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
中国北京市民办高校
北京城市学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设、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是全国首批民办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
历史沿革
1984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海淀走读大学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
1996年,海淀走读大学被国家教委委托试点高等职业教育。
1999年,海淀走读大学中关村校区建成。
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海淀走读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
2007年,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一期建成。
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城市学院自2012年起开展研究生教育,成为中国第一批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
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一期投入使用,学校响应“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政策,将主校区搬到了顺义区杨镇。
2016年,北京城市学院建成包括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贯通式教育模式。
2017年,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二期建成。
2018年,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三期工程开工建设;7月3日,北京城市学院沙岭实验学校挂牌成立。
2019年,北京城市学院成为首批“北京市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2022年11月,北京城市学院加入都会型大学全球联盟
2023年6月5日,北京城市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7月,北京城市学院老年大学入选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9月,学校通过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达标验收;11月,学校加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12月,学校作为首批单位加入“首都园林绿化科技创新联盟”。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设置理工、文法、财经、艺术、外语、管理、医药等学科门类百余个专业。
师资力量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工2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以具有国内外名牌高校学术背景的博士和正、副教授为主体,以“双师型”人才为骨干,其中有数十名国家级、市级专家和教学名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另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法、德、西、葡、日等语种的外教。兼任教师队伍多为来自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行业、产业部门的工程师、企业家、技术专家。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设置有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截至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北京城市学院共有1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3年5月,北京城市学院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
硬件设施
2024年6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配备了国际商务实训室、空乘专业航空模拟舱、云服务实训室、云教室、古陶瓷修复工作室、石雕工作室、天光画室、用户研究实验室、城市轨道与交通专业教学设施、基础护理室、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心、无人机数据采集与建模实验室、智慧城市虚拟现实实训室、中药调剂与鉴定实训中心、T台教室、黑匣子、录音实验室、模拟法庭、全媒体演播室、舞蹈教室、现代传媒实践教学中心、演播间等功能课室。
合作交流
社会关注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北京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厚爱与肯定。
2025年4月,北京城市学院与北京市天坛公园战略合作项目启动大会成功举行。
国际合作
2013年,北京城市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硕士教育项目。
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在欧洲圣马力诺建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孔子学院,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全外文课程。
2016年,北京城市学院入选北京市“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外培项目”,公派学生赴社斯旺西大学学习。
2016年,北京城市学院建立“整学期交流项目”,与中国国外部分合作院校共设奖学金,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赴中国国外院校学习一个学期。
2017年,北京城市学院顺利通过欧盟审核,成功加入欧盟伊拉斯莫斯(Erasmus+)高等教育奖学金交流项目。
2019年,北京城市学院获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日制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举办中药学全日制研究生层次留学生项目。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同50多所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选派各专业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并聘请合作院校教授来校讲学。
校企合作
2020年7月,北京城市学院与北京京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截至2024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已成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2项,并完成了北京高等学校99项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同阿里巴巴、施耐德电气、洛可可科技、中国铁建集团、同仁堂集团、北京工美集团、北京首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开集团、顺鑫集团等近百家国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育人、科研、就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建立了社会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济、教育发展、3D打印技术等多个校级、市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22年2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教师参与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各类横向课题2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200多篇,其中百余篇被EI等三大索引收录,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
学术资源
《北京城市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北京城市学院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15.2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7.79册;拥有电子期刊2.16万册,学位论文517.18万册,音视频127小时。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北京市一级社科学报、优秀学报。该刊主要刊登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论文以及各个学科的专业论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北京城市学院校徽以蓝为底色,主体部分是一栋建筑,寓意城市;图案下方的1984则为建校时间;学校中英文全称分别位于上下方。
精神文化
改革探索、勤奋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前进
北京城市学院校训反映了时代特征,是具有改革精神、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的校训词,当代大学生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把自己锻造成为最优秀的人才,争取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
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
学生组织
校区情况
2025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顺义校区、航天城校区、中关村校区共3个校区。
顺义校区
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木燕路杨镇段临26号,建有学生公寓、图书馆、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驿站、餐厅等设施。
航天城校区
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皇后店路6号院,建有体育馆、图书馆、综合楼、停车场等设施。
中关村校区
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所获荣誉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参考资料
北京城市学院简介.教育部阳光招生网.
整体·简介.北京城市学院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5 08: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