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闲是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始在北京流行。由凤阳花鼓发展而成。
流行时间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十不闲乃“凤阳妇人歌也”。又有清末十不闲艺人赵星垣提供的唱词言道:“十不闲出在凤阳,排天径地走会挑香。原本是妇人学来妇人唱,也不是西皮也不是二黄。流落在北京城装男扮女,一台大戏假扮装,古往今来学演唱,文忠武勇效贤良。讲的是唇齿喉音吐真字,练就了离合悲欢软硬腔。”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南京出版的《民意月刊》第一期署名二渠的文章《莲花落及其他》引赵星垣言称:“最初唱十不闲时,系以一人打十不闲(按:乐器名,为一木架上缀单皮、鼓、镲等数种打击乐器),一人打堂鼓,一人打铙,一人打钹,四人扮旦角,二人扮丑角,共合十人,以此中十人皆不闲着,故即名曰‘十不闲’。”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称:“十不闲,是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言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所以谓之十不闲儿。”
历史
清光绪十年(1884年)。
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阳市)人赵奎顺在北京演唱十不闲闻名,被招入宫为慈禧祝寿,后任内庭供俸。因其演出必梳一抓髻,故得绰号”抓髻赵”、约于光绪末年,他回到河南开封行艺。厉时三载唯其儿子得其要领,继承了他的艺术,在相国寺经常演出。
“抓髻赵”的第三代传人外号“十三红”,民国年间在开封地摊设场并常在相国寺西院演唱,名噪一时。“十三红”在开封演出期间。山东大鼓、河南坠子的女艺人已经兴起。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开封的十不闲便逐渐衰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获嘉县北吴村赵合山逃荒至原武县(今原阳县)桥北盐店庄。以他为主又兴起一种十不闲。这种十不闲由十人组成,一人扮丑旦,一人扮相公。五名扮闺门旦,一至两名操弦乐或笛子,一人跑场,演唱时穿戏装,勾画戏曲脸谱,全为男性。演出时,丑旦指挥全场,故又称“老总”。
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河南大片地域,原武、阳武一带战祸频繁,“故事会”取消,这种十不闲也随之停止活动,因而失传。
1957年,郓城县举行民间艺术调演,陈德先第一次在郓城大礼堂里演奏,以其技艺,优美的唱腔,尤其他那手脚麻利,件件乐器有声有色,博得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也就在这次演出中,才把这种独创的民乐艺术形式命名为“十不闲”。
演出形式
十不闲初兴时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花会的演出形式之一。有十不闲唱词道出当时艺人的行艺情况:“打十不闲的不害羞,挑着担子满街溜,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其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由一人演唱故事,清唱,不化妆,曲目有《西厢》、《摔镜架》等。彩唱由数人分饰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曲目有《杨二舍化缘》等。
嘉庆年间(1796-1820年)十不闲盛行时,有部分艺人开始进入杂耍园子演唱。嘉庆十九年(1814年)之《都门竹枝词》载:“某日某园演某班,红黄条子贴通圜,太平锣鼓滩黄调,更有三堂十不闲。”道出了十不闲由明地进入室内演出的情况。
十不闲莲花落
十不闲流行于保定、廊坊、沧州、唐山、承德一带。清初,十不闲已流行于京畿一带。河北流行的十不闲,大都在民间花会上演出。每逢年节、庙会上即有人支起十不闲大架子撂地演出。有的地区,其所用“十不闲”乐器被引入莲花落伴奏,称做“
十不闲莲花落”,是莲花落演出的闹场器乐演奏环节。
清末,有子弟票友学演十不闲,其演唱的曲目与艺人有所不同。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记:“《老妈上京》、《十里亭饯别》、《王小赶脚》、《锯大缸》、《赴善会》,皆为子弟家所唱,名为清门儿。再如《王二姐摔镜架》、《四姐捡棉花》、《寡妇上坟》、《四大卖》等为生意人所唱,名为浑门儿。”与此同时,莲花落与十不闲合流,被称作“
十不闲莲花落”,演出时,由七八人出场,全体人员首先敲击十不闲乐器,演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然后演唱莲花落曲目。
清末有影响的十不闲艺人有赵星垣(艺名抓髻赵)、“人身核”(本名不详)等。
曲艺形式
“十不闲” 是清代中期兴起的一种曲艺形式,也是昔日皇会中展现说唱艺术的表演形式,属于俗话所谓“文玩意儿”。这种艺术形式由安徽凤阳民歌演变而来,多在天津的茶馆、戏园子演出,并常常应邀在富家举办的堂会中演出。由于它是一种自我伴奏的说唱艺术,因而在表演中,演员的手、脚都得用上,通过绳索、杠杆同时操纵安置于架子上的锣、鼓、钹、钲等乐器。由于手、足不停闲,故得“十不闲”之名,演奏者被称为“掌正”,这种技巧也非一般人所能掌握。旧时较著名的有侯家后同乐《十不闲》圣会、顺天府宛平长乐《京十不闲》圣会等。他们在表演时,多是由五旦一丑进行演唱。丑角演唱时,往往见景生情,现抓时哏、时话,颇受欢迎。
据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中记:“在民国十六年(1927)以前,北京此项玩艺,尚有十几处,到民国二十年后,乃不易见,只天桥偶尚有之,而嘉庆堂会,亦时或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