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头陀行
佛教称号
佛教称号,即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之十二种梵行。头陀,修治等意。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头陀十二法行。十二头陀之行者,称十二法人
内容简介
(一)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二)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三)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四)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五)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六)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七)着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八)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九)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十)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十二)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关于头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种等说。[《十二头陀经》、《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两通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
十二头陀含义
⑴常行乞食︰又单称乞食。谓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得食无好恶之念,不得亦不生嫌恨之心。
⑵次第乞食︰谓不择家之贫富,次第行步乞食。
⑶受一食法︰又称一坐食或一受食。谓日仅受一食。盖数食有妨一心修道。
⑷节量食︰又称一揣食、不过食。谓于一食中节其量。盖恣意饮啖,腹满气胀妨损道业。
⑸中后不得饮浆︰又名过中(午)不饮浆、食后不受非时饮食。谓午食后不饮浆。盖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
⑹着弊纳衣︰又称著粪扫衣或持粪衣。谓拾得陈旧废弃之物,浣濯而作衲衣,以御寒露。盖贪新好之衣,则多欲求而损道行。
⑺但三衣︰谓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之三衣,不多不少。
⑻在阿兰若处︰又称无事处坐、空寂处住。谓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即离愦闹、欲尘以求道。
⑼冢间住︰又名尸林住或死人间住。谓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或火烧鸟啄作无常苦空观,以厌离三界。
⑽树下止︰谓若于冢间不得道,则如佛之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
露地坐︰又名空地住、显路处居住或常居回露。谓坐露地令心明利,以入空定。
⑿但坐不卧︰又称坐常不卧,或单称常坐。谓常坐不安卧。盖安卧则诸烦恼贼常伺其便。
以上十二种行法中,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受一食法、节量食及中(午)后不得饮浆,乃有关食事。着弊纳衣、但三衣乃有关衣服。在阿兰若处、冢间住、树下止及露地坐乃有关住处。但坐不卧乃有关威仪。求道者若于此四者无所贪着,则能弃除身心之恶法,专心佛道。除此十二种头陀行之外,又有十三及十六种之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03 19:1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