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下属院系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起源于华中工学院化学教研室,建成于1953年,由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江西大学和广西大学抽调的教师组成,2008年5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发展历史
化学教研室建立之初仅有教师11人、实验员3人,其中有叶康民教授、肖炬松副教授和讲师3名,其余均为大学刚毕业来校的青年教师,主要承担全校一年级新生的普通化学教学任务。当时喻家山上尚是荒山秃岭,山下也大多为崎岖不平的农田和荒地,教学楼尚在建设之中。仅有的几栋平房既是教室、实验室又是办公室。化学实验室只分到其中的6间,4间供学生实验用,每间只能容纳15名学生做实验,1间预备室、1间天平室只放有20台摇摆天平。实验室内未按水槽,学生只能在走廊上洗涤仪器。那年冬天武汉最低气温达零下14摄氏度,不仅水管冻裂,连配好的溶液也冻结得打不开瓶盖。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由于全体教师和实验员的努力才保证所有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出。
随着学校的发展,化学教研室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化学实验室迁至东二楼,后来又迁至南一楼西头,实验室面积逐次增大,仪器设备日趋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上世纪50年代末至文革前,连续几年从外校和本校相关专业分配或抽调来一批青年大学毕业生,充实化学教研室教师队伍。这批年轻教师朝气蓬勃,积极肯干,他们在老教师叶康民、丁诗健、蒋学滪、朱慧楠、施文赵等教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大多成为日后化学系的骨干。化学教研室所开设的课程也因此由单一的普通化学发展到可开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相关的化学专业课和选修课。
化学教研室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教学任务集主要中于一学期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显著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经过多次组合、调整,逐渐形成了金属腐蚀与防护、生物无机化学、特种高分子材料、多相催化、生物痕量元素分析等多个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为日后化学系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77年和1979年分别招收了两届师资班,为化学系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1年,化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合并成立了理化系,在当时的领导朱慧楠、侯华蓉的领导下全系教职员工为化学系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基地建设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经学校、理化系和大家的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1983年原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设立应用化学专业并同意当年起招收本科学生,由此化学系宣告成立。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充分抓住石油系统对金属腐蚀与防护人才的迫切需要的契机,经多方努力,原石油部科技发展局于1983年和我校正式签署合办油田腐蚀与防护研究室为期8年的协议,并同时委托我校为全国各油田培养三届(83、84、85级)共108名油田腐蚀与防护专业本科学生。为此在以后的十多年内石油部给予了60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投入,使我系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室的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郑家燊、许立铭老师为此作出了很大贡献。
化学系建系之初,实验室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且分散于全校五个地方,设备、仪器总值不到80万元,由于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不少学生实验是二个人一组,甚至四个人一组。为解决化学楼的建设问题,在系主任朱慧楠同志的领导下,成立了施文赵、赖刚等同志组成的大楼筹建小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88年化学楼动工修建,1992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为化学系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化学楼建设过程中,分管此项工作的系副主任张华民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我系抓住学校在今后二十年实现第三次大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好时机,贯彻落实学校坚持和发展综合化、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格局,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基地的指导方针,积极争取到了学校500万元教学经费的投入,完成了教学实验室的现代化改造和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此同时,从学校还争取到了400万元用于材料化学研究基地和190万元用于生命化学研究基地建设的经费,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之中。这些基地的建设为化学系的教学和科研上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80年代中期,在朱慧楠、徐辉碧等同志的努力下,分别从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引进学术带头人谢洪泉教授、赵成学教授等,此后李光兴、杨亚江、杨济活等也加盟我系,他们为我系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系还致力于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系前后我系即有多名教师赴国外学习。如生物无机化学方向的徐辉碧、苏嫦、周井炎,金属腐蚀与防护方向的郭稚弧等,这些同志后来都成为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从九十年代开始,我系陆陆续续又派出一批青年教师先后赴国外学习深造或读博士学位,现已有十多名教师回系工作。如黄开勋、聂进、郭兴蓬、唐和清、龚跃法、刘琼、朱丽华、解孝林等。学成归来的他们都逐渐成了所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教学、科研骨干。如在任的系和教研室领导几乎都有在国外学习、进修的留学经历。近几年来,我们还立足于自身的力量,对青年教师进行博士化的培养,已有7名教师拿到博士学位。有的表现较突出,如杨祥良于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我系中青年教师约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大多有在国外工作、学习的经历。他们凭借在国外学到的前沿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系依靠这批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积极肯干、注重效力、不畏困难的高素质中、青年教师,完成了新老交替,克服了人才断层不利局面,为化学系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化学系已经拥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师资队伍:学院在岗教职员工107人,专任教师7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子1人,省杰青3人。教授28名(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24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比例65%。
新发展
随着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我系科学研究与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科研经费、学术论文、科研成果逐年增加,承担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近10年来,百万元以上的项目近10项,有些已经完成,有些即将完成,有些正在进行之中。仅2002年我系就承担有863、“十五”纳米生物医学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20年来,我系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45项。如郑家燊教授等研制的“7701复合酸化缓蚀剂”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徐辉碧教授等研究的“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白内障的机理研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曾繁涤教授等研究的“高电压新材料合成绝缘子”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在过去的10年里,我系亦取得了一批很具意义的应用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已经发挥或将要发挥重要作用,如李光兴教授承担的国家计委工业性实验项目“碳酸二甲酯”于2002年通过验收正式投产,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徐辉碧、黄开勋、高秋华等教授负责的“胰岛素口腔喷雾剂”2002年完成了II期临床观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们研制的两种滴眼液“冰珍清目滴眼液”和“冰珍去翳滴眼液”于2002年获国家批准为“准字号”药。
教学
化学系一贯重视教学工作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以朱慧楠教授为首的教学研究小组获得了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马利芬副教授为首的《面向21世纪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综合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已顺利完成并通过学校的验收。其中,以聂进教授为首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我们的毕业生除了在本校继续深造外,有一些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还有一些考上了国外的研究生。20年来,我系为国家共培养化学化工方面的各类(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人才1200余名,他们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在我们的校友中有许多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成为领导,有的已经成为专家教授。
化学系为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早在建系之初,我们系就抓住机遇在申请本科专业的同时申报了应用化学和无机化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点,从1983年正式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招收。在此期间,我们还作为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分别参与了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博士点的申报,获得成功后在其中招收博士研究生,为国家输送了一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又获得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硕士点。2001年有了化学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同时获得了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博士点,为我们系庆20周年献了一分厚礼。
科研
20年来,化学系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诸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化学系拥有七个硕士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及化学工程)、三个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以2002年为例,化学系实际到校科研经费51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58篇。2002年底化学系在校本科学生近1000人,研究生约200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07 22:13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