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成立于2003年,是该校建成财经大学后新成立的学院之一。学院前身是原南京粮食经济学院于1983年成立的粮食经济系,1993年更名为贸易经济系,1999年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3年随着财经大学的筹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与2002年成立的电子商务系合并,组建成国际经贸学院。全院在校学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研究生近120人。学院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院系设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立于1999年,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和国际贸易学、国民经济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特色专业验收。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另有4人博士在读。
现该系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在职攻读学位、出国研修相结合,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已形成了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基本合理,学科梯队比较优化的教学科研队伍。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质量好,受到学生好评,尤其是在双语教学发挥本系的优势,取得了较好效果。
科研方面,该系教师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自2003年以来,该系教师共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22项,横向课题16项。在《管理世界》、《新华文摘》、《财贸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共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5项。编写了体现该校专业特色的《国际服务贸易》、《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多部教材。
贸易经济系成立于1993年,2003年并入国际经贸学院。设有贸易经济本科专业和产业经济学硕士点,2006年贸易经济专业被评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5%。其中博士9人,硕士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68.75%。
全系教师秉承“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注重实践,适应社会,科学管理”的教育理念,将贸易经济专业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贸易经济活动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商务活动相关知识与业务技能和现代商人素质、能从事该领域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教育教学理念出发,根据贸易国际化和贸易信息化融入贸易现代化的知识结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充实国际化与信息化类的课程或课程内容。在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显著成绩。
电子商务系成立于2001年,2003年调整到国际经贸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46.1 %;另有博士8名,硕士3名(其中博士在读2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2.3%。2006年,韩耀教授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师德个人”称号,曹杰副教授、王海燕副教授获“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
全系教师秉承“面向社会、广泛合作、精干高效、塑造一流”理念,团结奋进、努力创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上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2006年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科研方面,全系教师以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积极开展学术和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从2003年起,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其中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高新技术开发项目1项,省软科学项目2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先后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检索30多篇。
科研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教育系统内首家电子商务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同年12月成为江苏省省级教学实验中心,2000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从财政部教育厅和学校获取70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面积由最初的200㎡发展到如今的1500㎡。在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实验室在产学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均在显著位置对实验室进行过报道。
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以“研”为基础,以“学”为主旨。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及电子商务的学科特点,形成了以流通信息化商业智能和电子商务支撑技术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在贸易、流通、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研究;其宗旨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将信息化、国际化和一体化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构建模拟教学、实践教学、创业和创新的教学体系,形成师生可以完全基于网络完成相关的实验教学与互动活动模式,为实践教学服务。以“产”为导向,实验室在社会化服务的进程中,力争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承担了学研三个专业的实验课教学,同时还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及省市课题项目46项,发表论文168篇、出版专著7部; 其中在《SCI》、《EI》、《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
中心为学校重点研究机构,专职人员主要由经济、管理、法学三方面专业人才组成。
中心2002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多学科综合的WTO协议及规则研究,追踪各国的贸易政策与法律,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提供知识讲座及人员培训。已完成国家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一项,省哲社项目一项,省人文社科项目四项,市软科学项目一项,获得省级三等奖一项,副省级二等奖一项,在《中国法学》《管理世界》《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
管理机构
行政工作办公室、教学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支书办公室、科研办公室、研究生办公室、辅导员办公室
专业设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贸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和趋势,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懂得现代商务信息技术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宜在政府外经贸部门、跨国涉外企业、外贸外资外经企业从事外经贸管理、实务等国际商务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则;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 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 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
2、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素质能力、兴趣志愿和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实行分类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不同需求的专业人才。要求毕业生能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研究能力和外语水平,满足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其它领域的自由创业人才的需要。
3、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 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 务。
三、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函电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等。
四、实践环节
结合理论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弥补并完善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面向社会培养学生能力的潜能挖掘与展示个性活动。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学生在读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 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立足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眼国内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通晓内外贸理论与实务,熟悉现代商业技术,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批发、零售、物流销售代理、对外经贸等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 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能熟练掌握贸易经济、国际贸易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学生的素质能力、兴趣志愿和未来就业取向的不同,本专业将学生区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培养有所侧重。对于应用型学生的培养,要求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有较强的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及计算机技能进行业务经营管理,满足商贸类企业的工作需要。其中,对于涉外型学生的培养,要求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对于学术型学生的培养,要求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能力,能正确运用计量、统计等实证与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及计算机技能从事贸易经济理论的研究。
3、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 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流通经济学、电子商务导论、产业经济学、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学、中国贸易史、市场营销学、现代商业技术、网络支付与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
四、实践环节
结合教学开设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
为培育学生个性和培养商业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重视各种实践性、创新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和人文素质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举办学术讲座、建模比赛、辩论比赛、应聘模拟等。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学生在读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前提下,立足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着眼国内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同时具有经营管理素质和技能,能在信息、网络公司以及生产、流通及其他行业将经营管理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从事网站开发与建设、系统维护与管理、网上贸易与网络营销以及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等业务,具有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宽厚的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商务运作和管理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电子商务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实现技术、网络支付与结算、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经济学、网络营销、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POS/MIS系统、商业智能等。
四、实践环节
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创业实践、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或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大赛、网络创业以及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等活动,并折抵一定学分。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学生在读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荣获“2022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10:36
目录
概述
院系设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