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二级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Nanjing Arts Institute School of design)是南京艺术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创办于1981年。
历史沿革
上海美专、苏州美专与山东大学艺术学于1952年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7年设置了本科学制的装饰设计与染织美术专业。南京艺术学院于1981年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工艺美术系,1996年更名为设计系,1999年改建为设计学院。中国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先生、张道一先生为南艺设计学科建构了教育理念与学科规范,保彬、冯健亲、吴山、奚传绩等教授为学院的专业发展及教学形态的完善与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设系情况
据资料显示,设计学院设有艺术设计(包括平面设计、媒体与图像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与综合设计、现代陶艺、现代漆艺、现代首饰、纺织品设计纤维艺术等方向),设计学,服装工程与设计(包括服装设计、服装展示等方向)3个2级学科;拥有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及22个研究方向,同时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设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及15个研究方向,设有博士后合作流动站。有在读本科生2100余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
教师队伍
据资料显示,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设计业绩优异的师资队伍,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30余人次获国家级与省级表彰及多种荣誉称号。有教师85余人,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0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22人,在国内外30多所知名学府获得不同学历。同时聘请1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取得成果
学院在学科建设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分制体制下的艺术设计学科课程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省品牌专业;设计艺术学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代手工艺实验室被评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术专著《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4本)获中国首届政府出版奖,多项专著及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设计价值论”等3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级与省级立项。学院还编辑出版了学术丛刊《设计学论坛》、《设计教育研究》,及期刊《新平面》等。除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在更多领域与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学术优势,主要包括设计研究方法论,中英工艺美术保护政策比较研究,设计文化学研究,设计教育研究,现代手工艺史研究,首饰艺术史研究,设计基础教学研究,汉字艺术设计研究,少数名族原始制陶术田野调查,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研究,公益招贴设计研究,天然染料及手工印染研究,舞台表演服饰设计研究等。重视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教师们的自觉选择与学院的普遍现象。
改革与实验
学院多年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课程实验,实行学分制教学体制,即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后三年进入具体专业方向学习,同时有一定的教学时数选修外专业课程。学院十分重视课程结构的重组,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分析,不断进行具有原创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取得了为中国设计教育界瞩目的成就。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设计史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色彩》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材,《计算机多媒体艺术导论》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还有10余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
对外交流
学院努力跟踪国际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据资料显示,曾与国外著名设计院校开展了“反对战争,反对暴力”、“水是生命之源”、“旧建筑改造”、“文字的并存”等 “同一课题”的设计教学活动,进行20余项专题工作室教学活动,邀请多位国外设计家举办展览与讲座。多次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组织教师赴外考察交流。高密度的对外教学交流与外籍教师工作室课程,使课题设计与教学方法保持了与国外先进水平常态面貌的同步发展。
师生获奖
学院一贯重视设计实践及社会服务,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设计竞赛中获奖,如连续在第10届、第11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作为二级教学单位作品入选第11届全国美展数量为全国之首,如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方案设计、奥运主题公园方案设计等获组委会优秀奖等。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大量设计作品在多项重要项目中中标或获奖,如润扬大桥及苏通大桥桥梁展示馆设计,金陵饭店(湖滨)、紫金山庄、上海金茂大厦等一大批五星级酒店的艺术陈设品,宁波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地铁、阅江楼的壁画创作与陈设品设计,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等。
发展方向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作为学科发展与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经过多年努力与积淀,形成了“传承历史与改革创新同步,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现代工艺与现代设计交融,”的基本格局,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培养目标作出了不懈努力。
教学特色
南艺设计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与荣誉感,在“闳约深美”理念的感召下与长期的实践中,以对学理的追寻与实验的精神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与课程改革活动,以反思的态度与批判的意识进行理论研究,以艺术的态度对待设计,以求异的精神展开创意,以诗化的手法处理形式。彰显了浓郁的人文色彩,渲染出炽烈的艺术氛围。
设计教学体现了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的深入认识,将艺术素质与设计实务,创意思维与技能训练,概念课程与社会项目等关系进行有机的融合。认为学院中的“专业”不等于社会上的“行业”,教学中的教学项目也不必与市场上的商品简单对应;强调以学校的优势—基础教学与理论研究,带动专业教学与设计实践的提升。认为知识创新、前瞻未来始终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使命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始终将学习方法的掌握与综合能力的获得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实验态度与创新精神的生成视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认为应更多传授学理的根本之道,以培养设计师的艺术气质,学习学院之外及毕业后很难学到的东西,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设计学院主动利用综合性艺术学院多学科的优势,积极吸收与融合文学、影视、音乐、舞蹈、传媒的表达方法与形式语言,以生成具有边缘色彩与综合形态的样式及成果。主张努力学习与借鉴建筑学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从其高度逻辑性的治学方式中获得启示,从对建构文化、参数化设计方法、影像建筑学、概念设计的研究中得到智性的开发。从基础教学课题设计方法中获得直接的技术游戏的启示。主张将积极向上的当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睿智与求异心理及创意思维、设计方法联系起来,使设计、教学、研究具有更为宽广的当代视域与全球文化背景。
据资料显示,设计教学将进一步积极开展主题性设计教学,以特定的文化性主题作为切入点,以方法推导、线索演绎实现创意、基础、材料、媒介与理论的整合,对设计及表现进行跨专业的交叉与融汇,最终产生新的样式与形态。积极开展实验性设计教学,强调学院色彩的概念设计,并进行前卫性、未来性及“反”的设计,突出意义、文脉、象征、符号、隐喻等手法的运用,体验创意的无限性与形式的游戏性。
设计教学及实践提倡适当模糊设计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限,缩小现代手工艺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距离,打破包括动态与静态,平面与立体、空间之间的隔阂,并融合数码媒体与多种材质、媒介、技法的表现效果,强调理论探讨、文本写作、设计过程、策划创意的交叉与融汇。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8级环境设计专业团支部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称号。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5: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设系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