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雄国
分布在印度河与恒河的平原地带的国家
公元前六-前四世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家)的历史时期为列国时代(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为大国或雄国),按佛教典籍的记载,共计有十六个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印度河与恒河的平原地带,简称十六大国或十六雄国。
基本介绍
十六大国的地理位置,经过考证和考古发现,证实其中15个分布在印度河-恒河平原,1个在德干高原。汉传佛教各种典籍记载的十六大国名称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原始记录的语言有梵语巴利语等,其发音即有不同,再加上汉语的注音也由翻译者的发音和习惯影响,所以出现差异不足为怪。现以佛教典籍《长阿含经》卷五为主干,兼顾其它译名,按照地理位置从东至西自南向北排序如下:
(1) 鸯伽(梵语转音:Aṅga,英语:Anga)国(鸯掘多罗国)、瞻波国
(2) 摩揭陀国(梵语转音:Magádha,英语:Magadha);
(3) 跋阇国(梵语转音:Vṛji,英语:Vrji),玄奘法师译为弗栗恃(Virijji)国,该国名亦作:拨只(Vajji)国、佛栗氏(Vrijji)国等;
(4) 迦尸国(梵语转音:Kāśi,英语:Kasi);
(5) 摩罗国(Malla);
(6) 憍萨罗国(梵语转音:Kośala,英语:Kosala),亦作:侨萨罗、居萨罗等;
(7) 支提国(Cedi),亦作支提耶(Chetiya)国、车底(Cetī)国等;
(8) 跋蹉(Vatsa)国,亦作拨沙国(Vansā)、筏蹉国、伐蹉国、憍赏弥国等,意译犊子国;
(9) 般阇罗国(梵语转音:Pañcāla,英语:Panchala或Pancala),亦作般遮罗、半阇国、布罗国等,意译为五国等;
(10)阿般提(梵语转音:Avantī,英语:Avanti)国,亦作阿槃提国、阿和提国、頞饭底国、阿槃底国、优禅尼国等;
(11) 苏罗娑国(梵语转音:Śūrasena,英语:Surasena或Shurasena)国,亦作苏罗西那国、戍洛西那国、修罗色那国、修罗塞那等;
(12)婆蹉(Matsya)国,亦作:摩差国、摩差耶国等;
(13) 居楼(Kuru)国,亦作俱卢国等;
(14) 乾陀罗(梵语转音:Gandhāra,英语:Gandhara)国,亦作健驮罗国、犍陀罗国等;
(15) 剑洴沙(Kamboja)国,亦作剑浮沙、剑跋阇(Camboja)国、绀蒲遮(Kabojā)国、甘谟惹国、甘菩遮国等:
(16) 阿湿波国(梵语转音:Aśvaka 或Aśmaka,英语:Assaka或Ashmaka,),亦作阿湿迦国、阿萨卡国、頞湿缚迦国等。
有些典籍,未列:支提国、婆蹉国、乾陀罗国等,列有:叶筏那国、末遮国(Maccha)、苏西噏摩国、奔哒罗国等,但这些差异,实际与佛陀生前活动的地点无太大关系,所以从研究佛教史的角度出发,已可不做细究。
十六大国的地理位置关系,英国人于19世纪绘制出成了地图(见题图),但根据现有考古发现和论证,该图尚有不准确之处。
地理位置
1、鸯伽(Anga)国
鸯伽(鸯掘多罗国),位处十六大国的最东部,恒河中游的平原地区,东、南两面是恒河下游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西部以恒河为界线,西南边与摩揭陀国相接,西北边与跋阇国相接,北至喜马拉雅山脚。
都城为瞻波(Campā,Campa)城,位于恒河南岸,在今印度国比哈尔邦帕格尔布尔(Bhagalpur)市附近,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
鸯伽国(瞻波国),佛陀在世时,即已被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所灭,因此有些典籍记载为摩竭陀-鸯伽国。据考证,鸯伽国的一些部族逃亡到了当时更为落后的恒河下游地区,并在此地区建立了各自的国家,构成东印度主要国家。孔雀王朝时期,这些在列国时代没有被记录的新国家也被纳入摩揭陀国的版图,随着孔雀王朝的结束,各国又再次独立。直到公元八世纪,东印度强势崛起,并建立了大一统的波拉王朝。
佛陀生前曾到瞻波城宣道。
2、摩竭陀(Magadha)国
摩竭陀国,在列国时代初期,为恒河南岸国家,东部与鸯伽国(瞻波国)相接,南至山地,西部与迦尸国相接,北面与跋阇国隔河而望。
都城:王舍城(Rājagṛha,Rajagrha),当时南亚次大陆的八大商业城市之一。佛陀在世时,王舍旧城在山中;佛陀去世后该城因火灾被毁,搬入新城,遗址在今拉杰吉尔(Rajagrha)镇,现有(新)王舍城遗址公园。公元前450年,优陀夷王统治期间迁都华氏城(Pāṭaliputra),今印度国比哈尔邦的首府巴特那(Batna)市。
摩竭陀国实行君主制。列国时代初期,摩竭陀国与憍萨罗国跋阇国、跋蹉国(憍赏弥国)并称4大最强国,该国经过诃黎王朝幼龙王朝难陀王朝孔雀王朝四个王朝的发展与扩张,最后由阿育王第一次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结束了列国时代
佛陀在摩竭陀国伽耶(Gaye)城外得道,这里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佛陀得道后,最先到达的都城是王舍城,长期在旧城外的竹林精舍等处居住和宣道,因此这里也是许多原始佛教典籍的诞生地。佛陀生前,与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王瓶沙王)、和其子阿阇世王(未生怨王)过从甚密,去世后,阿阇世王参加了葬礼并与八王共分佛舍利,后建塔供养(现有考古遗址)。阿阇世王还襄赞在旧城郊外的石窟中举行了佛教第一次结集。阿育王统一南亚次大陆后,以敕令的形式使佛教成为南亚地区的宗教并向全世界传播。
3、跋阇(Vrji)国
跋阇国,位居恒河北岸,东与鸯伽国(瞻波国)相接,南与摩揭陀国隔河而望,西与摩罗国根德格河为界,北接喜马拉雅山脚。
都城为吠舍离(Vaiśalī,Vaishali)城,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遗址在今印度国比哈尔邦瓦伊沙利(Vaishali)县,有遗址公园。
跋阇国摩竭陀国的主要对手,加上憍萨罗国、跋蹉国(憍赏弥国)并称列国时代4个最强国。该国由离车(Licchavi,以吠舍离城为中心居住)、毗提诃(Videha,以蜜稀罗(Mithilā)城为中心居住)、瓦吉(Vajji)等八族共同结成部落国家共和制,重视法律,普遍实行五人陪审制。佛陀生前,认为跋阇国的政体最好,是各国君王学习的榜样。在佛陀去世前后,跋阇国受到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地影响,国力渐衰,公元前483年,被摩揭陀国所灭。
毗舍离城(吠舍离),地处王舍城舍卫城间的交通要道上,因此这里成为佛陀重要宣道地点,佛陀去世前的最后一次法会即在该城附近的重阁精舍/重阁讲堂(Kutagarasala Vihara)举行,全面阐述了佛教教义。佛陀去世后,跋阇国国王与其他七王参加了葬礼并平分了佛舍利,后建塔供奉,其遗址已发现。跋阇国还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去世的地方,在毗舍离遗址公园内有阿难舍利塔。
据佛典记载,在佛陀圆寂百年后,摩揭陀国幼龙王朝第二任国王黑阿育王(注意切勿将他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弄混)扶持佛教,于公元前349年,在毗舍离城外的重阁讲堂举行了700名罗汉参加的佛教第二次结集,由于佛教内部对会议结果不认可,导致了教义观点上的分裂,最后演变成小乘大乘2大派别及归属各派的不同部派。
4、迦尸(Kasi)国
迦尸国,位居恒河上游,东与摩揭陀相接,南至山地,自西至北依次与跋蹉国、憍萨罗国、末罗国相接。
都城为江绕城(Varanāsī,Varanasi),音译:波罗奈城、贝拿勒斯城等,今为印度国北方邦瓦拉纳西 (Varanasi)市,列国时代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该城也是印度唯一从古自今长期保持重要商业地位的城市。
佛陀在世时,迦尸国已被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胜军王)吞并,因此有典籍记为憍萨罗-迦尸国。
在江绕城附近的鹿野苑,佛陀初转法轮,是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佛陀曾多次路经江绕城并在此停留布道。
5、末罗(Malla)国
末罗国,东面与跋阇国隔根德格河相望,南与迦尸国相接,西、北两面是憍萨罗国。根德格河是恒河北岸的支流,在华氏城二河汇流。
末罗国是末罗族(意译力士族)居住的聚落,分为南北2部分,采取部族共和制。北末罗人以拘尸那揭罗(Kuśinagara,Kushinagar)城为居住中心,意译上茅城,音译又作拘尸那伽城等;南末罗人以婆波 (PàPà) 城为居住中心,两城均属村镇性质,当时这里的经济很不发达。佛陀去世后3年,在跋阇国被摩竭陀国吞并之后,末罗国也并入摩竭陀国的版图。
拘尸那揭罗城是佛陀去世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公元前486年4月8日,是佛陀人生的最后一天。这天正午前,佛陀在婆波城接受供养后,身感不适,但仍继续坚持向西行走大约5千米后,来到了拘尸那揭罗城外的希连河边,阿难等人在两棵娑罗树间架起吊床,佛陀躺上休息,于晚间去世,享年80岁。随后,在拘尸那揭罗城外举行了火化仪式,北、南末罗国王与其他六位国王一起参加了葬礼,后将平分的佛舍利建塔供养。为纪念佛陀诞生2500周年,印度国政府在北方邦拘尸那揭罗(Kushinagar)村,修建了佛陀般涅盘纪念公园,这里成为世界佛教徒必访的四大圣地之一。
6、憍萨罗(Kośala)国
憍萨罗国,东面与跋阇国、末罗国相接,南与迦尸国、跋蹉国相接,西面与般阇罗国相接,北面至喜马拉雅山脚。
都城先后有3个,佛陀在世时为舍卫(Śrāvastī,Sravasti)城,是南亚次大陆当时八大商业城市之一,今有印度国北方邦舍卫城遗址公园。在舍卫城之前,憍萨罗国的都城是阿瑜陀(Ayodhyo)城,此城也是当时八大商业城市之一。在舍卫城毁于雷电灾害之后,搬迁到沙祗大(Saketa)城。阿瑜陀、沙祗大两城相连,今均属阿约提亚市,在戈格拉河南岸。戈格拉河为恒河北岸的支流,在华氏城以西约40千米处与恒河汇流。
在列国时代,憍萨罗国与摩揭陀、跋阇国、跋蹉国并称4个最强国。憍萨罗国实行君主制,佛陀与该国统治者波斯匿(胜军王)和其子毗琉璃(琉璃王)过从甚密。佛陀去世后不久,憍萨罗国被摩揭陀吞并。
佛陀是释迦族人,据史籍记载,释迦族的十个部落,居住在憍萨罗国的属地上。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Kapilavastu),是一个以城为邦的小国。佛陀出生在迦毗罗卫城附近的蓝毗尼园,这里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迦毗罗卫国王参加了八王分舍利。
另外,因“八王分舍利”而载于佛教典籍的蓝摩(Rāmagrāma)国,也是憍萨罗国的一个聚落或城邦小国。蓝摩国是拘利族的居住地,罗希尼河(今名纳拉扬(Narayan)河)将拘利族与释迦族分开。两族的居住地,现今均属尼泊尔国。
佛陀曾在舍卫城外的祗洹精舍(意译为给孤独者园)等静修地渡过了25年/次雨安居,因此许多原始佛教的典籍诞生在这里。
7、支提(Cedi)国
支提国,属于亚穆纳河(Yamuna River)南岸国家,德干高原余脉致使这里地形复杂,河流众多,该国的东、南面均为山地阻隔,西面与阿般提国隔山而望,北面与跋蹉国隔亚穆纳河相望。亚穆纳河是恒河主要支流之一。
都城:塞缚悉底跋底(Svastivasti,Suktimati)城,又译叟格底麻底,在今印度国北方邦班达(Banda)县,位居根河(Ken river)东岸。根河为亚穆纳河支流。
学者认为,支提族人古时居住在尼泊尔山间,后出现在憍赏弥城附近。到列国时代,又继续迁移到亚穆纳河以南,亚穆纳河诸条自南向北的支流所形成的河谷地带,是其主要居住地,今属印度国中央邦和北方邦。支提国实行君主制,在跋蹉国被摩揭陀国吞并之后也消亡。
佛陀一生未到访该国。
8、跋蹉(Vatsa)国
跋蹉国,是亚穆纳河(Yamuna River)与恒河间的国家,东面与迦尸国相连,南面与支提国隔亚穆纳河相望,西面与苏罗娑国、般阇罗国相连,北面是憍萨罗国。
都城为憍赏弥(Kauśāmbī,Kaushambi)城,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今有同名(Kausambi)遗址公园,属于印度国北方邦。
公元前8世纪,南亚次大陆吠陀时代的最后一个帝国保拉法,其都城因遭受恒河洪水冲击,遂向南迁都于亚穆纳(Yamunà) 河北岸。迁都之后帝国开始分裂,各地方统治者和邦国逐渐宣布独立,南亚次大陆进入列国时代,并形成十六大国和若干小国,而跋蹉国作为保拉法帝国的承继者,与摩揭陀、跋阇、憍萨罗并称4个最强国。该国实行君主制。公元前411年,摩揭陀国都沙迦王(Darsaka,诃黎王朝最后的君主)最终并吞了跋蹉国,彻底结束了南亚历史上的保拉法(Pauravas)王朝。
跋蹉国在佛典中,更多见于意译名称犊子国。佛陀曾在憍赏弥城与国王优填王论道,国王和王后都是佛门居士。该国的三位长者:河斯陀(Ghasita,又注音为Ghosila,汉译具史罗、豁古达(kukhuta)和波瓦利迦(Pavarik)a),则分别修建了精舍奉献给佛陀及其弟子。
9、般阇罗(Pañcāla)国
般阇罗国,恒河上游国家,东面与憍萨罗国相连,南面与跋蹉国、苏罗娑国相连,西面与居楼国、婆蹉国相邻,北抵喜马拉雅山脚。
般阇罗国以恒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般阇罗的都城是坎毗拉(Kampilla,Kampilya)城,又译堪比利亚、剑毕离城等,今位于北方邦法鲁卡巴德(Farrukhabad)县卡姆皮尔(Kampil)镇附近;北般阇罗的都城是阿希查特拉(Ahichatra,又作:Adhichhatra、Chhatravati等)城,汉译又作阿喜制罗多城等,今位于北方邦巴雷利(Bareilly)县拉姆讷格尔(Ram Nagar)镇附近。著名的曲女城也坐落在般阇罗国境内,不过这里成为重要的城市是列国时代以后的事情。
据考证,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前500年),般阇罗人即在属于上恒河平原一部分的罗希尔坎德(Rohilkhand)低地地区建立王国统治,与西面邻国居楼国关系密切,同为婆罗多族的两支后嗣。在列国时代,般阇罗国实行君主制。公元前四世纪,归入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版图。到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后,般阇罗又恢复独立,有考古发现的硬币为证,直到公元四世纪被笈多王朝吞并。
佛陀生前是否到过般阇罗国不详,但按佛典记载,佛陀曾到其西邻居楼国传道,因此从地理角度说至少途径过此地。另外,北般阇罗国的国王参加了佛陀的葬礼,并在都城建有佛舍利塔,但今已不存。
10、阿般提(Avanti)国
阿般提国,东面与支提国隔山而望,南、西面皆为德干高原,北面与苏罗娑国、婆蹉国隔昌巴尔河而望相接。
都城为邬阇衍那(Ujiayani,Ujjaini)城,意译最胜城,音译又作:优禅尼、乌贾尼城等,今在印度国中央邦乌贾因(Ujjain)市。
在列国时代,阿般提国是南亚次大陆中西部地区最强大国家,实行君主制。公元前410年,摩揭陀国进入幼龙王朝时期,同年新国王悉输那伽(Sisunaga)征服了阿般提国,如是南亚次大陆列国时代结束。此后,随着亚历山大东征等一系列政治变化,此区域又不断恢复国家建制,到公元7世纪,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录此地区存有邬阇衍那、摩腊婆等国家。
佛陀生前未到过此地,其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梵语:कात्यायन,转音Kātyāyana,标准英译Mahakatyayana),以“论议第一”为人所尊崇,出生和传道于此。
11、苏罗娑(Śūrasena)国
苏罗娑国,东面与跋蹉国相接,南面是阿般提国,西面与婆蹉国相接,北面是般阇罗国。
都城为末土罗(Madhura)城,又作摩头罗(Madra)城,位于亚穆纳河上游的西岸,今在印度国北方邦马图拉(Mathura)市附近。
苏罗娑国实行君主制,曾是跋蹉国的劲敌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归入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版图。之后,这里又成为独立国家,公元五世纪法显著《佛国记》中作摩头罗国,在公元七世纪玄奘著《大唐西域记》卷四作秣菟罗国。
佛陀生前未到过该地。公元二世纪,马图拉城,成为继犍陀罗之后的佛像制作中心,此时,贵霜王朝为巩固对中印度的控制,在连接南亚次大陆西部与中部的交通要道上修建了第3个国都,从而不仅抵御了东面摩揭陀国的势力,也完全掌控了世界香料贸易,同时也使马图拉佛教艺术取得了很高成就。
12、婆蹉(Matsya)国
婆蹉国,东面与苏罗娑国相连,南面与阿般提国隔昌巴尔河而望,西面是阿拉瓦利山脉,北面与居楼国相连。昌巴尔河是亚穆纳河的支流。
都城:毗罗陀那伽多(Viratanagara)城,今址不详。虽然,在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普尔县有维拉特纳加尔(Viratnagar),旧译拜拉德(Bairat)镇,但从资料看似乎与婆蹉国无关。
婆蹉国在吠陀时代晚期和列国时代初期较为强大,实行君主制,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它与居楼国王室是结盟关系,参加了与般阇罗国的战争;在巴利语佛教文献《增支部》中则记录其与苏罗娑国王室关系密切。根据资料分析,婆蹉国最终并入居楼国。
佛陀生前未到过此地。
13、居楼(Kuru)国
居楼国,东面与般阇罗国相连,南面与婆蹉国相连,西面是乾陀罗国,北面至喜马拉雅山脚。
都城为因陀罗普斯太(Indraprastha)城,意译天帝城。有学者考证此城在现今印度国首都新德里市一带,但并未被主流学界认可。
在吠陀时代中晚期,居楼国已经形成完备的国家治理制度,在国王统治之下,刹帝利贵族和婆罗门教祭司予以辅佐,实行严格地种姓制度管理,这也成为在其后纷纷宣布独立的新起君主制国家的统治范式。到列国时代,居楼国进入了发展停滞阶段,其政治和文化影响力减弱。公元前四世纪,继般阇罗国之后为摩揭陀国难陀王朝所灭。
根据佛典的记载,佛陀曾到居楼国的劫摩娑陀密(Kalmasadmya,又作剑磨瑟昙)城宣道,国王和地方官员不给提供居住的地方,佛陀只能露宿在大树下,但佛陀依然宣讲了《大念处经》等重要佛经。
14、乾陀罗(Gandhara)国
乾陀罗国,东南方向是居楼国,西北面与剑洴沙国相接,这里是印度河上游的五河交汇之地,南亚次大陆历史发源地之一,因处在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地,在吠陀时代已经达到高度文明。
都城为呾叉始罗(Taksasila,Takkasila)城,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今为巴基斯坦国旁遮普省塔克西拉(Taxila)市。
列国时代,乾陀罗国为君主制。公元前五世纪,被波斯帝国所灭。孔雀王朝时,重新划入印度版图。
佛陀在世时,未到过此地。公元1世纪,这里佛教兴盛,并形成了融合西方雕塑艺术的佛陀造像制作中心,犍陀罗艺术对中国影响很大。
15、剑洴沙(Kamboja)国
剑洴沙国,位于十六大国最西部,印度河上游与斯瓦特河交汇处的平原地带,西南部与乾陀罗国相接,其它各方向以兴都库什山脉山脚为界。
都城为陀跋利迦(Dvārakā,Dvarika)城,意译多门城,今址不详,可能在今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马尔丹市附近。
据考证,这里是说伊朗语的雅利安人部落的居住地,剑洴沙(Kamboja)人是阿育王石刻敕令所列各民族之一。在列国时代,该国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习性,虽然实行君主制,但国王只是名义领袖,实际由各部落首领管理,贵族都是刹帝利种姓。此地以出好马和骑手闻名。公元前五世纪,被波斯帝国所灭。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时期,归入摩揭陀国版图,阿育王在其都城附近刊布了遵守佛法的敕令。公元前二世纪,剑洴沙人与塞种人(大夏,也有观点认为剑洴沙人是塞人的王族)联合占领了南亚次大陆,建立了贵霜王朝,直至公元五世纪初,笈多王朝兴起后式微。根据公元七世纪,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的记录,原剑洴沙人的居住地此时归在健驮逻国(即乾陀罗国)名下,但此时健驮逻国也是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
佛陀在世时,未到过此地。
16、阿湿波(Assaka)国
阿湿波国,位于十六国最南部,温迪亚山脉断裂带、讷尔默达(Narmada)河以南的德干高原地区,是相对于其它十五个印度河-恒河地区的国家完全独立的文明体系,与其距离最近的是其北面的阿般提国。
都城为补怛洛迦(梵语:Potalaka或potali)城,音译又作:补多勒迦城、波坦那(Potana)城。史诗《摩诃婆罗多》则言都城名为Paudanya。无论此国都城为何,其今址均未考定。
关于列国时代的阿湿波国情况,历史记载有限,仅能推知此时当地人的语言属于泰米尔语系,而其它十五国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时期,阿湿波国被摩揭陀国收入版图,此后很快又独立。公元七世纪,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记录此地为摩诃剌他国,都城在今纳西克(Nashik)市,位于戈达瓦里(Godavari)河南岸,属印度国马哈拉施特拉邦。
佛陀生前未到过阿湿波国。随着阿育王弘扬佛法,德干高原地区佛教开始兴盛,此情况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的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为证,玄奘法师记录此地为阿折罗伽蓝及石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7 12:24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