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兰芳
中国革命烈士
卓兰芳,又名卓祥和,字培卿,浙江奉化人,1900年3月21日生于贫苦的乡村私塾教师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积极开展农民革命运动,1930年在杭州被捕,英勇就义。
人物经历
少年时随父读私塾和小学,后考入宁波省立第四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被校方开除,回乡当小学教员。
1925年当选为宁波小学教师联合会负责人,参与发动宁波两万余工人学生市民游行示威,响应上海五卅运动。11月任中共宁波地委职工运动负责人。1926年1月被派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10月成立中共勤奉部委,任书记,领导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进行反封建、斗争。1927年2月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去余姚组织盐民协会。4月底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6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兼农民部部长,曾去诸暨、富阳等地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大革命失败后,9月省委改组,任常务委员兼农民部部长。11月积极参与领导发动浙东农民暴动,去奉化忠义区进行具体组织领导,不久因省委遭破坏中止。1928年3月参与主持在上海召开的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会后以特派员身份实际主持省委工作。5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重视发动群众开展日常斗争,加强对浙西地区工作指导,曾兼中共浙西特委书记。1929年1月改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兼秘书长。4月中共中央决定暂时取消省委组织,他任中央巡视员,先后去浙东、浙北、浙西等地巡视指导工作。1930年4月领导发动了诸暨农民暴动,组织农军3000余人。7月又领导发动了建德农民暴动,均先后失败。8月成立中共浙北行动委员会,任书记。奉中央命令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发动武装暴动。10月29日在杭州被捕。在狱中威武不屈,大义凛然。11月24日英勇就义。
“五四”运动时期,卓兰芳受同乡、早期党员卓恺泽的启发,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卓兰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3月,共青团宁波地委创办了《火曜》刊物。卓兰芳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五一节与中国被压迫民众》、《为什么独怕苏俄》等文章,以犀利的笔锋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宣传马列思想。
“五卅”惨案后,卓兰芳根据党的指示,带着一批年轻党团员,到和丰纱厂、正大火柴厂、美球针织厂和铁路、邮局等单位,组织工会,建立党组织,发动工人开展罢工斗争。
1926年1月,受中共宁波地委委派,卓兰芳回到家乡奉化,开展农民运动。他以松溪小学校长的身份作掩护,发展小学教师和农民积极分子入党,在松岙、裘村、马头、吴家埠一带建立了党支部。为开展农民运动培养了骨干力量。
这年的秋冬时节,中共鄞奉区委成立,卓兰芳任区委书记。成立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2万多人;组织农民协会攻打翔鹤潭盐局、税关,缴获10多支步枪和短枪,建立了农民武装。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卓兰芳代表地委,筹建了中共奉化县委。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各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发动群众,斗土豪、破迷信,农民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27年2月,卓兰芳到慈溪余姚指导农民运动。他和地委农运书记竺清旦一起,在庵东盐场用诉苦的方法,启发盐民觉悟,培养骨干,着手组织基层盐民协会。他一面派费德昭率领农民武装攻打浒山和余姚城,收缴警察局枪械;一面发动盐民逮捕和公审了劣绅高绵泰,召开了余姚盐民协会成立大会。群众在斗争中受到了锻炼,10万人的庵东盐场,盐协会员发展到了2万多人。
正当宁波的工农群众运动如火如荼时,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按照蒋介石的密令,抢先动手在宁波发难。宁波总工会被捣毁,王鲲、杨眉山等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逮捕杀害。
几天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血流成河……
在这严峻时刻,卓兰芳赶回奉化,通知共产党员和农民协会骨干做好隐蔽工作。
“四一二”后,卓兰芳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党的“五大”。回浙江后,杭州地委扩建为中共浙江省委,卓兰芳被选为省委委员兼农民部负责人,先后几次到诸暨、富阳等地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9月27日,中央派王若飞来杭州改组浙江省委,推选张秋人为省委书记,卓兰芳为省委常委兼农民部负责人。不幸,张秋人在杭州仅活动了三天,就在西湖上被敌人逮捕了。
接着,中央派夏曦来杭州召开浙江省委会议,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
10月23日,《中央致浙江信》中指出:“浙江省委应马上准备一个广大的农民暴动……”
根据中央来信精神,省委制定了从杭州湾到温州的《浙东暴动计划》。计划夺取浙东要地政权,开展浙东的土地革命。
身为省委农民部负责人,又是奉化暴动点总指挥,卓兰芳回到家乡,首先在松岙、湖头渡一带恢复和发展党组织。“要暴动,枪从哪儿来,经费从哪来?”卓兰芳带头变卖家产,又动员其他党员,共同筹募暴动经费,购置枪枝弹药,并搜集民间的土枪和大刀,重新建立农民武装。
就在暴动筹划过程中,11月6日,省委军事部负责人贝介夫、职委主任沈乐山等,在杭州因搞红色恐怖和罢工而被捕。几天后,省委组织部负责人王家谟去浙东浙南发动暴动,在温州被捕。
接着,大批共产党员遭到通缉和逮捕。慈溪洪塘暴动负责人潘小梅、上虞暴动负责人叶天砥等都先后被捕……
在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省委仍坚持继续搞武装暴动,并决定以奉化、三北、浙西为暴动重点。成立了奉化区委,管辖鄞奉地区。沙文汉为区委书记,卓兰芳为省委特派员,指挥这次暴动。卓兰芳组织起一支200多人的农军,不料,暴动消息泄露,暴动领导人相继被捕,暴动再次受挫。
奉化暴动失败后,1928年3月,卓兰芳到上海参加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扩大会议后,省委从宁波迁回杭州。5月,夏曦去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辞去了省委书记职务,中央决定卓兰芳任省委书记。
1929年,中央决定暂取消浙江省委建制,卓兰芳任中央巡视员。他先后巡视了湖州、长兴、德清、绍兴、富阳、杭州等地,调查了解情况,整顿恢复党的基层组织,纠正“左”的盲动情绪,使党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这年的春天,根据中央精神,卓兰芳带着《中央通告》70号,化名李品三来到诸暨,发动农民暴动。
在卓兰芳领导下,诸暨农民军臂缠红布,扛着土枪土炮,手拿龙刀朴刀,英勇地攻打枫桥、牌头、草塔等几个大镇。全县农民军扩大到3000多人,分粮的群众达10多万人。但是,驻诸暨的国民党省防军和从杭州调来的省防军联合“围剿”,农民军经过五六天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农民军缺乏作战经验而失败了。
虽然,卓兰芳组织农民暴动一次次受挫,但他遵照中央指示,百折不回,又组织了浙西暴动。
浙西暴动失败后,全省白色恐怖更为严重。杭城内外军警密布,四处抓捕暴动领导人和革命群众。
但是,此时党中央无视这样严酷的现实,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举行武汉暴动、南京暴动和上海总同盟罢工。并命令杭州等地配合行动,在杭州成立浙北行动委员会,任命卓兰芳为行委书记,统辖杭嘉湖和浙西各县。
卓兰芳筹划新的暴动计划时,9月8日,他去杭州石牌楼召开一次秘密会议。由于行踪被敌人侦悉,国民党当局派出大批军警包围了卓兰芳的住地。
开完秘密会议,卓兰芳步行回来。走到梅花碑板儿巷附近,突然想起附近有一所房子要出租,地下党机关打算在那里设一个联络站,就决定顺路去看一下房子。一进板儿巷,警笛响了,警察截住了巷子两头,卓兰芳不幸被捕。
被捕后,卓兰芳关押在柴木巷拘留所12号囚笼。由于共青团杭州市委负责人叛变,卓兰芳省委书记身份暴露,敌人给他戴上脚镣手铐,锁上笼门。
卓兰芳从容不迫,无所畏惧,他对难友说:“我是卓兰芳,宁波奉化人,是共产党员。国民党悬赏1000大洋通缉我……”
关在囚笼里的卓兰芳,继续坚持斗争。他向难友们讲解形势,说明革命必然胜利,反动派的末日必将来临;他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诡计,研究对付敌人刑讯逼供的办法;他带头高唱《国际歌》,鼓舞大家的革命斗志;他勉励难友,要认清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面目,坚强起来,跟着共产党,为摆脱自己身上锁链、为解放所有的劳苦大众而努力奋斗。卓兰芳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知识,正确剖析问题的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不久,国民党当局把卓兰芳从柴木巷拘留所押送到陆军监狱。
在陆军监狱,开始,国民党反动当局特意备了酒菜茶水,款待卓兰芳,企图收卖他。一个法官对卓兰芳说:“卓先生,你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只要你点头自省,我们不但不会加害你,而且要大大重用。”
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引诱,卓兰芳坚定地说:“不必多说废话,我不会告诉你们什么的。”
敌人见利诱不成,便对卓兰芳施以各种残酷刑罚,要他说出省委和各地的共产党负责人。
卓兰芳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他坚决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外面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你们要想在我口中得到些什么,办不到!”
敌人软硬兼施,都无法从这个浙江省委负责人身上得到有用的情报。
1930年10月5日,卓兰芳在黑沉沉的夜色中被绑赴刑场。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一路上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对党忠心耿耿、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他死时,年仅30岁。
人物故居
卓兰芳故居位于奉化市松岙镇海沿村,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卓兰芳故居系木结构高小屋,上有阁楼,坐西朝东。通面宽三间,10.26米,通进深五间,8.05米,穿斗式,前后均有天井,系烈士祖父所建,距今约一百三十余年,1992年重修。
卓兰芳纪念馆
卓兰芳纪念馆位于奉化松岙镇海沿村,是奉化区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1993年4月,当地政府对卓兰芳故居全面整修,将3间木结构小青瓦平房按原貌修复,扩建成“卓兰芳烈士故居陈列室”。故居南边间第一室,陈列烈士生前参加革命活动时的图片及有关文字说明;中间第二室,陈列烈士生前使用过的部分家具什物和烈士妻子、儿媳照片及有关文字说明;西边间第三室,陈列烈士部分战友照片、有关文字说明和张爱萍谭启龙同志的亲笔题词。
2003年2月,宁波、奉化、松岙三级政府又先后拨款,对故居改扩建,2004年3月底竣工,易名为“卓兰芳纪念馆”。悬挂在门口的“卓兰芳纪念馆”匾额,由张爱萍题写。同时在兰芳新村竖起一座卓兰芳烈士花岗石雕像。
参考资料
卓兰芳简介.奉化生活网.
卓兰芳烈士故居.奉化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1 20:3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