起行”。
孙中山于11月13日偕宋庆龄离开广州北上,到天津后,肝病发作,至12月31日才扶病到北京。孙曾于一月十七日致电段祺瑞,揭露段召开的善后会议。段对于孙的正确意见置若罔闻,悍然1925年2月1日至4月21日召开了善后会议。段的“善后会议”遭到了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冯玉祥起初认识模糊,曾支持善后会议,但后来终于拒绝了参加善后会议。尽管如此,北京政变的成果依然被张作霖、段祺瑞等人篡夺。
孙中山病重时,冯玉祥曾让其夫人李德全持亲笔信到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看望孙;孙将六千本《三民主义》、千本《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赠送给冯,由李德全带回,冯将这些书作为国民军官兵的教材。孙中山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逝世。冯玉祥“令全军下半旗,官兵带黑纱,并助丧资万元以志哀悼。”全军还服孝七日,冯以后说,他令部队如此郑重地致哀,是因为认识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
这期间,冯玉祥感到自己的军事实力无法与奉张抗衡,政治上也难以对付段、张的联合势力,冯“对于北京临时执政府的政治’主张,采取了消极退避的态度。这期间,冯满脑子里装着一套‘谦谦君子’的道理,觉得高揖群公,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风度。”后来,冯认识到这是片面理解了“谦”字,“对人处世固 当谦下,但对国事,对政治却必须有一种当仁不让,积极负责的精神。”事实上,这时的冯玉祥尚未具有推翻整个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觉悟。但是,北京政变后,客观上为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革命思想在北方广为传播。中国共产党也利用了国民军同情革命的有利条件,在北方各省组织了工会、农会,发动了工农运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刘少奇在《一年来中国职 工运动的发展》一文中曾指出:凡国民军所在之地,民众运动都得到蓬勃发展。
北京政变也沉重打击了直系军阀,打破了直系军阀企图武力统一全国的迷梦。
参考资料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是因为收了张学良50万?.中国网(来源: 华声在线).2013-10-18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7 14:50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