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在甘肃》是2013年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作者是刘基。
内容简介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是全国华夏文明生态的缩影。《华夏文明在甘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历史文化卷,属于基础研究部分。着重梳理甘肃特色文化资源、典型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内涵及学术价值,构建甘肃华夏文明的基本体系,推动全国“华夏文明”主题研究。第二部分,创新发展卷,属于文化产业部分。以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探寻保护传承
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图书目录
(上)
前言
第一章华夏文明视域下的甘肃文化和文化产业
第一节华夏文明视域下的甘肃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节甘肃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现实困境
第三节甘肃文化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第四节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五节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六节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对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第八节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原则
第二章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节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梳理与开发分析
第二节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甘肃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定位
第四节甘肃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第三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建设
第一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概况
第二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策略
第三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优化升级
第四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商品体系创意策划
第五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推广策略
第六节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设计及功能区划分
第四章陇东南华夏文明产业区建设
第一节庆阳
第二节天水
第三节平凉
第四节陇南
第五章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
第一节历史文化资源的描述和定位
第二节发展现状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研究对策
第六章兰白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建设
第一节以文化的力量推进兰白都市圈建设
第二节兰白都市圈的优势文化资源
第三节兰白都市文化圈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节创意——兰白都市圈文化产业的核心引擎文化
第五节兰白都市圈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六节大兰州文化圈
第七节结语
第一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描述与定位
第二节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机遇和挑战同在,甘肃非遗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第四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与建议
第八章民族文化产业战略
第一节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与“大一统”民族观的形成
第二节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历史文化资源
第三节甘肃人口最多的两大少数民族——回、藏
第四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第五节甘肃民族文化产业战略
(下)
第九章红色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
第一节发展背景
第二节发展现状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对策与创意研究
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落文化发展与品牌战略
第一节甘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资源描述和定位
第二节甘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甘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甘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品牌建设及开发创意策划
第十一章健身长廊文化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甘肃健身长廊文化发展背景
第二节甘肃健身长廊文化地图
第三节甘肃健身长廊文化版图拓展
第四节甘肃健身长廊文化的创新发展思维
第十二章大敦煌文化品牌战略
第一节传承华夏文明,打造“敦煌画派”
第二节传承华夏文明,打造书法品牌
第三节探寻古道乐舞之韵,再创丝路艺术辉煌
第四节挖掘敦煌文学,弘扬丝路文化
第十三章珍稀古籍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甘肃珍稀古籍的现状
第二节甘肃珍稀古籍的优势与特色
第三节甘肃珍稀古籍现存主要问题
第四节甘肃珍稀古籍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
第十四章华夏文明与甘肃戏剧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甘肃戏剧影视文化资源的描述和定位
第二节甘肃戏剧影视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第三节甘肃戏剧影视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甘肃戏剧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创意思考
第十五章华夏文明对外传播
第一节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理论与模型
第二节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华夏文明对外传播的策略与路径
第十六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法制与政策保障
第一节法制与政策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法制与政策保障的基本定位
第三节华夏文明传承发展中的文化法制创新
第四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的文化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刘基,男,1954年生,甘肃兰州人。第九届甘肃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第十二届甘肃省人大常委、甘肃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图书序言
甘肃位于祖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
民族融合与伟大的社会实践,孕育了甘肃特有的精神气质,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建设国家安全生态屏障、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和甘肃转型崛起,乃是当前时代的需求。
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文化基地”。早在20万年前,甘肃境内就有人类生息。七八千年前,甘肃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是传说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开创辉煌时代的真实展现,是甘肃远古时期文明的代表。周王朝的先祖从陇东高原崛起,以农为本,以德治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与道德传统。秦王朝的先祖从陇南山地崛起,称霸西戎,依法立国,铸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从汉朝开始,甘肃地区整体正式融人中国大历史之中。随着西汉张骞“凿空”,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横贯甘肃全境,甘肃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孔道和门户,成为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前沿阵地。十六国时期,在整个北方“胡风”劲吹的大趋势下,凉州成为汉文化的三个中心之一,而五凉文化则成为隋唐盛世文化制度的源头之一。隋唐时期,甘肃进入辉煌时期,民族和睦,社会繁荣,经济鼎盛,史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胡商贩客,往返如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兴盛。中西方文明在纵横千余里的甘肃大地交流碰撞,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篇章。
宋代以来,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甘肃的历史辉煌渐趋消退,经济发展逐渐落伍。近代以来,与东南地区相比,甘肃尤显贫瘠、闭塞、落后。目前,甘肃还处在资源丰富而经济后进、文化厚重但有待开发的境地。寻找突破口,追求大发展,成为两千多万陇人的现实追求。事实表明,甘肃是文物的集中点、华夏文明的闪光点。与发达省份拼经济、拼人才、拼科技,暂时没有太多的出路,可以拼的就是资源、特色,还有文化。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等为甘肃开展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为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在这一大背景下,甘肃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应运而生。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对全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对甘肃具有牵动性和长远性。据闻“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围绕“一带”,建设“三基地”,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一带”,就是
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基地”,就是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基地、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基地、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基地;“十三板块”,就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试点、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培养、节庆赛事会展等。相信通过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发展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将为同类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示范。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前景广阔,“华夏文明资源”的价值提升和内涵挖掘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当着眼于根本——传承保护,立足于开拓——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开发新价值,发挥新能力。
由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编纂的《华夏文明在甘肃》这部书,在华夏文明大背景下全面展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贵价值,对甘肃历史文化做了全新定位,内容充实,学风朴实,且可读性强。书中梳理了甘肃系列特色文化:远古神话与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彩陶文化、早期周文化、早期秦文化、简牍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敦煌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规划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印刷、戏剧动漫、节庆赛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等,构思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打好文化资源富集牌,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这些论述和分析,有助于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切实做好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使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更加丰富璀璨。
是为序。
图书后记
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甘肃区位优势独特,在西北地区居于“座中联六”的重要地位,毗邻陕西、四川、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文化资源的包容性、民族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是全国华夏文明生态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在甘肃建立“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对于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强西部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扩大华夏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并为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和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2年3月6日,受甘肃代表团委托,笔者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全团会议上提出了充分发挥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在甘肃设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得到了与会的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近一年来,在全国人大的关心和文化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推动下,今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在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目前已进人实质性的启动阶段。
2012年6月,为了配合“全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组建成立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同志担任院长,确定以“华夏文明”为研究重心。2012年9月,由西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敦煌研究院、
读者出版集团、甘肃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敦煌文化创意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天水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和专家学者共同组建省级“
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完成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直接对接,为“1313工程”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10月,“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通过
甘肃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被批准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
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推荐申报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聘请饶宗颐、袁行霈、傅璇琮等著名学者担任顾问,聘请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晁福林、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叶舒宪等著名学者担任中心研究员或首席专家。“一院一中心”旨在以
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手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华夏文明优势资源为研究重点,立足甘肃、面向西北,吸纳国内外研究力量,构建国家急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在一个更为普遍而深远的层面探讨全国华夏文明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所面临的诸多亟待审视的理论与实践议题。
“华夏文明”是西北师范大学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先秦典籍整理研究、西北考古文化研究、边疆民族及宗教、敦煌学、简牍学、艺术史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文化基地”,推动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决定组织编撰《华夏文明在甘肃》一书(包括《历史文化卷》和《创新发展卷》)。
2012年10月,我们组建了编委会,确定了作者人选,拟定了编写提纲,并连续两次召开编写会议,就本书的编撰意义、编写体例、章节安排、主要内容、写作进度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过6个多月的辛勤工作,这部百万多字的书稿终于呈现在了广大读者面前。本书作者都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师或兼职教师,都是华夏文明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各章作者为:前言:刘基、田澍。《历史文化卷》第一章:王贵生,第二章:李永平,第三章:段小强,第四章:陶兴华,第五章:祝中熹,第六章:张德芳、李迎春,第七章:贾小军、赵向群,第八章:伏俊琏,第九章:刘再聪,第十章:刘再聪,第十一章:李并成,第十二章:刘建丽,第十三章:胡小鹏,第十四章:张嵘,第十五章:张连银、刘再聪。《创新发展卷》第一章:张兵、符晓波,第二章:把多勋、王耀斌,第三章:徐兆寿、王力,第四章:徐兆寿、陈积银,第五章:梁旺兵、冯玉新,第六章:把多勋、欧阳正宇,第七章:彭金山、杨华,第八章:任志明,第九章:高亚芳,第十章:王三北、魏梓秋,第十一章:陈青、张建华,第十二章:邓小娟、王玉芳、李逸峰、冯玉雷,第十三章:马世年、杨晓斌,第十四章:徐兆寿、马成鸣,第十五章:曹进、刘涛,第十六章:李玉璧。
本书撰写,时间紧,任务重,各位专家利用课余时间,夜以继日,把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华夏文明的心得,对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深人思考奉献出来,体现了我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应有的社会担当。本书供学界批评指正,供政府和相关机构参考借鉴,供民众阅读了解。当然,由于写作时间紧迫,再加文出众手,本书写作体例有不尽一致之处,某些观点也许还不太成熟,文字还有待进一步打磨,等等。我们诚恳期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于百忙中为本书拨冗赐序;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同志一直关心西北师范大学对甘肃文化的研究,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具体指导本书写作,并为本书题写书名;编委会各位专家建言献策,各位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张兵、刘再聪、徐兆寿和学校社科处的同志协调会议、策划提纲、联系作者、统筹稿件,尽心尽力;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于青女士、政治二部主任侯俊智先生以及责任编辑吴继平先生为本书出版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长期以来,西北师范大学一直坚守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校亦将进一步整合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培育建设新的学科群,并以本书的编撰为契机,做好后续研究,策划重大项目,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力争在华夏文明源头性文化、特色文化及创新理论研究、文化产业及应用研究领域推出一批高质量、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刘基
2013年1月26日于西北师范大学
编辑推荐
《华夏文明在甘肃(历史文化卷)(套装共2册)》立足华夏文明的大背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特色文化,展示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贵价值,在此基础上规划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主编刘基认为该套丛书构架丰满、体例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对了解华夏文明的源头,深入发掘甘肃文化内涵,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自觉做好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