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护城河是始建于明代的护城河,内城南面的护城河名前三门护城河,东、西、北三面的护城河分别名为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北护城河,外城自西便门经广安、右安、永定、左安、广渠诸门的护城河名南护城河。这五条护城河水来源于长河(长河流域面积12.62平方公里),于东便门外汇流入
通惠河,再汇入海河支流
北运河。
形成变迁
北京城地区,有护城河的建设,始于宋金时代的金中都城,金中都充分利用了莲花河水系,把饮马河(莲花河)有计划地圈入城内,流贯皇城的西部,倚水建造皇家苑林,“西至玉华门为同乐园,蓬瀛、柳庄、杏林尽在于是”(《大金国志》)。又东南流,经皇城正南宣阳门前的龙津桥,斜穿出城,流为南护城河。
金口河的路径,西起永定河左岸凿金口(今石景山麻峪),利用一段车箱渠故道,开挖疏通,东至中都城北入北护城濠,东出护城河至通州北入潞水(笥沟,今北运河),总长九十里左右(金口在石景山北麓,一路向东经今北辛安村南、古城北,又东北经杨家庄村南,又曲屈向东,经龚村南、田村南、老山北、梁公庵北,向东经铁家坟北、篱笆店南、甄家坟北、定慧寺南,东至玉渊潭,又东至木樨地东南入金中都北护城河。东出北护城河,经宣武门内受水河胡同、旧帘子胡同、人民大会堂南、国家博物馆南、台基厂三条船板胡同、北京站南部,接通惠河道,向东到通州入北运河)。从中都至通州的运河段,高差有20米,为节制水流,沿河建闸6座,因此这段运河就叫闸河。
此后又过了近20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韩玉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金史·韩玉传》),另辟水源,重开闸河。据侯仁之先生考证,新水源就是西北郊外的瓮山泊(今昆明湖)。瓮山泊有一亩泉,又上承玉泉山诸泉,利用瓮山泊开渠引水,转向东南,直接与高梁河上源相接,这就是长河,又叫昆玉河。又从高梁河入白莲潭(积水潭,今什刹海、北海),开渠分水南下,直入中都北护城河,再入闸河,从而淮北、河北、山东漕船从通州入闸河,可直抵中都城下。
金代所开金口河,自卢沟河左岸麻峪村附近开金口向东借用一段古车箱渠故道,接金钩河。在半壁店附近与车箱故道分开,转而东南,入玉渊潭,再折向南,进入金中都北护城河壕。郭守敬重开金口河,沿袭了这一条故渠路径。东出护城壕入闸河,至通州,入潞水(今北运河)。元代郭守敬基本也是开的这条水路。
大都城四隅建有巨大的角楼,外墙建有等距离的墩台,城墙之外有宽阔的护城河。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今江苏南京)称帝,建国号为大明。即命大将军徐达统率大军北伐,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七月,大明军占领通州。元顺帝携“子女玉帛”,仓惶北逃大漠草原。八月初二,明军在齐化门外“一鼓而克全城”。元朝灭亡,大明朝一统中国。
明军进入大都城的第七天,徐达即实施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举措——整治故元都城。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影响了大都城的中心大湖——积水潭,水形、水势、水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一,北平府新筑的北垣,将积水潭整体分割,北部分湖面分割为城外,又筑一条土堤,将城外的积水潭再分为二,北端形成一湖,即后来的太平湖,南部为北护城河的西段,积水潭之下的坝河河道,便成为德胜门以东的护城河。
其二,在德胜门右侧城墙基下建水关,德胜门水关是北平城的入城水口,水关建造方法与元水关大体相同。水关设铁棂,水关外引水渠道上的叠梁闸即称铁棂闸。城外北护城河之上又建松林闸,这座闸就建在东水关渠口之下,用以调蓄北护城河水位,以便上游之水引入城中。
后随着明北京城的建设,北京护城河大体形成。
永乐十二年(1414年),在太液池的南端加凿南海,扩展水面约八十顷。南海的开凿不仅开阔太液池的水面,增添湖光水色,也向南拓展了皇城的空间,从此北京城方才有了“三海”的名称。次年,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挖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呈长方形。东西两墙仍按元宫城旧址兴建,南墙向南推移了近400米,北墙向北推移了近500米。宫城周长有3公里左右。围城开凿的护城河,宽约50米,全长约3.5公里。河左右皆用条石砌岸,岸上筑约1米高的宇墙(俗称女儿墙)。东华门、西华门和北玄武门的路面之下,各有一小涵洞相通,初建断面仅为50厘米左右。水从西北涵洞自北海引入,其上源为北护城河、高梁河,上接玉河(长河)、瓮山泊(昆明湖),引的是西山玉泉水。其下游有两个出口:一个在筒子河西南隅,有暗渠与皇城织女河相连;另一个出口在筒子河南岸东端,走明渠入太庙南与菖浦河沟通。筒子河的开挖,首要的是发挥其防护作用,作为北京最小的一环水流,又具有防火、排水、纳污等多种功能,筒子河碧水环绕紫禁城,更映衬出大内皇宫的雄伟壮丽。
干流概况
外城河系
南护城河,建国前上游起自西便门,绕流外城,经广渠门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长15.5公里。除有西护城河流入南护城河外,沿途并纳入南旱河、莲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总出路。经过几次治理,南护城河出口由直接进入通惠河改为进入前三门护城河,再入通惠河,另东南分洪入凉水河。
北护城河,建国前起自西直门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纳进长河),东行过德胜门、安定门至东北城角,与东护城河相接。1970年代治理后,北护城河上段(流域面积0.76平方公里)改道部分的河段为暗沟,新河道改到第一轧钢厂北侧,西接长河下游暗沟,东行穿过地铁车辆段,入北护城河明河,至德胜门全长1877米。下段:自德胜门至城东北角,全长4995米,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0立方米每秒,其中30立方米每秒分入
坝河。另分
亮马河、东护城河分洪。
东护城河,上游接北护城河,下游于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
西护城河,西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北长河终点三岔口,至西便门前三门护城河与南护城河分流处,全长5公里;中间有南旱河支流进入。1965~1971年,分两次将西护城河全部改为暗渠。
前三门护城河,建国前自西便门开始,流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汇入通惠河,全长7.6公里,是一条贯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河道流过上述各城门处时,河上均架有古代石桥,其中以东便门的喜凤桥最为雄伟,起拱高、跨度大,为古代桥梁中所少见。1965年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长5.6公里及西护城河下段改为暗沟,做为“人防”,从而改变了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保留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区水系布局。暗渠断面由4.0米×2.2米(宽×高)至8.5米×4.2米。崇文门以东仍为明河。
内城河系
筒子河,也即内护城河,属北京城内城河系,是故宫紫禁城的护城河,全长3.5公里,水面宽52米。以神武门、午门为南北轴线,东、西华门为东西轴线,将筒子河区划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部分。东、西华门和神武门的路面下,各有小涵洞连通,其断面原仅有50厘米×60厘米左右。故宫内有一条石砌明渠,上接西北筒子河,自西而东,经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东华门以西,至东南角西侧注入东南筒子河,名为内金水河。
筒子河和进口河道,原由北海公园后门内的三角地引水,经蚕坛、濠濮涧出北海公园,沿景山西墙外流入西北筒子河;其出口河道有二:其一在西南筒子河南岸西端,有一条0.8米×1.5米的石砌暗渠与织女河相连,长207米;其二在东南筒子河南岸东端,系一条石砌明渠,长522米,下游入菖蒲河。另外,西南筒子河东端有一矩形小暗渠引水,穿行午门广场之下,进入劳动人民文化宫,名“文化河”,逶迤东南,暗渠497米,明渠214.5米,经一小闸门入筒子河东南退水渠。
建国前,水源自北护城河的铁棂闸入城,经积水潭、李广桥明渠、什刹西小海,过西压闸后分两支:一支入北海、中南海,出南海日知阁闸,经织女河、玉带河、菖蒲河入御河;另一支经蚕坛、濠濮涧,沿景山西墙外入筒子河,又经故宫内河(即内金水河)由南筒子河流出入菖蒲河。
主要支流
上游径流
南长河,北护城河上游。南长河一名“长河”,是向城市输水和皇家游玩的渠道。最初为金代开挖,元代加以扩建并完善,至明、清两代无大变化。南长河起点为昆明湖出口的绣漪桥,终点为北护城河的三岔口,中途汇金河和紫竹院泉水。原河道上有长春桥、麦庄桥、广源闸、白石桥、高梁桥等桥闸。全河长(包括西直门转河在内)为10.8公里。1950年4月市卫生工程局按过水6.8立方米每秒的能力疏挖,河底挖宽10~16米,共挖土方13万立方米,投工7万工日,并建成三岔口分水闸(闸7孔,其中4孔向北护城河分水),共投资按当时折价小米35万斤。同年,为维持河湖最低水位,在紫竹院至高梁桥间的河道北岸建了10眼机井,井深40~50米,取井水0.1立方米每秒,以补充该河清水水源。
南旱河,南护城河支流。南旱河即清代东南泄水河,是为保护香山至玉泉山的输水石槽而疏导山洪的河道。建国前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经万安公墓、小屯村、罗道庄过玉渊潭,在白云观北分两支,一支东行入西护城河,一支东南行入南护城河,全长17.6公里。南旱河上段为反坡,排洪时北部洼地先被淹没,再南流入玉渊潭。清代在南平庄以北筑起左堤,以防洪水东下。中游一带河床缩小,桥梁阻水,附近农田常受水灾。
莲花河,南护城河支流。莲花河,即古代洗马沟,位于广安门西,水源来自莲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内河,原属凉水河水系,明代建筑南城开挖南护城河时,将莲花河截入南护城河,纳入通惠河水系。但因河身浅,河床高,河的西部地势洼下,排水入河十分困难,故沿河排水沟渠多设待机排水闸门,防止河水倒灌。1953年后,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新建入河的下水道15条,每到汛期河水泛滥,危及人民安全;将莲花河直接汇入凉水河(与南护城河脱离)。
永定河引水渠,西护城河水源,引水渠起自三家店拦河闸,自模式口电站过黄村后继续向东,利用一段南旱河,经
玉渊潭,至西便门与护城河相会流入城内。
分洪河道
凉水河,南护城河分洪道。凉水河在城区东南,历史上永定河决溢时,常沿此河东下,现为城近郊区的主要排水河道。凉水河原发源于市区西南后泥洼村,流向东南,经万泉寺、大红门、旧宫、马驹桥、张家湾入北运河。沿途有草桥河、马草沟、羊房排水沟、肖太后河等较大支流汇入。建国后,莲花河、南护城河部分水量及凤河上段(新凤河)和通惠排干的雨水也进入凉水河。经初步治理后,凉水河起点为万泉寺铁路桥,终点为榆林庄北运河汇合口。
坝河,北护护城河下游分洪道。坝河是元代的运粮河。西起元大都的光熙门,东至温榆河,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开浚,筑拦河坝7座,分成梯级水面,分段行船。元末逐渐荒废停航,明、清也未再利用,现为首都市区东部的重要排水河道。建国前主干流由小关经东坝、西三岔河入温榆河,全长27.8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北小河、土城沟和亮马河等。流域内苇塘窑坑甚多,河道淤浅,雨季经常泛滥成灾。建国后,主干流经过4次疏浚,支流亮马河、土城沟也得到全面治理。
亮马河,西起东直门北,向东流至西坝村入坝河,全长约10公里,流域面积为12.25平方公里。北护城河分洪枢纽处建暗沟于工人体育场西侧路上游入亮马河。
土城沟,原为元大都护城河,保留下来的部分是自明光寺经黄亭子向东,过祁家豁子,穿德昌公路至光熙门村入坝河,长约10公里。1984年治理,自北护城河暗沟取水(引水2~3立方米每秒),经学院路雨水暗沟进入底宽15米的混凝土底、浆砌石墙的明渠,过德昌公路、三环路入坝河,出口最大排水能力33立方米每秒。
龙须沟,是外城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这条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明永乐年间,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在其后面挖了一条排水沟,因名“郊坛后河”。之后郊坛后河与正阳门东护城河水流,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汇合,水量丰沛。清代,这条河始称“龙须沟”。至晚清光绪年间,龙须沟还是一条水清流畅的河道。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为平地,虹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时,将该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为下水道。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建国前,护城河是城内下水沟渠的总汇流河道,同时还是长河、南旱河、莲花河的下游河道,是通惠河水系中的重要部分。建国后,于1950年先后进行了疏浚,1965年开始兴建环城地下铁路,护城河的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
护城河经过20年的改造与治理,改变了原有的系统,至1985年只剩下南、北两条明河,长度虽减小了近50%,但防洪排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20年标准),险工堤防全部消失;下水道受顶托、倒灌的情况得到缓解,街道严重积水的情况减轻;阻水桥梁险情消除。
德胜门西的松林闸和右岸的铁棂闸组成向内城输水的枢纽。北护城河,建国前松林闸上游左岸有较大面积的洼淀,与北护城河仅一堤之隔,它是元大都城内积水潭的一部分。
1950年,由市卫生工程局组织,先后疏浚了北护城河与东护城河,共挖土方20余万立方米;拆除了古老的松林闸,另在其上游约100米处建成
手摇启闭机式的新松林闸(新闸设3孔,每孔宽1.7米);闸下游150米处建三级跌水一座,总落差2.52米。疏浚后流量可达8立方米每秒。
北护城河与东护城河相接处,河东与河北地势低下,建国前曾发生决口事故,于1950年疏浚河道时在河左岸修建了长1公里的堤防。此后,经不断加高、增厚和护砌,遂逐渐巩固,未再发生事故。
1957年建东直门灌渠引水闸(造纸厂亦自此引水),于1965年又增孔扩建,引水量由1.5立方米每秒扩大到4立方米每秒。
1971年修建环城地下铁路时,将太平湖填垫做为地铁车辆段,从而毁掉了一个公园,减少了城市水面,失去了一项河水调蓄的湖泊,于是发生了河道上游段改线、安定门桥改建、向坝河分洪以及东护城河疏浚、东直门橡胶坝兴建等一系列问题。
1977年北护城河的改建工程开始。这一工程分上下两段进行:
(1)北护城河上段(流域面积0.76平方公里):自原三岔口至德胜门,太平湖改成地铁车辆段后,其进出轨道将北护城河拦腰截断,北护城河只好改道。由于用地条件所限,新河道改到第一轧钢厂北侧,西接长河下游暗沟,东行穿过地铁车辆段,入北护城河明河,至德胜门全长1877米。为节约用地,改道部分的河段为暗沟,共长861米,断面为宽7米、高3.67米的单孔方沟。但暗沟沟底比现状河底低,从而又带来了下游明河的疏浚和松林闸的改建。
铁棂闸因与地铁线路交叉,拆建东移200米,到松林闸前,与松林闸左侧的“北郊四湖”进口闸结合,形成了一个水利分水枢纽。明渠段为梯形河槽,底宽5.5米,过流能力为51.5立方米每秒。
松林闸,为单孔平板闸门,过水能力为51.5立方米每秒。铁棂闸为单孔平板闸门,过水能力11.3立方米每秒,闸后以283米的暗渠与积水潭(什刹西海)相通。上述工程于1977年2月4日开工,1978年6月15日竣工,除暗渠中的395米由治理“三废”办公室和第一轧钢厂投资兴建外,其余部分则由市政投资,计397万元。
(2)北护城河下段:自德胜门至城东北角,全长4995米,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0立方米每秒,其中30立方米每秒分入坝河(参看坝河水系部分)。此段除有排水任务外,尚担负着向燕京造纸厂、平房灌渠和坝河灌渠的输水任务。改建工程由市政设计院设计为花园式河道。河道虽常年有水,但河岸高,水面低。为抬高河道水位,扩大水面宽度,河道断面采用直墙护岸,河宽26米,并在安定门西和北护城河终点(东护城河暗沟进口)各建节制闸一座,以抬高水位。为使游人接近水面,将两岸林荫道降低至距河道正常水位1米的高程。
在北护城河终端建一座水利枢纽和小型风景点。
枢纽工程含有坝河分洪闸、亮马河分水闸(东直门灌溉闸,包括燕京造纸厂引水口)和东护城河暗沟进口节制闸。小型风景点包括一个小面积湖泊和一座湖心岛。这些工程是在废除了旧东直门灌渠进水闸和东直门橡胶坝的基础上进行的。工程由北京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施工,1981年开工,1985年下半年基本建成。除两岸污水管外,工程投资4673万元。
东护城河上游接北护城河,下游于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建国前,大通桥系桥闸联建的建筑物,计三孔,设有闸槽及闸板,桥下游有陡坡跌水。东便门西城墙下有水关,水关北设闸,使前三门护城河与东护城河相连,这是古代水利漕运上的机动设施。东护城河流量大,断面小,大雨时朝阳门桥上游经常漫溢,桥面过水。
1950年与北护城河同时疏浚。地下铁路的兴建,太平湖的被填,加重了东护城河的排洪负担,为此,1972年市政府决定由地铁项下投资疏浚东护城河。工程由市政设计院设计,排洪量为129立方米每秒。工程范围北起东直门北城东北角,南至雅宝路桥南侧,全长4.06公里。为保障东直门灌渠和燕京造纸厂引用河水,在东直门灌渠引水口下游建橡胶坝一座,以壅高水位;堤防段也予以加高、加宽和护砌。1972年2月开工,当年汛前竣工,挖土方约15.6万立方米,投资150万元。1973年决定兴建东直门、十条豁口、朝阳门、建国门4座桥梁。原设计方案将桥下改为暗沟,但在审查方案时,认为桥下暗沟既长且深,所保留的明河段无几,而且还要再次下挖,所以最后决定东护城河全部改为双孔混凝土暗渠,下游出口处的大通桥拆除。暗渠出口最大流量为156立方米每秒。工程于1984年完成。
建国前,西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北长河终点三岔口,至西便门前三门护城河与南护城河分流处,全长5公里;中间有南旱河支流进入。1950年市卫生工程局在西便门终点分流处建分水闸以控制向南、向西的流量;同时,将前三门护城河与西护城河疏浚,共挖除土方14万立方米。1956年为使永定河引水渠与西护城河衔接,将西便门至阜城门一段河道又进行一次疏挖和平顺河底工作。
1965~1971年,第二期地下铁路工程的兴建,分两次将西护城河全部改为暗渠。第一次1965年先改建复兴门以南段,第二次1971年改建复兴门以北至三岔口闸段,1973年全部完工。南长河下游改暗沟后,两暗沟于高梁桥东侧相接,设有闸门,可向西护城河暗沟分水5立方米每秒。
建国前,前三门护城河自西便门开始,流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汇入通惠河,全长7.6公里,是一条贯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河道流过上述各城门处时,河上均架有古代石桥,其中以东便门的喜凤桥最为雄伟,起拱高、跨度大,为古代桥梁中所少见。前三门护城河在西便门起点处因无分水设施,不仅负担城区排水任务,尚分泄西护城河及南旱河部分洪水;又因河道多年失修,河床淤浅,致使大雨时正阳门桥经常闷孔,影响街道排水。
1950年市卫生工程局将该河全部清挖疏浚,计完成土方13.6万立方米,新砌和翻修护岸3.6万平方米,改变了多年污秽淤浅的旧观。
1956年,结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修建,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组织施工,首先把前三门护城河分东西两段扩建展宽西段,指自西便门甘雨桥至宣武门南、北沟沿出水口,共长1.73公里。将此段中的1117米河道扩宽至42米;而另有560米河道,为保留两岸古老垂柳,其左岸未动,以原右岸以南2米处为界,向南开挖新河槽,此河段即成为双河段,原右岸即为双河中的一个长岛双河段水深分别控制在0.6、1.2、1.7米三个深度,以供儿童、成人游泳沟沿出口上游处建闸一座,名“麟阁闸”,以调节水位和控制下泄流量。东段,指自崇文门至通惠河入口,此段河底也展宽至42米,并保留了古代石桥。东西两段共挖土方50万立方米。宣武门至崇文门一段,因南岸的西河沿与打磨厂两条街道拆迁房屋较多,一时不易解决,当时未能动工改造。
1965年为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开始了北京地下铁路一期工程的修建。一期工程的城区段位于前三口护城河北侧、西护城河下段东侧,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长5.6公里及西护城河下段改为暗沟,做为“人防”,从而改变了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保留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区水系布局。暗渠断面由4.0米×2.2米(宽×高)至8.5米×4.2米。崇文门以东仍为明河。为维持明河有一定水位,在原喜凤桥东建橡胶坝一座。后因水质太坏,环境卫生恶劣,于1975年结合修建二环道路以同样断面改为暗沟。改为暗沟后,上游的洪水则需全部由南护城河宣泄,因此又带来了南护城河的扩建。
南护城河,建国前上游起自西便门,绕流外城,经广渠门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长15.5公里。除有西护城河流入南护城河外,沿途并纳入南旱河、莲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总出路。经过几次治理,南护城河出口由直接进入通惠河改为进入前三门护城河,另和东南分洪入凉水河。
南护城河,因其地势低、流域面积大,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上游来水大,下游受顶托,使全河道雨水宣泄不畅。特别是入通惠河口以南的一段,常受东护城河与前三门护城河河水的倒灌,淹没了下游的沟渠出口,造成外城东部与南部严重积水;二是左安门以东潘家窑一带地势洼下,形成地上河,河水经常漫溢。
1950年市卫生工程局组织第一次疏挖,清挖土方34.6万立方米,使其过水能力达到30立方米每秒。在施工过程中,因莲花河水不断注入,造成施工困难。为解决排水问题,自右安门城角向南开挖了一条排水沟,使莲花河水排入凉水河。这一措施不仅解决了当时施工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城市西南部提供了一条排洪出路。
1952年疏浚莲花河时,将南护城河的莲花河入口处下游1300米河段,又做了一次平顺河底的工作,清挖土方1.1万立方米。
1955年琉浚凉水河时,将1950年开挖的自右安门至凉水河的排水沟,正式开挖成河,名“引河”或“泄洪道”,并在引河口东建三排混凝土管的涵洞一座,控制东下南护城河的流量,以利于城市及时排水,减轻南护城河负担。
1956年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展宽了西便门至广安门一段河道,裁直了广安门瓮城的河弯,并在甘雨桥南建木结构7孔叠梁闸1座,名“分洪闸”,以便将引进的永定河水分向前三门护城河与南护城河。
1957年永定河引水工程竣工引水,因前三门护城河中间一段未能展宽,输水能力受限,所以必须有一定的流量经南护城河下泄;又因1950年在右安门西所建3排混凝土管涵洞已不适应,故于1957~1958年废除了涵洞,于南护城河上建成砖木结构3孔节制闸1座,于引河上建木结构10孔节制闸1座,最大过洪能力为52立方米每秒。
龙潭、陶然亭两湖建成后,由南护城河向两湖补水十分困难,每次补水均需筑临时土坝壅高水位。1957年修建太平街公路桥时,采取桥闸联建的形式。桥上游建
钢丝网水泥闸门及启闭设施,过水能力为103立方米每秒闸门左侧预埋有向龙潭湖补水的矩形暗涵。后因向龙潭湖输水线路过长而废弃,此闸只能解决向陶然亭湖补水的问题。
1965年在前三门护城河改为暗沟的同时,南护城河的扩建工程也开始了。工程由市政设计院设计,以南城下水道的流域面积75.5平方公里为南护城河的流域面积、以20年标准一次降雨6小时最大强度为依据,其泄洪能力为:上游(右安门以西)为178立方米每秒,下游(广渠门以北)为175立方米每秒,向凉水河分洪68立方米每秒,右安门限流110立方米每秒。全部工程内容有:第一,大幅度的展宽河道,由原十几米展宽至22~28米;第二,拆除甘雨桥分洪闸,改建为1.5米落差的跌水;第三,废除1957年建的右安门闸和引河闸,兴建右安门橡胶坝;第四,于龙须沟下水道出口上游建龙潭闸,以解决向龙潭湖补水、向水源六厂和东南郊灌渠供水问题;第五,为少修一座铁路桥,将南护城河出口由直接进入通惠河改为进入前三门护城河;第六,全河道因水质不良,宜加护砌,故用拆除城墙的城砖做护砌材料,但城砖不能耐久,在坡角处用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挡板做为护砌基础:第七,为与通惠河顺接,疏浚通惠河东便门至庆丰闸段,并放宽庆丰闸闸口。1965年4月,市政工程局组织扩建工程指挥部,由市政工程管理处、市政机械公司和建筑机械施工部门承担施工。南护城河土质为细砂和粉砂层,极易流动,在不停水的情况下,采用拉铲、汽车和挖泥船施工。工程于1966年7月完成,共挖土方250万立方米,混凝土、砌石2.2万立方米。挖出的泥土全部填垫康家园、潘家窑、乐家花园、庆丰闸上游左岸等大片洼地,将1985年新挖的东风湖也同时填平。
建国前,筒子河破烂不堪,河内杂草丛生,有树木、房屋,并有水田和旱田。建国后,做了大量的改善工程,使筒子河进水、输水、退水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1950年初,市卫生工程局组建筒子河施工所,会同市地政局、工业局、公安局六分局、中山公园管理处、故宫博物院、文物局、都市计划委员会和文整会等十个单位,共同协作于5月19日着手整治工作。工程内容包括疏浚河身、整修护岸、拆除房屋、修建码头、整修角亭以及疏浚整修进出口河道。1950年10月30日整治工程完毕,总计清除河内淤泥渣土8万余立方米,修整了所有条石、块石、青砖护岸以及挡土墙、女儿墙、暗沟等,砍伐杂树70棵,拆除河内房屋22间,用工27.5万个工日,投资约30万元。
1956年,扩建、展宽北海大桥以东道路时,为解决大桥以东的雨水出路和原来由什刹海沿景山西墙外向筒子河输水困难的问题,修建一条连接北海与筒子河的新管道。管道为双排1.25米直径混凝土管,输流量3.6立方米每秒,长162米。另外,在北海建水闸一座,将原进水渠改为暗渠,在北海墙内建有濠濮涧闸。
1968~1969年,再次治理筒子河,改建了筒子河在中山公园与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退水渠:把原中山公园0.8米×1.5米暗渠改成直径为1.64米混凝土管道,并建机闸一座;文化官内退水渠也改为暗渠。原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的过水涵洞,断面小,阻碍通水,也于1968年由市政工程局分别扩建为1.2米×1.6米、1.2米×1.6米和1.6米×1.6米方渠,各长约44米。
供水系统
建国初期的玉泉水系,是北京城区的一个地表水供水系统。它以玉泉山泉水为水源,以昆明湖为调节水库,以金河、长河做为输水渠道。泉水经南长河至城区后,分做两部分:一为护城河,包括东、西、南、北护城河和前三门护城河;二为内城河湖,包括什刹海,北、中南海以及筒子河、玉带河、菖蒲河等,最后尾闾为通惠河。这条古老的水系,从1957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才起了根本的变化。
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完成和护城河改建后,因京密引水渠将双紫支渠截断,向北侧支线供水改由京密引水渠提供;但冬季仍由永定河引水渠供水。1965年开始兴建地下铁路,与护城河发生矛盾,从1965~1984年,先后将前三门护城河、西护城河和东护城河改为暗沟,使永定河引水渠至西便门后绕南护城河流入通惠河。
工业用水
第二热电厂1978年建成,从永引干渠引水,经厂内循环后退入南护城河。年引用水量为1.6亿立方米。
燕京造纸总厂1958年开始引用北护城河水,1982年以前年用水量为600万立方米。
燕京造纸五厂1962年建厂,自南护城河引水,1962~1974年年用水量为100余万立方米,1974年以后改用地下水,以河水做为备用水源。
第一轧钢厂1968年建厂,自北护城河引水,属消耗性用水。1979年以后,年用水量逐年增加,由300万立方米增至600万立方米。
农业用水
平房灌区,名东直门灌区,建于1957年,在北护城河建有两个取水口,后又在东郊热电厂退水渠取水,1965年热电厂循环水系建成,其取水口改在红领巾湖。引水能力约4立方米每秒,年引用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
东南郊灌区,1958年建成,在南护城河引水,设东南郊和十八里店两个引水口,并在小红门设有抽水泵站。自来水公司水源六厂借用东南郊灌渠由南护城河向窑洼湖输水。全灌区引水能力可达7立方米每秒,灌溉用水量每年为2000多万立方米。
左安门灌区,1962年建成,扬水灌溉,在南护城河左安门东设泵抽水,抽升能力为1.1立方米每秒,年用水量约300万立方米。
航道航运
金大定十年(1170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金史·河渠志》)。这次选择开卢沟河(永定河),引水以济漕运。世宗很高兴,说:“这样四方物产可直达京师,没有什么能比通漕之利更大了!”金口河工程浩大,需征调千里之内的民夫。大定十一年(1171年)十二月,工程动工兴建。“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濠,而在通州之北,入潞水(笥沟,今北运河),计工可八十日”(《金史·河渠志》),实际上只用了五十天便完工了。这条水路走的基本是后来的北护城河。
明代,也曾开辟护城河漕运。引玉泉山泉水,流径瓮山泊(今昆明湖),走长河,入德胜门水关,流入城内积水潭。又从积水潭分流两支:一支注入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又引出东流为内外金水河,以供宫廷及林苑景观用水;另一支进入皇城,沿东墙内侧径直南下,出正阳门以东水关,入宫城南护城河,再由东便门流出,汇入通惠河故道,以济漕运。终因水量有限,济漕水源严重不足,通惠河逐渐淤塞不能行船。
乾隆年间治理西山水源,精心设计,苦心经营,效果很是不错,乾隆皇帝十分满意。“及湖成而水通,则注汪泽漭沆,较旧倍盛”。昆明湖蓄水量倍增,水位提高,调节能力增强,可稳定向城市供水。“昔之城河(护城河),水不盈尺,今则三尺矣”(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文)。北京城的水源,特别是通惠河漕运水源,一时得到了解决,昆明湖成为北京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一座人工水库。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疏浚通惠河,加筑堤岸,建滚水坝以控制泄水。次年,又疏浚东护城河。在东直门、朝阳门的护城河桥下各建一闸,又在大通桥北置回龙闸。自此,入东直门、朝阳门一带的裕米仓、储运仓、太平仓、禄米仓、旧太仓、富新仓、南新仓、兴平仓、万安仓的漕粮,由大通桥循东护城河用剥船直接浮运入仓。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拓展昆明湖,建引水石槽,总汇西山诸泉之水,漕河水源改善,水量大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十五年(1760年),又先后疏挖护城河,使之深广,漕运称便。至是,京师漕运进入清代最繁盛的阶段。
光绪二十六(1900年),因现代海运和铁路兴起,漕运日衰,光绪二十七年,贡粮改征纹银,通惠河水系漕运遂中止,此后,该水系逐渐变为城区排水河道。
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
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护城河。今德胜门外的
土城沟便是元大都
护城河的遗迹。1368年(明
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元大都后,为易于防守,于1371年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并利用
高梁河、
积水潭(
太平湖部分)作为北护城河。1419年,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并新挖开护城河(即前三门护城河)。对于元大都的东、西护城河,则仍按元代旧制,只是分别向南伸延与前三门护城河接通。此后,在修筑外城城墙时,又开挖了外城护城河(即今
南护城河),并将各条护城河的水都汇集到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与
北京城墙相配套的护城河格局,并在此后的500多年中,逐步变成了老北京城风貌的重要标志。
据1953年的测算,北京护城河的总长度为41.19公里。其中,西北护河(西直门至德胜门外松林闸)长1.84公里,东北护城河(松林闸至
东便门)长10.91公里,西护城河(西直门至西便门)长5.22公里,前三门护城河(西便门至东便门)7.74公里,南护城河(西便门至东便门)长15.48公里。新中国建立前,北京护城河的水源主要来自玉泉山及西山诸泉,经长河、玉渊潭等流入护城河,再经护城河流入城区河湖。北京护城河也是城区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水河道,历史上对京城的防洪排涝起过很大作用。
在历史上,北京护城河不仅具有输水、排水、保障城市安全的功能,而且在交通、运输、观光游览、美化环境等方面都起到过很好作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曾长期利用东护城河运送漕粮。由于明、清时期城内皇家园林不许老百姓进入,于是城外的河道水体就成为百姓游乐的好去处。当时,京城百姓出游多是从朝阳门外登舟,沿护城河南下至东便门或通惠闸。每到冬天,前三门护城河和南护城河都开辟冰上运输线,坐冰船出游即省钱又快捷。每年的七月十五旧历中元节时,前三门护城河又成为市民放河灯赏河灯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北京的河湖水系(包括护城河)进行过多次整治,修建了官厅、密云等大型水库,并引
永定河水和
潮白河水入城,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新水源。解放后,北京年平均引水量是解放前的25倍,大大地改善了北京城市水环境。在此,应当特别提到1958年编制的北京城市水系总体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在北京城内要修建以
永定河引水渠、前三门护城河、通惠河为主体的城市水系,并与西北郊的昆明湖、京密引水渠相连接,形成一条山青水秀、名园族诡、游船往来、贯穿城市中心的观赏河道。根据这一规划,有关部门当年就对前三门护城河进行了扩建施工,完成了东段与西段的河道建设。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