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本文中清末作为
改良派的先锋,同时又是
民国革命派中的
落伍者。本书中与佘法师就“善”与“伪善”,“忠”与“奸”,“忠”与“愚忠”等的不同论点进行了辨析。
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变法失败后以死来告诫后来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腐朽的
清政府才能拯救中国。本书中,其对“
死君”与“死事”,“生”与“义”,“大义”与“小义”,“汉族”与“蛮夷”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绿林好汉,曾与佘法师同在
石达开帐下效力,兵败后在北京
走镖。为
谭嗣同等人影响较大,后为完成谭嗣同的临终请求营救光绪帝而被义和团杀死在法源寺。
李敖《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有着深刻隐喻意味的思想小说 ,它以“详人所略 ,略人所详”的独特叙述方式诗意地再现了中国近代最黑暗时期一批文化思想巨人寻找救国之路的心灵历程。借改革时代人物之口讲述他对善与伪善,死事与死君等问题的看法,代表了近百年来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的最深刻境界。从哲学的角度看,此书也是继《
道德经》之后一部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人思想的书籍。
有消息宣称此作品被提名2000年
诺贝尔文学奖。不过,由于提名诺奖的门槛很低,只要大学副教授就可以提名任何作家了,因此诺奖从不公布每年有哪些作家被提名,所以这种说法的真伪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检验。
据李敖的《北京
法源寺》考证,著名变法维新人物
谭嗣同,在刑前,也曾到法源寺一游。那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如今也被历史的时光隧道锁闭。不变的,只是黄昏中飞起飞落的群鸦,以及荡涤心灵的暮鼓晨钟。
《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屹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都在论述之列。这种强烈表达思想的小说,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
《北京法源寺》中的史事,都以历史考证做底子,它的
精确度,远在历史教授们之上(例如
张灏写《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作者俨然谭嗣同专家,
但书中一开头就说谭嗣同活了三十六年,事实上,谭嗣同生在一八六五,死在一八九八,何来三十六年?)。 大体说来,书中史事都尽量与历史符合,历史以外,当然有大量本着历史背景而出来的
小说情节,但小说情节也时时与史事挂钩,其精确度,别有奇趣清朝史学家说“中有苦心而不能显”、“中有调剂而人不知”,大率类此。
史事以外,人物也是一样。能确有此人、真有其事的,无不求其符合。写历史小说,
自然发生“写实的真”和“艺术的真”的问题,两种真的表达,小说理论头头是道。《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为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 。
1957年发表《从读<
胡适文存>说起》,引起胡适注意。曾因激烈抨击与否定
中国传统文化,鼓吹胡适“
全盘西化”口号,遭到国民党策动的文化围剿,以致对簿公堂。李敖也是著名的“党外政论家”,包括在与台湾国民党外的新生代之间,李敖也不时形成倏聚倏散式的重行组合或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