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故城遗址为唐代
北庭大都护府治所遗址,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正北12千米处,古时为西域城池,是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中转站,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出土了钱币、莲花纹地砖、兽骨、瓦当残片、筒瓦残片、陶器残片等遗物。
遗址简介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南枕天山、北望草原,核心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分为一内一外、一大一小两重城。其外城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内外城墙均有护城河、马面、敌台和角楼。
北庭故城是目前天山北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北庭故城见证了汉唐元等中央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历史,是我国唐至宋元时期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宗教演变、民族发展以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历史见证,对古代西域的繁荣稳定及古丝绸之路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沿革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此地为车师后部王庭所在地
金满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戊巳校尉耿恭屯田车师后部金满城,屯田士卒数百人。
两汉时,金满城(吉木萨尔)一带成为车师后国。
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仍设西城长史和戊巳校尉(治所高昌)管理西域,并封车师后部王壹多杂为守魏侍中,号大部尉。使用魏的印信,和中原保持亲密的关系。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讨平高昌后,经其地设庭州,发展成为天山北麓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有重兵驻守。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任命西突厥开国主室点密五世孙阿斯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府都督,称“可汗浮图”。
高宗永微四年(公元653年)贺鲁率众叛乱,显庆二至三年(公元658-659年)叛乱平定,随即撤销瑶池都督府,并在庭州设立金山都护府一起分管西域。
武后长安二年(公元703年)在此设北庭都护府,下辖金满、
轮台、
蒲类(后改
后庭)、西海4县,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疆而治。
景龙二年(708年)升为北庭大都护府,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达咸海广大地区的军政事务。后改北庭节度史,所辖瀚海军驻此,贞元六年(790)陷于
吐蕃。
九世纪中期
高昌回鹘王国建立后,称夏都,为其政治中心之一;又称“
别失八里”,意为五城。
元代在此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宣慰司、元帅府。15世纪前期毁于战火。
清乾隆四十年 (1775)在此曾经出土唐碑,
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徐松曾调查城址,发现金满县残碑。
19世纪以后,英、日等国先后派探险队在此调查挖掘。
1979~198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调查发掘。
1988年,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与吉木萨尔县对北庭故城进行考古发掘和钻探。
2013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1年,北庭故城遗址名列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同年,遗址发现“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它证明北庭故城核心区曾经有座悲田寺,这可能和武则天长安年间,开始创办悲田养病坊并在北庭都护府推广有关系,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各个层面的有效管辖和治理。
2023年4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内城北门外台地上的1号遗址开始发掘。
地理环境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天山北麓,位于吉木萨尔县北庭乡的冲积平原上,南依天山博格达峰,北接准噶尔盆地,地理坐标为东经89°12‘43”,北纬44°05’52”,海拔485m,由东南向西北略倾斜。区内气候温暖干旱,年平均气温4—7℃,年均降水量约200—300mm,年蒸发量为1885.2 mm。
故城格局
整体布局
外城
外城始建于唐代初年,后经两次修补,周长4596米。南、北、西三面城垣尚存,墙基残宽 5~8米,高3~5米,城垛(马面)处高10米,厚7米,均系夯土筑成。夯层平整坚实,厚约7厘米。四角原有角楼,西北角台基东西长25米,南北宽23米,残高约11.5米。护城壕宽30~40米,深2~3米。
北城城门保存尚好,门宽8米,瓮城的格局仍在。瓮城外侧又有一近似长方形的小城,为军事防御设施,俗称羊马城。外城城墙都系夯土版筑而成,夯层直接建于原生土上。夯层平整、坚硬结实,厚5~7厘米,局部厚达10厘米以上。
内城
内城位于外城中部偏东北,约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内城分两重,第一重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第二重边长各400米,内城周长约3千米,基宽3~4米,残高约2米。城墙均系夯筑,夯层建于原生土上,平夯,无夯窝,夯层厚10~15厘米,个别厚达20厘米左右。
内城北、西墙城门遗迹尚存。北门宽5.5~6米,左右台基有对称排叉桩槽,原为过梁式木构门洞。城墙外现存
马面14个,间距50~70米。东、西墙中部各有敌台一座,东南、西北、西南角楼残基尚存,城壕宽10~30米,深1~3米。内城的里外两重城墙,其结构与外面相同,高度较外城池坚固险要。
内城北门外台地上的1号遗址,是一座面积800平方米的大型土坯构建的多间房建筑基址,坐北朝南,外有院墙。基址北墙长44.79米,残宽5.8米,西墙宽6米,现存大小房间7间。从地面和墙体看,遗址经过修补,始建可能是高昌回鹘王国时期,沿用至元代,遗址发现的瓷片和察合台汗国都城阿力麻里出土器物接近。初步推断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官署遗址。
西大寺
在城西2公里处有高昌回鹘时期的王室寺院一座,是新疆天山北麓仅存的一座早期佛教遗址。地面以下是夯土台基,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正殿,有大型佛像,殿外北、东、西三面有洞窟环绕。南部为庭院,东西有配殿僧房、库房。
文物遗存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国学者徐松此发现唐金满县残碑。
建国后曾对北庭故城遗址多次调查和测图,城内出土有陶器、土铜、铁器、钱币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也有黑陶和红陶。主要为罐、瓮、盆等;有一双耳灰陶罐,一黑陶罐两件完整陶罐,和顶部带人头形纽盖子的陶棺一件。砖有
莲瓣纹方砖、素面方砖及素面长方砖3种。出土的唐代瓦当均模制,大多为青灰色,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当面径11.5—14厘米。基本上都饰莲花纹,纹饰与唐两京城出土唐代瓦当基本相同均为单瓣,不见复瓣莲花纹瓦当。土铜、铁器有铜镜、护身铜质立佛、铜钱、铜棒、铁剪等,钱币均为开元通宝。城西北隅出土有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和铜狮、石狮、葡萄纹铜镜、刻花石球、下水管道等。古城内有一大型的石磨盘,还有众多的马鞍形、桥形磨制石器,大型陶质容器,说明这里曾是一个规模大的屯粮基地
西大寺第一次发掘所获陶器达53件,器型有瓮、盆、钵、碟、灯、纺轮等。出土的7块瓷片中青瓷片1块,属北宋耀州窑瓷片;月白瓷片2块、天蓝釉瓷片4块,均属金代钧窑瓷片。出土玉器24件,内有圭、珠、环等。出土
日月光金1枚,正面镌汉文“日月光金”四字,背面镌少数民族文字。
西大寺的洞窟和配殿内塑有佛像。配殿和东面洞窟绘有
壁画。用淡墨起稿,以铁线描为主,色调以红、赭、黄等色为主。位置配列、构图形式基本一致,主要为经变、供养、故事画和供养比丘、供养人等。其中一幅分舍利图保存较好,北侧是王者出行图,南侧为攻城图。壁画和塑像旁有回鹘文和汉文题名、题记。寺院遗址现已盖房保护,并设有文物保管所。
遗址价值
西大寺塑像是研究回鹘雕塑重要的实物资料,壁画有千佛、菩萨、供养比丘像,护法和经变故事等,画中有回鹘文和汉文题记,是研究新疆古代宗教、艺术、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
其中“八王分舍利图”等壁画代表了回鹘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该寺在佛寺形制、塑像和壁画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回鹘特点,尤其是佛寺的平面配置形制,尚未发现有与之完全相同的例证,为研究古代西域,尤其北庭地区的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故城中发现的一件陶棺,棺顶部有一个带人头形纽的盖子,对研究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和风俗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保护
1979一1980年,社科院考古所曾对北庭西大寺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部分配殿和佛窟。
2006年,修建西寺保护大棚时对本体西侧和北侧进行了局部清理,为防止施工期间墙体塌陷,对北侧和西侧采用原始的夯筑方法进行修补,增加墙体承重力。并对东侧佛龛及墙体进行加固保护。
2009年,北庭故城遗址保护围栏工程完工,整体测绘和土质分析以及天象观测等相关资料的采集分析已全部完成。将依附于文物本体上的房屋建筑以及会对文物本体造成损坏的建筑进行搬迁。把穿城而过的柏油路进行改道,将故城原先开放式的保护方式逐步形成一个全封闭式保护区域。
2010年起,西大寺遗址保开始了为期3年的护开发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
从2010年开始启动遗址公园建设,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2.2亿元人民币。为保持遗址原貌,当地采用裂缝加固、裂缝注浆、洞顶加固、顶面冲沟整治等原始建筑工艺,为古城“强筋健骨”。
2014年,北庭故城的附属建筑北庭西寺本体加固项目于7月上旬开工,总投资约500万元。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截至2023年11月,北庭故城遗址监测中心平台已经利用遥感卫星、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和设施,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对遗址空气湿度、温度、游客密度等多方面信息实现全方位监控,便于将相关监测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测平台,作出预判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1.市内没有公交车到达,从吐鲁番市区可坐旅游专车前往。
2.先乘班车前往吉木萨尔县城,从县城乘坐前往红旗农场的班车或乘坐出租车前往。
3.遗址已经完善了观光接待设施,游客要进入景区参观必须乘坐专门的观光车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