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加浪岸(Pekalongan)是
印度尼西亚中
爪哇岛北岸的一个有古老历史的海港城市。它是该省的一个独立自治市。这座城市是爪哇中部最重要的
港口,以蜡染而闻名。自2014年12月起,北加浪岸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北加浪岸是第一个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的印尼城市和东南亚第一个城市。
历史沿革
北加浪岸周围的沿海地区是古代霍林王国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在爪哇中部邻近的
巴塘摄政区发现的索乔默托铭文与卡林加以及塞伦德拉斯的祖先有关。然而,卡林加首都的确切位置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位于北加浪岸和杰帕拉之间。然而,卡林加很可能是位于北加浪岸,而不是杰帕拉,因为卡林加和北加浪岸的名字有相似之处。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名字可能稍有变化,从卡林加、卡林、卡龙,后来又加上了“北加浪岸”。
北加浪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1178年,一位宋朝官员所著的一本书中,已经有了关于“普卡龙”的记载,当时是爪哇的一个海港(当时称为德瓦帕);爪哇国王住在普卡龙,把头发扎在脑后,他的人民披着短发,用五颜六色的织布裹着身体。中国商船11月从广州出发,借助晴风,昼夜不停地航行,大约一个月后抵达普卡龙。人们用椰子酿酒,生产非常美味的红糖和白糖,王国用青铜和铜铸造硬币,用60枚铜币换一两黄金。当地产品包括
胡椒、丁香、
檀香、鹰嘴木和白圆豆蔻。
17世纪初,通过条约和婚姻联盟,北加浪岸成为马塔兰
苏丹国帝国的一部分。该地区位于帝国的地理边缘,位于爪哇中部内陆。然而,这是一个富裕的地区,到17世纪末,大量的资金和产品被送到中心,使其成为马塔兰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在18世纪陷入经济衰退,
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对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荷兰人于1753年在这座城市修建了一座堡垒,这座堡垒仍屹立不倒。
从19世纪30年代起,北加浪岸地区成为
糖的主要生产地。据中国史书记载,甘蔗自12世纪初开始在该地区种植,但由于荷兰的努力,19世纪中叶甘蔗产量大幅增长。最初,生产是通过强制劳动来提高的;荷兰殖民政府利用了爪哇人长期以来的期望,即农民将他们的一部分劳动贡献给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这一制度被逐步取消,工人直接领取工资。殖民地的制糖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崩溃了,但糖仍然是独立的印度尼西亚该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
1945年10月8日,在特加尔、北加浪岸和布雷布成立了一场反“斯瓦普拉亚”反封建运动,称为“三区运动”。这场运动的目标是用普通人取代蓝血摄政者(与来自雅加达和苏拉卡塔的国王有关)。据这场运动的领导人说,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老摄政者曾与日本人合作,并把人送到日本的奴隶劳改营。
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萨尔吉约,他成为了新的北加浪岸
摄政王。这场运动的其他领导人是库蒂尔、米贾亚和伊尔。萨克曼。伊尔·萨基尔曼是印尼共产党(PKI)的地方领导人。
老摄政王被逮捕,脱光衣服,被拖进监狱。其他政府官员和警察在塔朗桥被绑架和屠杀。这场运动还引发了一场针对布里贝斯华人的种族骚乱。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不同意这一运动,并宣布其为非法运动。
1945年11月4日,该运动袭击了印度尼西亚军队总部和位于北加浪岸的摄政署。1945年12月21日,印尼军队在一场激战中击败了叛军。这场运动的大多数领导人都被逮捕并关进了监狱。这场叛乱被称为三地事件。
地理位置
北加浪岸位于
南纬6º50'42“–6º55'44”和
东经109º37'55“–109º42'19”之间。根据虚拟坐标,北加浪岸段纵向延伸510.00–518.00 km,横向延伸517.75–526.75 km。最远南北距离±9km,东西最远距离±7km。
北加浪岸行政边界为:北爪哇海南佩卡隆安县和巴塘县西佩卡隆安县东巴塘县。
Pekalongan分为四个区,又分为27个村庄,总面积为45.25 km2,占中爪哇地区的0.14%。
经济
这个城市以
蜡染而闻名。这种染色织物在小规模工业中都是手工生产的,而在较大的工厂则是印刷的。作为经济的支柱,该行业在1998年印尼经济危机期间崩溃,但自那以后已经部分恢复。但截止2020年,北加浪岸有许多商业和工业场所,例如:
传统(木材)和现代(玻璃纤维)造船厂
小型蜡染工业
小型快餐业
渔港
鱼罐头厂
购物中心
豪华酒店
交通运输
北加浪岸很容易到达,因为它是
雅加达和
泗水之间的城市交叉口。北加浪岸通过Pemalang-Batang收费公路与跨爪哇高速公路相连。从西面或东面来的所有旅客列车都停在北加浪岸火车站,除了夜间的Argo Bromo Angg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