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辰,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辰”本意指日、月的交会点。“十二辰”则为
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
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汇是谓辰。”命名上沿用
地支,即子、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申、
酉、
戌、
亥。
十二辰,是中国古人将天赤道附近的一周天的十二等分自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
十二支,其顺序正好和
十二次相反。
平旦
寅,少年勤学莫辞贫。君不见朱买臣未得贵,犹自行歌自负薪。
日出
卯,人生在世须臾老。男儿不学读诗书,恰似园中肥地草。
食
时辰,偷光凿壁事殷勤。丈夫学问随身宝,白玉黄金未是珍。
隅中
已,专心发奋寻读书。每忆贤人羊角哀,求学山中并粮死。
日中
午,读书不得辞辛苦。如今圣主招贤才,去尔中华用我武。
日昳
未,暂进贫贱何羞耻?昔日相遇未遇时,栖惶卖卜于缠市。
日入
酉,金樽多泻蒲桃酒。唤君莫弃失徒人,结交知己须朋友。
黄昏
戍,琴书独座茅庵室。天子不将印信迎,誓隐山林终不出。
人定
亥,君子虽贫礼常在。松柏纵然经岁寒,一片贞心永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