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南京钟山风景区内的综合性植物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简称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始建于1929年,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植物园联盟主要领导单位之一,是一所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植物所(园)。
历史沿革
园区布局
中山植物园分南北两区,包含植物博览园(南园)和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园)。
植物园北园以保护、研究、利用中国中、北亚热带植物为重点,建成包括植物系统分类园、蔷薇园、球宿根花卉园、药用植物园、盆景园、树木园、松柏园等21个专类园。南园(植物博览园)是以热带植物宫为中心的植物博览园,有盲人植物园、禾草园、蕨类园、森林休闲区等特色专类园。
植物资源
南京中山植物园搜集保存植物约12000余种(含品种),野生植物的引种占到6000种以上,包括诸多一级保护植物和二级保护植物。中山植物园拥有专类植物园(区)21个,,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00多种,例如珙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秤锤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宝华玉兰(二级濒危种)、银缕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中山植物园还拥有馆藏植物标本约80万份。
主要景点
球宿根花卉园
球宿根花卉园于2011年建成,坐落于植物园北园地中海区域的球宿根花卉园,面积约27亩。园区背倚钟山,南临水库,地势蜿蜒起伏。园区种植了各类球宿根花卉:紫花苜蓿、狼尾草、大花萱草、紫萼、金娃娃萱草、荷兰菊、八宝景天、芙蓉葵、石竹、鼠尾草、射干、耧斗菜、大花飞燕草、紫花地丁、毛地黄、火炬、玉簪、假龙头、花叶玉簪、天人菊、松果菊、金鸡菊、宿根福禄考、美国薄荷、千鸟花、桔梗、澳洲蓝豆等100多个种类或类型,以及上百个品种的牡丹芍药园,大面积栽培的不同品种鸢尾,以及古色古香的亭廊可以供游客休息、畅谈。整个园区,从春到秋,花团锦簇,生机蓬勃,宿根花卉与乔灌木、一二年生草花合理配置成各类花坛、花境、花丛等,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是植物园别具风格的观赏区。
盆景园
南京中山植物园盆景园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植物园北园中心区域、中山像旁竹林路。园中盆景大部分秉承海派盆景艺术风格,明快流畅、师法自然,具有金属丝绑扎、造型快的特点。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香港永隆银行伍宜孙老先生赠送给中山植物园一批精美的盆景作品。中山植物园一直对这批赠送的盆景进行悉心养护管理。
2019年,中山植物园对盆景园进行了提升改造,以“锦绣盆景,如画金陵”为设计理念,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南京派的技法,对于盆景的陈列与摆放,也独具匠心。以白墙为布,盆景为花纹,将南京特色融入植物园,其目的是既可对地方文脉起到传承作用,也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改造后的盆景园于10月1日开园,分为游览区、温室冬季保育区和生产养护区,展示150余盆树桩盆景、水旱盆景、水石盆景等精美盆景,涉及40余种盆景植物。各类精美盆景与曲径回廊、洞门漏窗,是以集中展示、科普、娱乐为一体的新中式景观专类园。
蔷薇园
蔷薇园位于植物园北园,始建于1982年,占地5310平方米。蔷薇园于2019年完成景观提升改造,种植了蔷薇科、木兰科、豆科等观赏植物100余种,打造成集蔷薇科研究、栽培、观赏于一体的专类园,景观提升后的蔷薇园,利用欧式景亭、水池、廊架构成的轴线,结合远处明孝陵、紫金山的借景,布局更加合理,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蔷薇园的月季种植区位于蔷薇园的中央,结合改造收集、展示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灌木月季、藤本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微型月季、蔷薇、玫瑰等300余种,中间有风格迥异的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月季品种区,东西两侧将不同类型的月季组合种植,另外,将珍贵的“恩钿女士”月季和蓝紫色系月季、蔷薇、玫瑰种植在同一块区域,以方便公众更直观地对比三者区别。
荷园
荷园面积约700平方米,位于植物园北园。荷园最早的品种搜集于上世纪80年代,现保存莲属核心种质400余份,包含莲属仅存2个种:亚洲莲(N.nucifera)和美洲莲(N.lutea)的典型种质。有千年古莲子播种而来的“中国古代莲”,花瓣数达上千枚的“千瓣莲”,花色为嵌色、重瓣型的“大洒锦”,美国引进的美洲莲品种“美洲黄莲”,泰国引进的热带型品种“粉红凌霄”,世界首个重瓣、黄色、大花亚美杂交莲“友谊牡丹莲”,还有江苏省自主培育的复色、黄色、深红色优异品种“艾江南”“秣陵秋色”“摄山丹叶”等。
红枫岗
红枫岗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一字排开的四个小岗组成,地势绵延起伏,景色清幽。红枫岗收集、保存槭树科植物60余种,并搭配有枫香、榆树、榉树等彩叶树种,是江苏地区红叶种类较为丰富、景观颇具特色的赏红叶景点。亦为保存和展示槭树资源、欣赏枫叶景观的特色专类园。深秋时成为游人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热带植物宫
热带植物宫面积约10000平方米。从紫金山上俯瞰,似三片绿叶静卧在前湖边。整个场馆分为3大展区,搜集珍奇植物2000余种。热带雨林植物区展示植物界绞杀、独木成林、板根、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中独有的奇特景观。热带经济植物区展示了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植物和热带花卉。多肉多浆植物区展示了睡布袋、猴面包树、百岁兰、大苍炎龙和光棍树等约1000种珍奇的多肉多浆植物。
热带经济植物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收集热带观赏植物和热带经济植物450余种(含品种)。色彩绚丽的热带花卉与高大挺拔的王棕,摇曳多姿的槟榔配植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热带珍果圃里游客可亲眼观察芒果、荔枝、柠檬、蛋黄果、莲雾、柚子等热带水果如何开花结果,了解神秘果如何使柠檬由酸变甜。
热带雨林植物区面积约3500平方米,收集植物1000余种(含品种),热带雨林是人类重要的植物基因库,是地球的绿肺,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目前世界上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展区通过人工模拟雨林生态环境,再现了“绞杀”“独木成林”“板根”“老茎开花”“老茎结果”和“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中独有的奇特景观,使参观者在游览中感受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面积约1600平方米,收集植物550余种,展示了在热带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下,植物长期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形态。仙人掌科、大戟科等植物的叶片退化成针状,茎干变态成球状或柱状,诸如球形的金琥、柱形的瓶干树、象腿树等。这种形态表面积少,体积大,可加大储水量,减少水分蒸腾,适应严酷的干旱环境。展区里有中国最大的睡布袋,通体浑圆,表皮光滑坚硬,以利于保有水分,还有树干膨大如瓶的瓶干树雨季能储水约2吨,以度过漫长的旱季。
禾草园
禾草园坐落于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东侧,占地30余亩,是中国国内第一家收集展示禾本科植物的专类园。收集植物40余科80余属100余种,其中观赏草40余种。以草坪和观赏草为主进行整体造景,并对粮食作物、牧草、草坪草、观赏草以及其他禾本科植物种类进行了集中展示。园中配植有大树和花灌木,可谓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该园不是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禾本科植物研究成果的展示基地和青少年科普基地,被命名为“百草画廊”。
蕨类植物园
蕨类植物园面积约4000平方米。始建于2007年,收集保存地生、石生、附生蕨类植物近300种,露地栽培有90余种,还有国家重点保护蕨类金毛狗、福建观音座莲和中华水韭等。蕨类植物园设有蕨类景观石墙、枯木水景、古老的磨盘石路、旋转种植梯等景观。该园不仅是中国华东地区野生蕨类收集保存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集科研、教学、科普旅游功能等为一体的专类园。
盲人植物园
盲人植物园面积12000平方米。于1998年在南京爱德基金会、江苏省科委及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等资助下建成并向公众开放。该园在植物选择和设施方面都充分考虑了盲人的特殊需求,栽植了一些无毒、无刺的、具有香气、叶形奇特的植物,可充分调动他们的嗅觉、触觉等去感受植物的魅力,为盲人朋友提供了一个置身自然怀抱、感受自然神奇美妙的乐园。
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设有所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审计处)、人事教育处(离退办)、科技管理处(乡村振兴办)、财务处(招标办)、建设管理与后勤保卫处等相关部门。
园区领导
历任领导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设有10个研究中心,分别为江苏省植物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药用植物研究开发中心、植物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中心、果树研究中心、草业研究中心观赏植物研究中心、植物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园艺和科普教育中心(植物引种保育中心)、植物标本馆(图书信息中心)。
科普活动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是国家、省及南京市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承担以提高公众对植物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
2020年10月10日,南京中山植物园举办“板栗品鉴暨亲子采摘”主题科普活动。
2020年12月7日上午,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展视障人士“一起听风景”公益活动。
2021年3月14日上午,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展“探秘森林”自然教育及“趣味植物”科普活动。
2021年3月24日下午,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展科普游园和压花书签制作科普活动。
2021年3月28日,南京中山植物园成功举办“花海星空”主题科普活动。
2022年6月,南京中山植物园开展品读《南京野花图鉴》系列活动。
2023年4月12日,南京中山植物园应邀为南京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开展植物知识科普讲座。
2023年5月20—31日,南京中山植物园成功举办“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主题科普活动。
2023年9月2日,南京中山植物园园艺和科普教育中心科普部联合营地教育机构在园区内举办了“我与自然亲密接触之夜观”露营科普活动,
2023年10月15日上午,南京中山植物园举办了“走近小小草”主题科普活动。
2023年12月3日下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山杉项目组联合南京广电集团教育发展部和南京广电爱特森林成长中心组织来自南京多所小学的2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一场《了解中山杉的前世今生》的科普活动。
合作交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山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60多个国家600多个单位保持着种苗、标本和图书资料的交换关系;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建立了中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姊妹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雷文(PeterH.raven)博士被聘为南京中山植物园名誉主任。同时,还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园、日本东京大学植物园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2018年8月22日上午,中山植物园与阜阳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9月7日—14日,中山植物园代表团参加BGCI第十届国际植物园教育大会并访问匈牙利罗兰大学植物园。
2018年10月10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向秋云教授来中山植物园访问交流。
2018年10月12—16日,中山植物园代表团赴德国植物园访问交流。
2021年6月28日,中山植物园与华东有色海洋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2月15日,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来中山植物园进行座谈交流。
2023年4月20日下午,中山植物园与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
2023年5月14日,美国乔治亚大学冬青科植物研究专家张冬林教授一行来中山植物园进行考察交流。
2023年5月31日下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处郑永辉处长一行到中山植物园开展主题教育调研交流。
2023年11月10日,中山植物园与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合作协议。
所获荣誉
资质荣誉
南京中山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植物园联盟主要领导单位之一。是中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为IUCN濒危植物委员会成员;是国际植物园协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重要成员单位。
获奖情况
2019年7月,中山植物园被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为2018年度优秀专业科普馆。
2021年1月,南京中山植物园获得第九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2022年4月,南京中山植物园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9月,南京中山植物园科普视频《走进中山植物园》荣获第十三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2023年12月,南京中山植物园荣获2023年中国最佳植物园“封怀奖”。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前湖后村1号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坐标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占地186公顷。
气候情况
南京中山植物园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41℃(1988年),极端最低温度23.4℃(1969年),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000.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9.2%。无霜期237d。
开放时间
南北园(5月1日—9月30日):上午8:30—下午17:30。
南北园(10月1日—4月30日):上午8:30—下午17:00。
植物博物馆:9:00—16:30,双休日开放(小长假除外)。
说明:周一植物园南北园闭园(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
北园:15元/人,南园:45元/人;南北园通票:50元/人。
优惠政策:南北园1.4米以下儿童、残疾人免费;南园学生:23元/人;南北园军人、60岁以上(江苏省内)、江苏省外70岁以上老人免费;南北园持植物园年卡、南京市游园年卡,刷卡免费入园。
说明:禁止开车、骑车、携带宠物入内。
外部交通
公交:20路、315路至“中山植物园”站下车;
地铁: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转20路、315路;地铁3号线鸡鸣寺站转20路;地铁4号线岗子村转315路。
自驾:导航至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停车场(明孝陵1号门对面)。
游览路线
北园:入口—科普馆—红枫岗—蔷薇园—球宿根花卉园—松柏园—药物园。
南园:入口—禾草园—前湖乌桕道—热带植物宫—蕨类园。
园区服务
南北园门口提供志愿者服务(周六、周末)、提供免费轮椅、提供团体接待(团体游客需提前电话预约,经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享受对应优惠票价和讲解服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6 14: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