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中国北京市境内公办高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北京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
办学历史
1978年,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在燕山创建,同时,兼办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开始招收本、专科生。
1985年,学校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
1987年12月29日,学校新校舍在大兴黄村奠基。
1990年,学校由燕山整体搬迁到大兴新校址。
1992年11月2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993年2月20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揭牌仪式。
2000年2月,学校划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
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2年,学校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
2017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学校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6月9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签订人工智能领域战略合作协议。7月25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2022年4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
2024年11月消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已经建成医药化工与装备交叉学科平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部)和1个研究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9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1个;“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802名,其中专任教师534名,7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7%具有高级职称,有硕士生导师296人、博士生导师19人;有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人才1人;3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团队2个,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28个;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13人次,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项目128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专业16个、北京市特色专业5个;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8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北京市优质课程22门;牵头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1个;获评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33项;获评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北京市优质教材课件20部;获评北京高校“三全育人”优秀成果奖2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行业学会工程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氢能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2023年,省部级和国家级行业协会科研成果奖励同比增长25%,竞争性科研经费到账破亿、同比增长28%。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等近200项,在医药健康、城市能源安全运行、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会、疫情防控、轨道交通建设、油气资源开发等。
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藏书纸本90余万册,其中外文4.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124万册,有数据库65个。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93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主要刊登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应用数学与物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文数据-数字化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燕山石化公司、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10多个国家3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法国巴黎电子与计算机信息工程师学院(EFREI-PARIS)合作开办“中法工程师实验班”;与德国艾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OM)合作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开设国际会计师(ACCA)实验班;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招收语言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来华留学生。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释义: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形,外环以学校中英文校名环绕,内环中心图形是学校英文名称首字母“BIPT”的变形组合,图形下方有建校年份“1978”字样。
释义: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标准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释义:学校校旗为标准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徽和中英文标准字校名。
精神文化
宁静致远,务本维新
释义:宁静致远意为要有所作为,须静心、聚力,专心致志。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务本意为坚守做人之根本。取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维新即创新。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宁静致远、务本维新”作为校训,意为要注重人格培养和品行修为,戒骄戒躁、严谨求实,凝心聚力、专志于学,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以达成人生理想之远大目标。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乙烯楼”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楼的称呼,因其外形像极了有机化合物乙烯的化学结构式。通体乳白色的外墙上,有着几道柔和烟灰色横梁装饰。中心两道将略显弧度的两边连接了起来,像是结构式中的碳碳双键;而略弯的弧状楼又经由一道将侧楼维系起来,就像结构式中的碳氢单键,因而得名“乙烯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图书馆外形是“五本书”,象征着磨难之书、志气之书、实干之书、创新之书、奋斗之书。馆藏纸本图书可容纳130多万册,各类阅览座位2000余个。这里有丰富的藏书、醇浓的墨香、畅通的WIfi、淡淡的咖啡、直供的热水,有充足的阅览座位、个性化的研讨空间、及时更新的视听节目、智能存储的包柜,还有热心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人员。
闵恩泽广场是为纪念闵恩泽先生而建造的,庄重的闵恩泽铜像在行政楼西侧小广场内巍然屹立,为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也是北石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校友情况
校区情况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清源校区、康庄校区和燕山校区,占地总面积466亩。学校法定注册地为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19号。清源、康庄两校区均位于大兴区,相距约2公里,是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燕山校区以承担学生的实习为主。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章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校史沿革.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34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