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站(Nanhai God Temple Station),工程名为“庙头站”,位于中国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境内,是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也是
广州地铁13号线的中间站,因邻近
南海神庙而得名。
历史沿革
2012年7月25日,广州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进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明确提出了广州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在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北侧处增设站点。
2013年11月7日,庙头站开始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11月20日,庙头站主体围护结构首幅地下连续墙通过验收;12月16日,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广州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获批建设,线路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与电厂西路交叉口处设有地铁车站。
2016年5月31日,南海神庙站主体结构封顶。
2016年9月,
广州市民政局公布了《广州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的初定站点名称》,拟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与电厂西路交叉口处的地铁车站命名为“南海神庙站”。
2017年11月30日;南海神庙站完成了三权移交工作;12月28日,南海神庙站投用运营,通行广州地铁13号线。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南海神庙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与电厂西路交叉口,车站沿黄埔东路大致呈西北至东南向布置;车站东侧为庙头牌坊、卓越招商臻珑府、黄埔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西侧为
螺壳山公园、庙头花园、庙头市场,南侧为
广州市黄埔区博物馆、南海神庙、庙头旭日街,北侧为
广州市黄埔区庙头学校、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红荔公园。
进出设置
据2024年5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南海神庙站共开放2个出入口。
相邻车站
据2024年5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南海神庙站的相邻车站如下表所示: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南海神庙站的装修设计理念来源于附近的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所以整个地铁站以海神和历史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山水石,来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历史风貌。
南海神庙站的装修元素通过表达“海不扬波”的海上场景,来描绘出南海神庙“海丝文化”的历史画卷;在通道进入车站的地面上,采用白色的石材与暗红色波浪图案的石材搭配,象征着海丝文化的源远流长。
南海神庙站站厅层不锈钢栏杆上嵌入的玻璃从下到上渐变式的圆点图案则表达出海上雾气升腾的景象;石材柱面从地面的白色渐变到天空的红色,开放式的天花通过对管线设施进行红色的喷涂;天花顶上设有平行曲线的不锈钢弧形灯带。
南海神庙站总建筑面积为1429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10900平方米;车站主体结构长度为266米,标准段宽度为20.1米,基坑开挖深度在16米至17.8米之间,有效站台长度为186米,站台宽度为11米;车站顶板厚度为0.8米,中板厚度为0.4米,底板厚度为0.9米,侧墙厚度为0.7米,地下连续墙厚度为0.8米;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通道和2个风亭组。
整体布局
南海神庙站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框架结构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的形式。
南海神庙站C2、D出入口均位于车站南侧;车站共设有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由栏杆及进出站闸机分隔成付费区、非付费区两部分,内侧为付费区,外侧为非付费区,设有客服中心、警务室、售票机、检票闸机等设施;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台形式为岛式站台;站厅层和站台层之间通过1部垂直电梯和5部自动扶梯相连接。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4年5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南海神庙站开往各方向的运营时间如下表所示:
设备设施
据2024年5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南海神庙站设备设施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交通换乘
据2024年5月广州地铁官网数据,南海神庙站可换乘的公交线路如下表所示:
文化特色
南海神庙站因邻近南海神庙而得名;南海神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西侧,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
建设成果
南海神庙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南海神庙站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以南,为地下两层车站,主体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交通道路人车流量大、地下管线密布和周围文物保护等难题:
1. 复杂的管线迁改:车站周围管线密布,包括排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等,部分管线的埋深较深,其中一根直径为1米的排水管的埋深约为10.13米,直接影响到了车站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的施工。
2. 交通密集区的施工安全:南海神庙站位于黄埔大道与电厂西路交界,紧邻广州快速公交庙头站,行人和车流密集。因为电厂西路的大型车辆通行频繁,遂导致原定的施工方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 文物保护与施工优化:为保护周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进行了文物的考古调查工作,并优化了整体施工方案,减少了有震动和爆破作业的施工,同时加强了基坑监测,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