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
香港香港岛的一个地区
北角位处香港岛北岸,香港岛最北地方,北临维多利亚港,西起兴发街及屈臣道、东至英皇道及民新街交界。由于范围较大,市民或会以区内港铁站名再作细分,当中包括天后及炮台山。其中天后乃根据邻近的天后庙而命名,本身并非成区;炮台山则是北角南部一小山丘,该处一带自古亦隶属北角区内。电照街以东的北角东区,古时曾被称为七姊妹
地理位置
北角(North Point)位于中国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北角主要为住宅区,人口以福建人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称号。
附由九龙红磡区远眺北角的照片。
北角的范围包括西至清风街天桥,东至健康西道/民康街的地区。而炮台山道/大强街以西的北角西区,一般被称为炮台山区;电照街以东的北角东区,曾被称为七姊妹区,但现时只有老一辈的居民才使用此称呼。部份人亦会以英皇道渣华道交界作为北角及鲗鱼涌的界线。
发展历史
1880年,英军于北角设立炮台,开始了北角的历史。当时北角并无民居,但由于水深岸高,所以吸引了轮船公司及仓库码头的兴建,而皇家香港游艇会初期的总部亦在1900年代于北角成立。
1919年,香港电灯公司关闭位于湾仔的发电厂,于北角兴建全新发电厂,以应付需求大增的电力需求。1921年,当地开始兴建糖厂,然而因省港大罢工影响,其后改为发展住宅区,春秧街一带。1935年,英皇道通车,带旺该区的发展,使北角成为新兴工业区。
北角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口不多,但战后随着大批来自上海的新移民涌入,人口开始变得愈来愈多。新移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春秧街、渣华道马宝道等地,多居住于高级的新型楼宇。1950年代,根据当时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记载,北角区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现时纪录的保持者为香港的旺角区。) 此外,当时北角也有一个“小上海”的称号。随着1957年北角邨落成及北角码头启用,北角更为繁盛。到了1980年代,新移民人口变成以福建人为主,因此北角的称号变成了“小福建”。
著名地点
城市花园
香港海关总部大楼
新都城
主要交通干道
公共交通
地铁
港岛线鲗鱼涌站北角站、炮台山站
将军澳线:鲗鱼涌站、北角站
电车
巴士
新巴:2、2A、18、18P、19、23、23B、25、26、27、38、42、63、65、81、82
城巴:5、8X、10、25A、25C、41A、77、85、99、529、A11、A12、E11
过海隧道巴士:102、106、108、1 1 0、1 1 2、116、118、601、606、619、671、680、682、690、692、914、968
小巴
绿色专线小巴:25、33、39M、49M、56、65、69
红色公共小巴:筲箕湾-湾仔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巴士及小巴路线)
渡轮
观塘至北角
蒲台岛至北角
九龙城至北角
红磡至北角
参考资料
香港北角.欣欣旅游.
香港北角地图.绿地地图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5:57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