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服务的需求增加,
实验室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增添了遥感、轨道、建筑材料、流体力学等实验室,结构实验室1987年建成了当时北京市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双向反力墙,1995年“工程结构与环境实验室”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至90年代中期,土建和力学类的实验室规模已趋完整,形成了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的雏形。
情况简介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依托于3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包括土木工程一级重点学科),以及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拥有一支由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牵头的优秀教学团队;建有包括亚洲独有的双层地下工程实验室等在内的一流实验环境;顺应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需求,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
发展阶段
中心的建设伴随着学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 起步和奠基阶段——1956年建系至1976年
1956年学校成立铁道建筑系,经过最初的发展,桥梁工程方向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这段起步创业时期,相继建立了铁道建筑专业和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及相关的实验室,包括材料力学、水力学、测量、地质和土力学等实验室,这些最早的实验室构成了实验中心的前身。
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6年
这期间首先恢复了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2个专业的招生。在王竹亭、钟桂彤、朱成磷、陈英俊、张庆珩、张清等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岩土工程、实验力学等专业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
程获得 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设立了铁路
公路水利
博士后流动站。进入90年代后,加强年轻学者的引进,教师队伍质量迅速提到,逐渐形成了桥梁振动、轨道动力学等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期间还先后主持了秦皇岛-山神庙地方铁路设计、参与了京九铁路、秦岭隧道等铁路重大工程项目,为铁路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人才。
快速发展和成熟阶段——1997年成立学院以来
1997年土建系合并工程力学研究所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3年环境工程系并入,至此土建学院已经成为涵盖土木工程、轨道交通、力学、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这一时期,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求,学院逐渐形成了宽口径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轨道交通特色教育模式。在高玉臣、王梦恕、施仲衡三位院士的培养和带领下,一批年轻学者逐渐成长起来,形成了由院士牵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支持的年轻学者为骨干的学术梯队,使学科建设在短短的10年内得到迅速发展:
2000年土木工程和
交通运输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力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力学
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桥梁与隧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和2002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固体力学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已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等较完整的学科群,在青藏铁路、高速客运专线、城市轨道工程、跨海越岭隧道等重大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科发展的带动下,经过“九五”、“十五”两期“211工程”建设,学院实验室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整合学院实验教学资源,2004年组建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于一体的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中心覆盖土木工程、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地质勘测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群。
自实验中心成立以来,依托相关学科优势,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条件。创建了亚洲独有的“双层地下工程实验室”等兼具教学科研功能的特色实验设施,在此基础上2006年建立了“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实验中心建筑面积4982平方米,仪器设备2140台套,设备总值4580万元。形成了由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特色创新平台等构成的校内实验平台体系和5个
校外实习基地构成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