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
中国江苏省公办高校
南京工程学院(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附设机师科建立。1922年改名为同济医工学校附设中等机师科。1926年更名为同济大学附设中等机师学校。1932年,当时正逢“一·二八”事变,位于江浦的劳动大学校区被日寇炸毁,劳动大学停办,将其房屋、设备及校区附近的房地产划归同济大学接受并令创办高级职业学校。
1933年改建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简称为“同济高工”。同济高级工业学校校址在上海江湾火车站旁边的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原址。抗战时期,同济高工随同济大学六次迁校,抗战胜利后,同济高工迁回上海新市区江湾魏德迈路(现为邯郸路)370号。1950年11月2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同济高工改属华东工业部领导,正式定名为“同济高级工业学校”。1950年5月至11月,同济大学附属高级中学(5月改属市教育局领导,6月改为上海同济中学)、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5月改由市教育局领导)、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1年迁南京,1952年分建为:南京机械制造学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相继调出。1950年12月,同济高工与同济大学分开,隶属于华东工业部领导。1951年7月学校迁至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原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办学。1951年9月1日,华东大区撤销。同济高工直属国家机械工业部领导。
1953年7月,同济高工土木科、机械科分别建校,在土木科为基础,建立了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同济高中机械科迁址童家山1号,单独组建南京机械制造学校。1958年至1961年南京机械制造学校改名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专科与中专并存,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停办专科,恢复南京机器制造学校校名。1983年学校升格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6月学校更名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1946年在苏州始建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0年7月,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职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并入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1年1月,根据苏南人民行政公署通知,学校改名为苏南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1年3月,私立三林中学机械科并入苏南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2年8月,私立苏州衰成中学化工科并入苏南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8月,因苏南区、苏北区、南京市已经合并为江苏省,校名改用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全国院系、专业调整,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的土木科调至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领导;化工科调至杭州化工学校,划归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领导;电机科调整为苏州电力学校,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领导,学校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苏州电力学校。1954年8月,苏州电力学校迁至南京,定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南京电力学校。1955年9月,南京电力学校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领导,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南京电力学校。
1958年2月,电力工业部和水利工业部合并为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学校改名为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学校。1958年秋季,南京电力学校经江苏省委批准为专科学校,改名为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专科学校。1962年8月,因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停办专科,学校恢复水利电力部南京电力学校校名。1985年9月,南京电力学校改名为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由江苏省电力局主管。1992年6月,南京电力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合并组建
2000年6月,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2001年3月,原核工业部直属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南京工程学院。2003年,南京工程学院江宁大学城主校区开工建设。2005年11月,与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老校区置换协议签字仪式,南京工程学院石头城下时期结束。2006年8月10日,江苏省省委党校正式接管南京工程学院东校区。
2010年,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学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年12月,成为江苏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荐高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6月18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遴选结果公示,南京工程学院拟立项为2024年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开设73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73个本科专业,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有教职工21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近50%,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53%。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60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省级课程92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96部,省级教材66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66个;拥有江苏“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13个。
学校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特征,聚焦人才培养能力和学生学习产出,强化课程中心、课堂重点,创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双创培育”“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贯穿全程的“课内实践+课外训练”两部分、“基础训练、专业实践、素质拓展、创新训练”四模块、“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校园与社会、专业培养与双创教育”五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价值主线、强化应用、理实交融”,着力推进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以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主要内容,普遍开设基于真实应用情景的项目、案例、问题等实践导向课程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训项目,开设系列工程化教学项目,着力构建“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基于项目教学的教学组织形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1个。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和电力行业普遍认同;与奥卢大学联合举办芬兰第一个非独立法人性质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奥卢学院”,开辟了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南京工程学院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重视做好校友工作,组建20个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数控行业校友分会等学科专业校友组织,引导广大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近五年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机械、能源动力和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图书馆有馆舍面积3.85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室、自修室、研讨室等各类服务空间13个,总阅览座位3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225万余册,印刷型期刊2410种,中外文电子图书305万余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万余种,各类数据库65(含子库)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学科等,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电力、通信、建筑、车辆、经济、艺术与设计为主的馆藏特色。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8年,季刊,专题名称为教育综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显示:2022版A刊入库。为省二级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季刊,专题名称为综合科技B类综合。为江苏省一级期刊,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南京工程学院标志整体色彩为暗红色,热情洋溢又不失稳重,象征一种权威,寓意学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精神文化
校训校风诠释:
致:使达到。“学以致用”意即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以致用”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论语》第一句话为“学而时习之”,又说:“传不习乎”,这里的“习”字,含有践履的意思。孔子有句名言:“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亦强调了“行”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体现了言行统一,学以致用。西汉杨雄的《法言·学行》中说:“学:行之,上也。”将能付之实行的学习奉为上等;王夫之的“躬行为启化之源”、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都是研究学问要重视亲身实践;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晚清的黄炎培则是近代提倡踏实钻研、学以致用学风的著名学者。
知行统一、创业创新
“知行统一、创业创新”集中体现了南京工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校训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南京工程学院人在“学以致用”校训的导引下,传承穷韫奥、致良知的人文精神,“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知行统一、创业创新”,这是知行观体现于为学与为人的基本要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语)”,“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这一永恒的哲学法则正是南京工程学院校园精神所高度涵概的精神主张,只有做到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学理与应用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开拓新领域、创立大事业。
“知行统一、创业创新”集中体现了南京工程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知行统一、身体力行,肯干、实干、真干、苦干”的工作作风和“求真求实、务实进取,创业、创造、创新、创优”的精神风貌。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6月,南京工程学院有DEM几何建模社、天文爱好者协会、惟艺绘画社团、夜未央汉服社、爱心协会、E创业协会等多个社团。南京工程学院于2023年5月开展的第二十届大学生社团风采巡礼节活动中,有59个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思想政治类、公益实践类、创新创业类活动共50余场,10000多人次参与到学生社团举办的“花朝节”、“天印动漫节”,以及“Live house”等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了大学生社团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由南京工程学院团委管理,拥有专业的艺术教师担任指导。下设文体中心(管理)、合唱团、器乐团、舞蹈团、戏剧团、广播台、礼仪团,不仅承担学校各类活动的文艺演出、主持、礼仪,更是该校对外展现良好风貌、提升该校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大艺团时刻秉承着“知行统一”的校园精神,坚持以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大胆创新的工作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南工程特色的文化活动,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演出和比赛。
南京工程学院夜未央汉服社成立于2014年,是一个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的社团。社团以“夜未央,汉服情”为口号,让每一位成员在繁华的都市中,找到那份属于传统文化的静谧与美好。作为南工程独特的汉服文化社团,社团不断举办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汉服。社团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汉服展览、汉服秀、传统文化讲座、古风摄影等。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湖光鹭影的现代化、生态型、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优越。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海湾
学海湾的风景从不让人失望,这里留下过无数小伙伴拼搏的身影,这里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南工程学子的成长。
天印湖
面积近500亩的天印湖,主要由东西两湖组成。东湖有著名的白鹭自然保护区,寒来暑往,冬去夏至,大批白鹭被吸引来此,时而徜徉湖中,时而栖息岛上。一印湖水,映射天边的彩霞;一行白鹭,掩映自然的和谐。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南京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南京工程学院.
学校现任领导.南京工程学院学校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