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
浙江省宁波市辖区
奉化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部,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州市余姚市,北交海曙区鄞州区,总面积1278.3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奉化区辖8个街道、4个镇。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7.54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禹时,距今4200年前后,以白杜为中心建立的堇子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宁波境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春秋战国
周元王四年(前742年),越王句践听从谋士计然之谋,起兵灭堇子国,句践将计然封地在今奉化方桥一带。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威王灭越,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一统江南,以吴越地置会稽郡,在堇子国故地设立鄞邑,县治白杜里(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
西汉
阳朔元年(前24年),会稽郡东部都尉徙治于鄞县,不久又徙治于句章县。
新莽
始建国元年(9年),改鄞为谨。
东汉
建武初年复改为鄞。
三国(吴)、两晋、南北朝
各代县皆称鄞,属扬州会稽郡。
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会稽郡,设吴州总管府,并余鄞、鄮、余姚三县入句章,治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
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以原鄞、鄮、句章三县地置鄞州,原余姚县地置姚州,奉化属鄞州,州治三江口。
武德八年(625年),废鄞州置鄮县,隶越州,奉化属鄮县。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奉化属明州,为上县,治所位于今锦屏街道,境域范围大致与今相同。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明州升为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奉化属明州望海军。
建隆元年(960年),吴越降宋,置两浙路,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奉化属明州奉国军,为望县。
绍熙五年(1194年),升明州为庆元府,奉化属庆元府。
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庆元路,奉化属之。
元贞元年(1295年),奉化县以户口及格升为下州,隶庆元路。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庆元路为明州府,奉化属之。
洪武二年(1369年),奉化州复为县,属明州府。
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府名同国号,明州府改为宁波府,奉化属宁波府。
咸丰十一年(1861年),忠义乡(今莼湖区)转隶鄞县,宁海县割八庄隶奉化县,不久即还。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
民国三年(1914年),以清朝宁绍台道范围置会稽道,治所位于鄞县县城,辖鄞、慈溪、奉化、镇海、象山、南田、定海、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温岭等20县,奉化县属会稽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直属浙江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浙江省鄞县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浙江省设第五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驻鄞县,统辖鄞、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南田、定海、上虞、余姚、嵊县、新昌、宁海等12个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设第六行政督查区,专员公署驻鄞县,辖鄞、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南田、宁海八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划剡明、剡后两乡(今溪口区西北)大部分归四明县。
1949年,四明县撤销,所辖之地归还原属。
1949年5月24日,奉化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二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奉化属宁波专区。
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
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奉化改为宁波市属。
1988年10月13日,奉化撤县设市(县级),以原县行政境域为市行政境域。
2016年,国务院(国函〔2016〕158号)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以原县级奉化市的行政区域为奉化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7月,淡溪乡(今属松岙乡)竹窦村划归鄞县。
1959年12月,象山县(彼时宁海县并入象山县)西店、深甽2公社划入。
1960年7月,唐田、壶潭、茶培、北溪、梨洲、平坑等6村划归余姚;董家彦、陈大坑、余家等3村划归嵊县。
1961年12月,西店、深甽2公社划还宁海县。
1981年9月,城关镇更名为大桥镇。
1984年1月,余姚县壶潭村划归。
1984年6月,撤销萧王庙乡、西坞乡、莼湖乡和江口乡,设立萧王庙镇、西坞镇、莼湖镇和江口镇。
1985年1月,撤销尚田乡、方桥乡和裘村乡,设立尚田镇、方桥镇和裘村镇。
1991年6月,撤销班溪乡,设立班溪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5个区公所,将11个镇和20个乡整合为11个镇和8个乡。
1995年12月,撤销桐照乡,设立桐照镇。
2001年6月,撤销班溪镇、跸驻乡和斑竹乡,并入溪口镇。撤销桐照镇和鲒埼乡,并入莼湖镇。撤销方桥镇,并入江口镇。撤销白杜乡,并入西坞镇。撤销楼岩乡,并入尚田镇。撤销董李乡,并入大堰镇。撤销松岙乡,设立松岙镇。撤销大桥镇,分设锦屏街道和岳林街道。
2003年12月,撤销江口镇、西坞镇和萧王庙镇,设立江口街道、西坞街道和萧王庙街道。
2004年,奉化市将原580个行政村撤并为360个。
2008年1月,萧王庙街道钟甘家村划归溪口镇管辖,西坞街道童赵村划归岳林街道管辖。
2018年4月,析江口街道1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设立方桥街道。
2019年6月,撤销莼湖镇和尚田镇。
2019年7月,设立莼湖街道和尚田街道。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奉化区辖8个街道、4个镇。共有39个社区、10个居民区、283个行政村。奉化区人民政府驻锦屏街道锦屏南路1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奉化区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面。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州市和余姚市,北分别与海曙区和鄞州区相交。介于北纬29°24’—29°47’,东经121°03’—121°46’之间,东西长70.5千米,南北宽42千米,土地总面积1278.3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53.421千米.
地形地貌
奉化区地貌构成大体为“六山—水三分田”,西部处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多高山峻岭,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属宁奉平原,是水稻和经济作物重要种植区。沿象山港尚有小块狭长低平地带。河流属山溪型,剡江、县江和东江俱源于西南山区,循山而下,流归东北部,至方桥镇同入奉化江,为潮汐所吞纳。东南部10余条小溪流独注象山港。
气候特征
奉化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3℃,降水量1350至1600毫米,日照时数1850小时,无霜期232天。
自然灾害
奉化区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数据,全区根据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奉化区控制面积共127830.34公顷。其中湿地2773.34公顷、耕地11908.60公顷、园地6035.28公顷、林地86099.78公顷、草地374.33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335.89公顷、工矿用地3399.87公顷、住宅用地5745.55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783.61公顷、特殊用地383.3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454.2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816.03公顷、其他土地720.46公顷。
水资源
截至2016年,奉化区可开发内河水力资源2.8万千瓦,潮汐资源14万千瓦。
植物资源
奉化区境内有樟树栎树杜仲凹叶厚朴金钱松三尖杉、云锦、杜鹃等180科,1500余种。
动物资源
奉化区境内有云豹、黑麂、穿山甲白颈长尾雉虎纹蛙鲳鱼牡蛎等16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120种。
矿产资源
奉化区矿产以花岗岩紫砂泥为主。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8.3071万人,比上年减少690人,其中城镇人口20.131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802人,出生率7.86‰;死亡人口3990人,死亡率8.25‰;人口自然增长率-0.3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1.1万人。全年计划生育符合率98.68%,出生婴儿性别比105.2,综合避孕率 90.62%。
截至2018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8.1308万人,比上年减少1763人,其中城镇人口20.17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212人,出生率6.66‰;死亡人口3681人,死亡率7.63‰;人口自然增长率-0.9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1.5万人。计划生育符合率99.35%,出生婴儿性别比108.46,综合避孕率86.6%。
截至2019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8.0597万人,比上年减少711人,其中城镇人口20.282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91人,出生率6.01‰;死亡人口2849人,死亡率5.92‰;人口自然增长率0.0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1.6万人。
截至2020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7.9397万人,比上年减少1200人,其中城镇人口21.88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522人,出生率5.25‰;死亡人口3177人,死亡率6.62‰;人口自然增长率-1.36‰。
截至2021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7.7862万人,比上年减少1535人,其中城镇人口22.21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90人,出生率4.58‰;死亡人口4085人,死亡率8.55‰;人口自然增长率-3.97‰。
截至2022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7.657万人,比上年减少1292人,其中城镇人口22.290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22人,出生率4.45‰;死亡人口3798人,死亡率7.97‰;人口自然增长率-3.52‰。
截至2023年末,奉化区户籍人口47.5028万人,比上年减少1542人,其中城镇人口22.406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64人,出生率4.13‰;死亡人口4403人,死亡率9.25‰;人口自然增长率-5.12‰。常住人口58.9万人,城镇化率62.5%。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拥有户籍人口47.54万人,比上年增加394人,其中城镇人口22.6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38人,出生率4.50‰;死亡人口3342人,死亡率7.03‰;人口自然增长率-2.53‰。
政治
经济
综述
2017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9%。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4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8.27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37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为5.7:59.7:34.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7万元,同比增长5.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955美元。
2018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0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5.21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14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之比为5.0:59.0:36.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4万元,增长5.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744美元。
2019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其中,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2.27亿元,增长5.0%(区属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87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之比为4.8:60.8:34.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2万元,增长4.9%,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145美元。
2020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其中区属生产总值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7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2.28亿元,增长2.4%(区属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77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之比为4.8:60.1:35.1,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7%、43.3%、54.0%。
2021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8.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7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3.83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0.82亿元,增长0.2%。三次产业之比为4.0:61.7:34.3,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7%、96.2%、1.1%。
2022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7.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9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7.37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3.93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之比为4.0:60.3:35.7,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7%、24.5%和68.8%。
2023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7.5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04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之比为3.8:60.1:36.1,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9%、77.1%和18.0%。
2024年,奉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2.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8.0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5.2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之比为3.5:58.8:37.7,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2%、56.4%和41.4%。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奉化区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1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78.0%,第二产业增长25.0%,第三产业下降18.3%。项目投资增长18.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4%;完成房地产投资166.86亿,下降37.0%。民间投资下降28.2%,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8.7%。
财税收支
2024年,奉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3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16亿元,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1.20亿元,增长20.5%,其中城乡社区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75.4%、20.2%、5.7%。
人民生活
2024年,奉化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13元,突破六万元大关,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3485元,增长4.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6510元,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1.62:1缩小到1.58: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60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6元,分别增长6.3%、7.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3%、34.7%。
2024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第一产业
2024年,奉化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0.84亿元,同比增长3.2%。全区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区级龙头企业6家,截至年末累计达43家,其中农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宁波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截至2024年末,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86个,省级未来乡村3个,市级艺术赋能村6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典范村6个,市级“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全年新认定清廉村75个,培育示范清廉村8个,培育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区级示范性农村合作社2家。
农业
2024年,奉化区粮食播种面积16.69万亩,增长5.8%,粮食产量6.68万吨,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畜牧业
2024年,奉化区猪肉产量11255吨,增长21.8%。禽蛋产量2339吨,增长22.0%。全年生猪出栏12.52万头,增长8.5%。年末生猪存栏7.9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17万头。
生产条件
2024年,奉化区完成水利管理业投资17.75亿元。柏坑水库扩容工程完成主坝混凝土浇筑15万方,完成横山水库预泄能力提升工程隧洞开挖,松岙镇域水利综合整治工程Ⅰ标试验段、Ⅱ标、Ⅲ标已完工,小狮子口塘、外新塘、松宁塘(东海段)全面完工,海塘防潮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完成17千米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和16座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完成15个新(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农村河道综合治理27.2千米,河湖清淤19万方,新增滨水绿道3.61千米,修复排水管网18.46千米,除险加固8座水库,整治病险山塘27座,完成小流域治理3.75千米,农村水站“应通尽通”工程开工建设,基本完成10个村的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全区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100%。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奉化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0.5亿元,同比增长6.8%。分行业看,全区规上工业涉及的32个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8.1%。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8.35亿元,增长8.5%。新兴产业引领增长,全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核心、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6%、21.4%、14.2%、13.8%和13.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073.07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交货值177.21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318.54亿元,增长9.3%,其中利润总额104.78,增长19.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达到168家。
2024年,奉化区新产品产值达303.46亿元,同比增长24.7%,新产品产值率达27.9%。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4家。入选新一轮全省工业大县和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名单,“建设经济智治平台,促进数字经济创新体质”被省经信厅评为2023年度“最佳实践”。
建筑业
2024年,奉化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0.14亿元,同比下降7.6%。截至年末,全区共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34家,其中一级18家,二级41家,三级及以下75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62.2万平方米,下降0.9%。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4年,奉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7亿元,增长26.6%。从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4.9%,汽车类增长14.0%,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95.9%;粮油食品、金银珠宝分别增长13.2%、7.9%,石油及制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分别下降4.5%、8.9%。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年累计核销1.60亿元。推动省级夜间经济城市创建,先后推出“奉化冷饮”“寻味夜生活”等夜经济品牌,成功获评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地区。
对外经济
2024年,奉化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24.12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258.66亿元,增长7.9%,进口总额65.45亿元,增长73.5%。
招商引资
2024年,奉化区合同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同比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9033万美元,增长44.0%。
房地产业
2024年,奉化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0.03万平方米,增长4.9%;二手住房成交4501套,成交面积48.99万平方米,增长3.2%。
旅游业
2024年,奉化区登榜“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区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徐凫岩房车度假营地获评第四批全国自驾车旅居车4C级营地(全省唯一)。
金融业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本外币存款余额1401.27亿元,同比增长8.3%;本外币贷款余额1840.99亿元,增长12.0%。全区不良贷款余额10.2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0.56%。
2024年,奉化区完成证券成交总额2847.07亿元,同比下降16.31%。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7家证券营业部。建立健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专班”机制,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家。
保险业
2024年,奉化区完成保费收入17.69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46亿元,增长10.0%;人身险保费收入9.23亿元,增长10.9%。保险赔付支出7.72亿元,增长1.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5.47亿元,增长6.4%;人身险保费支出2.25亿元,下降9.7%。
交通运输
交通
奉化区对外交通基本形成了以甬台温铁路和甬台温、甬金两条高速公路为脊梁,以甬临线、江拔线、浒溪线、沿海中线、三高连接线(下朝线)等省道和重要县道为骨架的南北畅通的快速系统。区内交通基本顺畅,西边溪口方向,有三高连接线(上畸线)、弥勒大道、江拔线等高等级公路,路网体系较为完善;东南莼湖方向,随着城区至莼湖至滨海新区快速通道的全线贯通,区域内部初步建立起与“一体两翼”空间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东西交通路网。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408.33千米,其中国道87.20千米,省道160.86千米,县道366.89千米,乡道396.30千米,村道397.08千米,路网密度111.07千米/百平方千米。2024年,奉化区完成交通投资30.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奉化火车站扩建和新建溪口火车站均投入使用,203省道奉化段全线通车,下横线至陶坑村、下桥埂至河泊所、尚岭线至梅岭下、江拔线至丰岭岙等11.62千米农村公路完成改造提升,横方线—茗山后、前葛—许家山、方门—梅林下、楼隘—仙梅庵等43.11千米乡村公路完成提质,董东线、大沙线、龙溪线、直高线等43.14千米县道养护工程完工。
运输
2024年,奉化区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38.71万人次,同比下降42.3%,旅客周转量3276.3万人千米,下降14.0%;完成公交输送旅客2088.88万人次,增长4.9%;货运量4310.51万吨,增长9.9%;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6.6亿吨千米,增长4.8%;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1009.8万吨,水路运输总周转量160.50亿吨千米,分别增长33.4%、26.6%。
2024年,奉化区优化调整11条公交线路,发展“公交+”模式,先后开通3条公交线路、2条专线。全面升级“雏鹰专线”,优化农村小学9条公交专线(125条支线线路)发车时间,惠及5000余名小学生;新开城区4所中学晚自习公交专线13条,已为818余名学生提供夜自修结束后的返家公交服务。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公交线路134条,公交车辆739辆,公交线路总长度2590.1千米,公交输送旅客2088.94万人次,增长4.9%。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4年,奉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30.63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财政科技支出8.29亿元,增长20.2%。完成专利授权3611件,其中发明专利51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21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次177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226家。新认定省企业研究院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0家,入选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1家,新认定市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3家,新备案区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6家,新培育“小而美”企业20家。实现技术交易额37.2亿元,增长24.9%。
2024年,奉化区新引进大学生2.2万人以上,新增博士人才77名。推荐入选国家级引才工程1人,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1人,省级引才工程1人,甬江人才工程3人。新增技能人才9865人、高技能人才6524人、数字高技能人才2582人。2024年,奉化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1773人次。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有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49所,幼儿园53所。全区在校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7931名、幼儿园在园幼儿12656名,其中普通高中学生7453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3611名、初中学生14751名、小学学生32024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92名。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971名、幼儿园专任教师1096名,其中普通高中709名、中等职业学校343名、初中1135名、小学1768名、特殊教育学校31名。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91%,基本实现了普及十五年教育。
文化事业
2024年,奉化区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0个,城市书房3个,文化驿站2个,乡村博物馆2个,微书房71个。第四次文物普查完成全区1045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工作,新发现文物50处。原创京剧红帮小戏《不完美的衣服》获“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最佳剧目”。2024年,奉化区共有32件文艺作品在国家级展赛中获奖或入展、22件省级获奖或入展、118件地市级获奖或入展,500余篇作品在各级各类文艺刊物发表。
体育事业
2024年,奉化区举办2024“奉化有龘市”、和乐春龙“二月二”大巡游、2024年奉化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腰旗橄榄球公开赛等文体活动(赛事),2024年,奉化区开展文体惠民活动近1000场。完成22项省、市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建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百姓健身房8个、全民健身广场1个、国球进社区(公园)8个,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17平方米。奉化海峡两岸桃花马拉松获评2023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典型案例(体旅融合发展赛事)、浙江省银标赛事。奉籍运动员汪顺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获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铜牌。
卫生事业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6家,核定床位数4138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02人,注册护士2560人。基本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推进卫生镇村建设向健康村镇建设转型提升,开展各类健康讲座1500余场次,受教人群3.7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4.4%。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报告发病率919.57/10万,同比下降9.5%。全区共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59家,提供托位2797个,其中普惠托位2757个,占比98.6%,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4.75个。
社会保障
2024年,奉化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459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298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809人,帮扶离校未就业大学生6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5%。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3.06万人、29.93万人、17.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老)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新)参保人数分别为103251人、10802人和6123人。全区养老保险户籍参保率为97.96%。年末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159元。实施职业渔民等重点群体扩面“破冰”行动,累计新增参保渔民100余人。鼓励引导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全年新增灵活就业群体参保750余人。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养老机构337个,床位数4395张。新(改)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15个,建成实体化助餐服务点157个,实际用餐人数达6000余人。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827户7701人,低保边缘户853户1436人,全年低保资金累计发放9900.43万元。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301元/月。全区特困在册人员201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786.06万元。全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9元,增长12.6%。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517.90万元,临时救助2849人次。
2024年,奉化区慈善机构募集善款6594.90万元,救助支出4875.92万元。区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56787.13万元,累计救助支出49268.80万元。
基础建设
2024年,奉化区完工27个新(改)建市政道路项目,新增道路里程22.3千米;完成6座“桥头跳车”整治,5座桥梁支座更换,11条道路照明质量提升,城市道路病害整治2.5千米。锦轩、松岙未来社区通过市级验收,金钟、南溪社区顺利通过市级回头看验收。完成1个“污水零直排区”创建、1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18台电梯交付使用,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0.6%,省市民生工程及“七优享”工程住有宜居年度目标圆满完成。新增绿地32公顷,绿道9.5千米,改造公园绿地4公顷、口袋公园3个、甬小园3个,新增立体绿化点位9个,打造景观道路2条。
环境保护
2024年,奉化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92.3%,PM2.5平均浓度为25.4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环境功能达标率达到100%,15个县控以上断面地表水优良率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为100%。成功蝉联“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荣获全市唯一、全省唯三生态环境部“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
安全生产
2024年,奉化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30.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0%;发生火灾259起,无人员伤亡,火灾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3.1%。
平安建设
2024年,奉化区推进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班融合,全年开展行政检查8823次,跨部门监管率同比提升18.0%,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420起,罚没款1016.8万元,入选省市局典型案例9起。2024年,奉化区信访总量(不含来电)为4424件人次,同比增长6.2%。其中来信235件,同比下降32.1%;网上信访3572件,同比增长9.4%;四级走访共292批617人次,批次及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5.2%和11.6%;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受理群众来电(含咨询件)9.54万件。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奉化名称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唐代明州的郡名颇为奉化郡,以此县名;一说,据南宋陈著《题奉化图志揭首》云:“奉化为邑,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得名”;一说,来源于县东奉化山。
文物古迹
非遗项目
唱新闻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艺人在演唱时,右手挟—根鼓杆及打锣木片,左手提—面小锣,两膝膝盖上按着—只小鼓,边唱边用鼓槌或锣片有节奏地叩打鼓壳或小锣。其演唱形式有:—、唱门头,即沿门唱几个小曲,类似乞讨;二、逻便场,在民众天井、明堂之中,唱—段或—场,兜几个钱;三、唱航船,这在水网地带较为流行,在日夜航船里卖唱;四、唱灯头,逢到庙会、集市进行演唱;五、唱场子,这是能唱大书、相对水平较高的民间艺人,进书场演唱,但为数不多。
新闻多是—人进行演唱,也有两人对唱的。其伴奏的乐器有鼓、小锣,也有用竹板敲打的。新闻书目可分两类:—种是小书目,也叫开场书,如《光棍调》、《打养生》、《游码头》等,也有用小调唱社会新闻的。另—种是大书目,也叫当家书,有《三县并审》、《拆鸳鸯》、《钉鞋记》等。
奉化吹打
根据民间艺人的口碑材料及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所载,可以推断奉化吹打盛行于明代中叶。奉化区位于浙江东部沿海,东面海、西枕山、北接宁绍平原。农、林、牧、渔、手工业发展较为全面,为“奉化吹打”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定的便利条件和经济基础。
宁波走书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据艺人传,最早从上虞流入。当时,曾有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娱乐,借以消除疲劳。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副竹板和—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流行余姚农村。后余姚有农闲时从事曲艺演唱的农民、小贩和手工业者成立“杭余社”,交流演唱经验,研究曲艺书目。其中有位许生传老先生,吸收绍兴莲花落的曲调,率先采用月琴伴奏,自弹自唱,很受群众欢迎。在其影响下,许多艺人也都采用各种乐器伴奏,并从四明南词、宁波滩簧、地方小调中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同时,书目方面也有发展,出现了《四香缘》、《玉连环》等—些长篇,演唱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宁、舟、台地区。
方言
方言属于吴语方言系统中北部吴语的甬江小片(俗称宁波话)。奉化每个地域的方言都有差异,大多可以从行政区域上进行划分,但也有例外。比如锦屏、岳林两个街道居民的方言区别不大,都是大桥地区方言,方桥虽然属于江口街道范围,但方言和江口不同,更接近鄞州口音。
根据各自特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言小片:大桥镇小片、北部平原小片、剡江上游小片、横山小片、沿海小片(象山港)。各小片间存在交叉、过渡区域。
奉化方言由于属于甬江小片,且全境范围均包含在内,与宁波话异同:
1、词汇的使用相似度很高,起码有70%的词汇是—样的,个别词汇是地区小片发展中表现出来的;
2、声调上有区别,奉化方言的声调比宁波话的声调更加硬,这是多方面造成的结果,但不影响与沟通与交流。
风景名胜
截至2024年末,奉化区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溪口——滕头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省级复核。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布袋和尚(唐末至后梁祯明三年),名契此,时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出家于奉化岳林寺,奉化雪窦寺是其弘法之地。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
林逋(967—1028年),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区黄贤村)。这—说法,有现存的《黄贤林氏家谱》可以佐证。
戴表元(1244—1310年),字帅初,—字曾伯,自号剡源先生,奉化榆林人。五六岁就从父学诗文,多有奇句,稍长就塾师习辞赋,师从曾任南宋礼部尚书的王应麟和舒岳祥等—代文学师表。南宋咸淳七年中进士,被授予迪功郎、建康府教授等职。
庄崧甫(1860—1940年)原名莪存,又名景仲,字崧甫,号求我山人,以字行,浙江奉化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暨慈善家,辛亥革命上海光复的功臣之—。
毛思诚(1873—1940年),民国政要,蒋中正的早期启蒙老师和机要秘书,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黄埔军校校史研究的第—人,也被称为《蒋介石日记》研究第—人。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浙江奉化人。工文能诗擅书法。
王才运(1879—1931年),奉化县长寿乡(今江口街道)王溆浦村人。据《奉化县志》等文献记载,王才运之父王睿谟,早年曾东渡日本学做西服,1891年回国后执业于上海,为红帮裁缝早期创业者之—。
王正廷(1882—1961年),奉化金溪乡税务场村(今属白杜乡)人,中华民国时期的外交专家、社会活动家、著名体育家。
俞飞鹏(1884年12月29日—1966年12月19日),浙江奉化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中正的同乡和嫡系亲信,后勤总管。获颁的中华民国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王任叔(1901—1972年),乳名朝伦,字任叔,号愚庵,笔名巴人,连山乡大堰村(今大堰镇)人。13岁参加全县小学统考,作文名列前茅。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师范,五四运动中任宁波学生联合会秘书。1920年毕业,先后执教镇海、鄞县等地小学。1922年5月始发表散文、诗作、小说,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10月任《四明日报》编辑,主编副刊《文学》。翌年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主编剡社月刊《新奉化》。
俞济时(1904年5月1日—1990年1月25日),字良桢,号邦梁、济士,中国浙江省奉化县人,中华民国军人。他与蒋中正为同乡,—说是蒋的外甥,长期为其侍卫长。另外,他所统领的第五军88师参与一·二八事变,因战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浙江省奉化县人,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陆军二级上将。
俞国华(1914年1月10日—2000年10月4日),浙江省奉化县人,与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及蒋经国同乡,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因为与蒋中正份属同乡,进入其侍从室工作,后留学英美深造。1955年返台从政。日后在财金方面大展长才,与前行政院长孙运璿、前财政部长李国鼎、前主计长周宏涛等,并称台湾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
邬维庸(1937年4月3日—2006年10月3日),浙江奉化人,心脏科医生,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逝世前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沈昌祥(1940年8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统工程专家。浙江省奉化人。是中国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总工程师
邬华扬(1946年—),浙江奉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毛治国(1948年10月4日—)台湾政治人物,生于浙江省奉化县,乃1990年代李登辉执政时期重要的交通事务幕僚,马英九政府的第五任最高行政机关负责人。
丁磊(1971年10月10日—),中国IT业著名企业家,网易公司创始人,网易公司首席架构师。浙江宁波奉化人。他与张朝阳、王志东并称为网络三剑客。丁磊于2003年成为中国双榜首富(福布斯胡润)。
荣誉称号
奉化区是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浙江省生态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中国水蜜桃之乡。
中国芋艿头之乡。
中国草莓之乡。
中国青梅之乡。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1名;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71名;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0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1月,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11月30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确定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2022年1月,入选2021年浙江省4A级景区城。
2022年2月,被评为浙江省2021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良好区。
2022年,被命名为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61。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72。
2024年9月,入选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71。
2024年12月,奉化区入选天和2024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44。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7 22: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