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历经演变,1994年12月,北大荒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
伟大精神,北大荒精神被纳入。2022年4月,经报中央领导批准,北大荒精神内涵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
历史背景
从1947年起,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先后14万复转军人、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10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地方干部,近百万垦荒大军从四面八方奔赴北大荒。其中1958年王震率领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掀起了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继承发扬
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
国营农场群。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以杨清海、周光亚、李在人等为代表的第一批北大荒人,肩负着建设“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和农村建设的责任使命,点燃了北大荒开发创业的星星之火。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老一代
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
两个文明建设
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垦区人民在创造
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
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发展历史
“北大荒精神”历经演变,1986年,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孙维本同志在黑龙江省转复军人开发建设垦区纪念大会上为“北大荒精神”题词:“顾全大局、艰苦奋斗、锐意开拓、勇于献身”。
1994年,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历史的丰碑, 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几个问题的汇报》中,首次将北大荒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此后一直沿用这一表述。
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为黑龙江垦区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继续开创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黑龙江垦区,并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北大荒精神被纳入。
2022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对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批复,北大荒精神内涵表述确定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内涵表述的调整,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人民对于我们建设三大一航母、筑牢压舱石、当好排头兵、端稳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寄托了更多期望、更高要求。
理论形成
北大荒人在丰富发展北大荒精神实践的同时,对北大荒精神理论的探索研究、深化总结,从来没有停止过。
北大荒精神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内容极为丰富,博大精深。深入研究好北大荒精神理论对于全面总结几十年来北大荒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深入挖掘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尤其是精神动力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从弘扬北大荒精神,发扬其辐射作用的角度看,亟待解决与回答“什么是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的来源是什么”、“北大荒精神的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北大荒人对北大荒精神的认识,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浅层次到深层次、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47—1985年),从理论开端到理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从理论的建立到基本形成;第三阶段(1994—1999年),从理论的形成到系统成熟;第四阶段(2000—),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一、第一阶段(1947—1985年):从理论开端到理论准备
从北大荒开发建设开始,垦区各级党组织就十分注重用革命的精神来鼓舞人、激励人。
王震同志以身体力行的革命精神,在点燃北大荒第一把荒火的同时,把
红军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尤其是南泥湾精神的火种播撒到北大荒广袤的黑土地上。1956年12月26日,王震在黑龙江省铁道兵农垦局党代表会议上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对农垦局全面发展规划和今后的任务作了重要指示。会上,王震赠给广大铁道兵复转官兵一副对联--横联:艰苦奋斗;上联:密虎宝饶沃野千里变良田;下联: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
1985年8月26日,王震在佳木斯宾馆接见了总局领导同志时对大家说:“他快满八十岁了,到十月份,党中央开会的时候,他要从第一线上退下来。在离开岗位之前,他特地再来北大荒一次向新老北大荒人作一次最后的慰问。他又说:北大荒人是一代英雄,开发北大荒的艰苦是世间少有的。三十多年开出二百万公顷土地,这速度也是世界上罕见的。”
他接着说:“中国荒地还有两大块,一块是在新疆,一块在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还有约70万公顷土地没有开出来,这些土地多是常年积水的沼泽,要开这些土地必须象治理黄河一样,中间要挖、两面筑堤,除了需要大量机械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的精神。”
8月28日,王震同志在八五三农场欢迎晚会上的讲话时说:“同志们开始来这里的时候,是沼泽地带,蚊子很多,同志们吃了苦,现在看来嘛,这个苦是可以加一个‘艰’字的,叫艰苦创业,可这个创业是胜利的,没有苦就没有甜,先苦后甜嘛。现在还是要艰苦创业,生活的改善是要依靠我们的勤劳和智慧……
我们国家还很穷,但新中国同旧中国相比,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这些头发白了的人和五、六十岁的人是清楚的,小青年就不知道了。我是湖南人,我们湖南省在解放前象这样一个旅馆(指八五三农场招待所)都没有。所以,我们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要独力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86年6月17日,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同志为垦区题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1990年7月,83岁高龄的
王震同志最后一次到北大荒视察。他不顾疲劳视察了一批农场、工厂,农业科学院、校,兴致勃勃地看了飞机作业,大豆喷灌和麦收,并挥毫为垦区题词:“为国家提供一百亿斤商品粮和肉、奶、糖等多种商品而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开端和核心,奠定了北大荒精神的理论基础。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北大荒的各级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在丰富发展着北大荒精神的理论。
1981年1月24日全省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在讲到做好调整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和发展垦区大好形势时说:“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60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国营农场建场初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我们的党员、干部应当树立这样的志向,带头安心边疆,安心农垦事业,以大局为重,在加速垦区现代化建设中做出贡献。”
1985年在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在谈到抓好典型,树立正气,发扬光大北大荒人的光荣传统提出:“我们垦区在3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北大荒人的光荣传统。概括起来就是,吃大苦,耐大劳,勇于战胜一切困难,艰苦创业,努力进取的革命品质;上下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同志间的真诚感情;不为名,不图利,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献身精神;顾全大局,分担困难,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组织纪律性。这是北大荒人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从理论的建立到基本形成
北大荒精神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精神成果。一直到80年代,尚未从理论上、从抽象的逻辑思维上,给予北大荒精神以严格的科学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大荒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1985年8月26日至3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同志,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委托,来垦区慰问广大干部和职工,并视察了友谊、八五三、八五二农场。8月26日,王震在佳木斯宾馆接见了总局领导同志时,他说:“北大荒人是一代英雄,开发北大荒的艰苦是世间少有的。三十多年开出二百万公顷土地,这速度也是世界上罕见的。”
他接着说:“中国荒地还有两大块,一块是在新疆,一块在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还有约70万公顷土地没有开出来,这些土地多是常年积水的沼泽,要开这些土地必须像治理黄河一样,中间要挖、两面筑堤,除了需要大量机械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的精神。”
1986年5月上旬,时任省委书记孙维本同志,到三江平原地区,对国营农场作了调查研究。在农场总局党委汇报会上,孙维本同志首先谈到了对北大荒的几点印象。就北大荒精神问题,他说:“走这一路接触了一些同志,接触了干部、职工和家庭农场场长。从接触这些同志当中,我感觉到国营农场确实培育了一支具有北大荒人精神的队伍。这北大荒精神将来要把它具体化。王强同志说,今年春节间你们已经议论过这件事,归纳了几条。什么是北大荒精神呢?主要感觉到这支队伍组织程度高、纪律性强,特别有突击任务的时候,这种特性就表现更明显,保持了战争年代那么一种指那打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么一种精神面貌。”
在这次讲话中,孙维本同志为垦区提出了一个崭新而又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也促进了北大荒精神理论研究和弘扬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1986年7月20日,孙维本同志在黑龙江省转复军人开发建设垦区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并号召在全省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他说:广大转复军人在垦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这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于献身的“北大荒精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王震同志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
南泥湾精神”。50年代的和平建设时期,王震同志又率领十几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南泥湾精神”在“北大荒”生根、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北大荒精神”是“南泥湾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核心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舍得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甘愿吃苦受累。战斗在黑龙江垦区的广大转复军人,既是“北大荒精神”的创造者,又是“北大荒精神”的体现者,还是“北大荒精神”的传播者。“北大荒精神”曾经鼓舞着老一代垦荒者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现在,它也同样给新的一代建设者带来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激励着他们再展宏图。“北大荒精神”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垦区广大职工的精神财富,而且也是全省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同大庆的“铁人精神”一样,正在鼓舞着全省人民为振兴黑龙江而努力奋斗。
此阶段,刘成果同志对北大荒精神理论的系统化、经常化、典型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一,他深刻地认识到北大荒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据此提出“北大荒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的论断。1989年12月13日,在黑龙江省农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分析了垦区的形势,提出了经济工作目标以后,要求“要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保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他回顾了垦区不怕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光荣传统以后,他说:“可以这么说,一部垦区发展史,也是垦区干部、职工、家属发扬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历史。北大荒精神始终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这个传家宝。今天,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困难程度也比以前轻得多,克服困难的条件比以前强得多,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治理整顿的新胜利。
北大荒精神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克服困难、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这是因为,北大荒精神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垦区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资源一旦被充分开掘出来,就会成为净化干部职工思想境界的一种高尚的价值观念,成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一股凝聚力量,最终会转变为推进垦区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的物质能量。”
他极为重视北大荒精神的精神动力问题。1990年9月2日,在黑龙江垦区精神文明建设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他首次提出“要把北大荒精神教育和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他说:“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决不只是一个物质文明建设问题,它必然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北大荒精神教育。因为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就是北大荒精神在90年代的具体体现。因为我们搞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必须艰苦奋斗,不艰苦奋斗是实现不了的。另外,要搞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从资金方面要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要以自筹为主,因为将来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从落实的渠道看,得有70%左右靠我们自已,其他农行的贷款也好,世界银行的贷款也好我们都是要还的。那也是我们自力更生的表现,不是国家给你投资,不是无偿的,所以必须从现在起,要把自力更生这个思想树得牢牢的。明年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就要起步,那更要靠自力更生。今年秋收以后分配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明年的资金自筹这一块落实下来。再一个就是我们为国家、为社会提供100亿斤商品粮,这本身就是我们垦区对国家的奉献。实际上,垦区目前的经济实力要完成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任务是有相当困难的,但是,我们有困难,国家也有困难,国家的困难现在就是缺粮。今年专卖粮难又是假象,从长远看,粮食始终是个卖方市场,因为国家缺200亿斤到300亿斤粮食,现在靠进口来补充,需要花大量的外汇。我们黑龙江垦区作为农业生的国家队就应该主动为国家承担这样一个困难。全国农垦系统要增加100亿斤商品粮,我们要承担73亿到80亿斤。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但是我们作为机械化力量比较强、资源比较多,又是国家大量投资开发建设的垦区,又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的,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顾全这个大局,为国家承担这样一个困难。所以,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实质上是争取要为国家多做奉献,同时也顾全国家这个大局。在顾全大局方面,即解决国家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问题,国家大局要稳定,粮食得够吃,我们是顾全这样一个大局。另外,在资金方面,我们也要顾全大局,我们选择的方针是自力更生,因为国家现在资金也很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钱,这也体现我们顾全大局的思想。至于说勇于开拓,建设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就是一种开拓,当然这个开拓,是由过去广度开发为主向深度开发为主转变,我们要开荒400万亩,要改造低产田2400万亩,这就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勇于开拓精神的再现。而且,通过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我们将由一个垦区变成两个垦区,因为总产要翻一番。由广度开发为主向深度开发为主转变,生产力水平要由机械化向现代化方向转变。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成的同时,我们垦区要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基地,这就是商品经济由目前的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我们的经营由目前的粗放经营将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效益将由目前的低效型向高效型转变。这些都需要开拓,而且在建设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深化改革,还要继续开放,这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总之,在90年代发扬北大荒精神要和建设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北大荒精神是我们的财富、传家宝、优势和特色,所以,一刻不能放松。”
第二,在北大荒精神理论的系统化上,有了较成型的思索。1990年8月20日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形势报告会上,他系统地阐述了对北大荒精神理论上的观点。他提出了对“北大荒”、“北大荒人”、“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北大荒精神的作用”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的思索。
1990年10月19日,在《北大荒精神》(于199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2月出版)一书编写组全体成员会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对北大荒精神理论的认识。以此为框架,形成了1995年版本的《北大荒精神》一书。
他说:“为会么要写这本书?要写这本书是我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我的想法,主要是有这样几点考虑。
我到垦区近三年时间了,一年前提出了这个想法,那是因为我到垦区后接触了北大荒、北大荒人和北大荒的事业,使我受了不少的教育。我为能有机会加入北大荒人的行列,感到高兴和自豪,感到这也是一种幸运。今年中秋节时我琢磨了几句话叫做‘欣逢良机拓大荒,苦斗三年当福享。笑看垦区转机到,再战百亿商品粮’。北大荒这块事业吸引、教育了我,我内心里想,既然我加入了北大荒人这个行列,就要学习北大荒人,发扬北大荒精神,争取做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中合格的一分子。
同时,北大荒人、北大荒的事业、北大荒精神对我来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感情。我觉得北大荒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北大荒可爱、北大荒人可爱、北大荒的事业和未来更可爱,北大荒的春夏秋冬四季都可爱,北大荒四季黑、绿、黄、白各种颜色都可爱。黑是黑色的土地,肥沃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它象征着富有。绿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象征着希望。所以我说目前的困难并不可怕,我们的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绿色的草原牧牛羊,绿色的树木是银行,绿色的田野产稻谷,绿色的水面是鱼塘。这都是可爱的。北大荒的黄色也可爱,它会带来丰收和喜悦,同时也象征着奉献。北大荒的白色是纯洁的。这就说明确实对北大荒应该有感情,所以,应该把北大荒人、北大荒精神和事业写出来,这是一种感情的驱使,一种政治责任感的激励。我曾在《半月谈》上看到一个材料,谈到了一些中华民族的精神,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女排的拼搏精神等等,但是没提到北大荒精神。这不是说北大荒精神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我们有责任把它系统化宣传出去。”
刘成果同志对北大荒精神深入思考,在2002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垦探索录》中辑有的理论文章中,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第三阶段(1994—1999年):从理论的形成到系统成熟
1994年,时任省委书记岳岐峰同志在视察垦区时首次正式提出,全省人民都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岳岐峰同志的号召引起了垦区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总局党委先后召开两次座谈会,就抓紧编著《北大荒精神》一书提出了具体要求。在12月召开的农垦工作会议上,与会的近300名领导干部对总局党委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北大荒精神宣传教育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后于次年1月以文件形式在全垦区印发。
1994年12月20日,省农场总局以《历史的丰碑,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几个问题的汇报》为题,就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内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首次将北大荒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份文件是流传的北大荒精神四句话、16个字的表述可考证的最原始出处。
1995年12月《北大荒精神—几代拓荒者的真诚奉献》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刘成果同志在序言中指出:“《北大荒精神》是第一部系统地介绍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怎样弘扬北大荒精神,使其代代相传的专门论著。”这部书共7章12万字,从史的角度,对北大荒精神的诞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四句话16个字进行了系统阐述。
1997年,为庆祝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50周年,江泽民同志于当年8月28日为垦区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继续开创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北大荒精神的宣传教育掀起了高潮。弘扬北大荒精神在垦区、全省乃至全国开始叫响。
第四阶段(2000—):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十五”是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世纪伟业,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各有关厅局委办的有力支持。尤其得到中央领导和省部领导的关怀。
2000年8月22日中午,江泽民同志乘专机赴我省东部重要城市佳木斯市。22日下午,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农垦科学院,会见了18位老军垦、老农垦、老知青和青年代表,同大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并进行了座谈。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饱含深情地说:
“北大荒,全国有名,恐怕也是世界有名。
过去,我们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都到这里来过。比如说,谈到北大荒,谈到全国的农垦,包括新疆,就想起王震同志。严格说,王震同志从延安,从三五九旅,从南泥湾就开始抓垦荒事业了……
我最大的感觉,首先要说的是北大荒的变化,这是三代人努力拓荒、艰苦奋斗的结果。刚才听到的介绍,你们的粮食产量1999年达到180亿斤,提供的商品粮可供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和海陆空三军吃一年有余。真是了不起呀!民以食为天啊!从这一点上,我要说,建设大规模、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是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建设大规模商品粮基地,这是重大的战略措施。我们国家要实现工业现代化,也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我看北大荒的奋斗目标就是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最重要一点,就是弘扬了北大荒精神。这个精神财富是几代人奋斗出来的,它的作用不是物质财富所能解决、所能替代的。你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我给你们题的词主要就是发扬北大荒精神,就是要继续开创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此次黑龙江之行,江泽民同志欣然为垦区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温家宝同志作为曾主管共和国农业的中央领导和现任国务院总理,极为关注黑土地。自90年代以来,他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中,安排出时间三次视察北大荒。
第一次,1994年8月16日至19日,冒雨视察北大荒。第二次,2000年8月22至23日,陪同江泽民同志视察北大荒。第三次,2003年8月2日,视察了垦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油脂有限公司。
1994年8月19日上午,温家宝同志亲切接见了总局、各管理局、总局机关部分单位的领导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同志指出,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由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官兵,以及大批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和知识分子率先开创的农垦事业,经过4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把一片荒原建设成为北方的一个粮仓,而且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这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于2007年4月23日开幕,4月27日胜利闭幕。大会听取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钱运录代表省委所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报告在“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部分,特别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发扬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励全省人民投身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
2007年5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钱运录先后来到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群力集中区和平房集中区,深入北大荒领先联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大什食品有限公司、完达山哈尔滨乳品有限公司、北大荒医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和北大荒设施农业园区,了解垦区有关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及基地建设等情况。
钱运录同志强调指出,黑龙江农垦既要生产物质产品,还要继续培育精神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弘扬北大荒精神。省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通过弘扬北大荒精神,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素质,强化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要通过集中宣传北大荒60年的开发建设史和相关的先进典型人物,进一步扩大北大荒精神的影响。要组织召开一系列的座谈会,回忆过去,评说现在,展望未来。各级新闻媒体要推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形成宣传报道强势,为弘扬北大荒精神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新的形势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对北大荒精神的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这必将极大地鼓舞北大荒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必将极大地丰富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
大事记
1947年6月,松江省营第一农场(今宁安农场)成立。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通北机械农场(今赵光农场)成立。
1949年,一批伤残荣誉军人创建伊拉哈(今荣军农场)、伏尔基河荣军农场(今新华农场)。
1954年9月,农建二师成建制移师北大荒。
1955年元旦,北大荒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八五〇部农场(今八五〇农场)成立。8月30日,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
1956年,1.74万余名铁道兵奔赴北大荒。
1958年,王震将军率十万复转官兵奔赴北大荒。
1959年9月27日,毛泽东在给转业军人李艾回信中提到“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当年,6万山东支边青年来到北大荒。
1960年4月24日,邓小平到红色草原牧场(后划归大庆市)视察。
1968年6月18日,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1968~1977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1976年2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成立,实现全省国营农场组织上的统一。
1983年8月7日,邓小平视察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
1984年初,黑龙江垦区开始试办家庭农场。
1990年,黑龙江垦区启动 100 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
199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100亿斤(达102.9亿斤)。
1997年1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更名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8月,江泽民为黑龙江垦区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继续开创农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000年1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机关由佳木斯市搬迁至哈尔滨市。8月,江泽民视察黑龙江垦区,题词 “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2年3月29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200亿斤(达205.3亿斤)。
2009年6月,胡锦涛到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2009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300亿斤(达330.5亿斤)。
2010年8月,黑龙江垦区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
2011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达407.4 亿斤)。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到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指出:“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
2020年7月6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挂牌。8月,北大荒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元,达1028.36亿元,进入世界品牌500强。12月,北大荒集团有限公司不再加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牌子,标志着农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2021年2月,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扩大)会议召开,开启全面建成农业领域航母新征程。
2021年6月,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439.85亿元。
2021年8月25日,北大荒集团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
2022年4月,经报中央领导批准,北大荒精神内涵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